病人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7010发布日期:2023-08-24 22:5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病人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帮人腿脚部受伤病人行动的助行器。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腿脚部受伤的住院病人一般是靠拐杖或者轮椅进行在病房区行动。由于拐杖没有能够支持伤脚的结构,因此在行动过程中存在病人伤脚得不到有效支撑的技术问题;而且拐杖上不能设置输液架,使得输液中的病人要下床行动时,就需要有人帮助其提着输液袋,这给病人单独行动造不便。而轮椅由于体积较大,在病房内狭窄空间中有存在转移存在灵活性差的技术问题;并且轮椅还存在结构复杂、价格贵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人助行器,以解决腿脚部受伤的病人在病房区行动的技术问题,并克服拐杖和轮椅存在的技术缺点。

2、本实用新型病人助行器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下纵向杆、与下纵向杆后端连接的横杆、平行布置于下纵向杆上方的上纵向杆、连接下纵向杆与上纵向杆的竖撑杆和连接在上纵向杆前端的竖连杆;所述下纵向杆的前端设置有前行走轮,所述横杆的两端设置有后行走轮;所述上纵向杆上设置有坐垫,所述下纵向杆的前部设置有托脚板,所述竖连杆上设置有把手和输液支架。

3、进一步,所述下纵向杆的前部两侧设置有铰接座,所述托脚板包括通过铰接轴与铰接座连接的左托脚板和右托脚板。

4、进一步,所述下纵向杆的前部还设置有在托脚板翻转至竖直状态时对托脚板进行固定的磁铁块。

5、进一步,所述竖连杆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u形架,所述输液支架包括插装在u形架上的输液支杆和设置在输液支杆上端的输液袋挂钩。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中病人助行器,使用时病人坐于坐垫上,将受伤的一只脚放置在托脚板上,用没受伤的脚蹬地,即可方便的在病房区行动。

8、在病人行动过程中,由于伤脚得到托脚板的支撑,因此相对于靠拐杖行动而言伤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并且由于车架上设置了输液支架,使得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也可以靠本助行器独自在病房行动。

9、而且本病人助行器的结构简单,相对于轮椅而言其制作成本更低;同时本病人助行器的体积比轮椅更小,与轮椅相比能更灵活的在病房区移动。

10、当然,本病人助行器不仅适用于腿脚部受伤的病人使用,也可适用于其它行动不便的病人使用。



技术特征:

1.病人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下纵向杆、与下纵向杆后端连接的横杆、平行布置于下纵向杆上方的上纵向杆、连接下纵向杆与上纵向杆的竖撑杆和连接在上纵向杆前端的竖连杆;所述下纵向杆的前端设置有前行走轮,所述横杆的两端设置有后行走轮;所述上纵向杆上设置有坐垫,所述下纵向杆的前部设置有托脚板,所述竖连杆上设置有把手和输液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向杆的前部还设置有在托脚板翻转至竖直状态时对托脚板进行固定的磁铁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连杆上设置有横向布置的u形架,所述输液支架包括插装在u形架上的输液支杆和设置在输液支杆上端的输液袋挂钩。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病人助行器,其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下纵向杆、与下纵向杆后端连接的横杆、平行布置于下纵向杆上方的上纵向杆、连接下纵向杆与上纵向杆的竖撑杆和连接在上纵向杆前端的竖连杆;所述下纵向杆的前端设置有前行走轮,所述横杆的两端设置有后行走轮;所述上纵向杆上设置有坐垫,所述下纵向杆的前部设置有托脚板,所述竖连杆上设置有把手和输液支架。本技术中病人助行器,使用时病人坐于坐垫上,将受伤的一只脚放置在托脚板上,用没受伤的脚蹬地,即可方便的在病房区行动;并且还克服了拐杖不能支撑受伤的腿脚、轮椅体积大移动灵活性差等缺点。

技术研发人员:马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