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6767发布日期:2023-11-17 17:01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


背景技术:

1、心脏分为左右两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一个心室和心房,心室和心室之间及心房和心房之间通过室间隔和房间隔分隔开,在房、室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反流的瓣膜,正常的瓣膜仅允许血液在心脏中沿一个方向流动。

2、其中二尖瓣反流是由于瓣膜关闭不全,在左心室收缩时,血流由左心室注入主动脉和阻力较小的左心房,此时左心房除接受肺静脉回流的血液外,还接受左心室反流的血液,因此左心房压力的升高将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的升高,继而扩张和淤血;同时左心室舒张期容量负荷增加,左心室扩大。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房突然增加大量反流的血液,可使左心房和肺静脉压力急剧上升,引起急性肺水肿。

3、三尖瓣反流一般由肺动脉高压、右室扩大、三尖瓣环扩张引起,出现三尖瓣反流后,会引起乏力、腹水、水肿、肝区疼痛、消化不良、纳差等症状,导致右心衰症状加重,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4、由于经导管进行手术的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手术都开始采用经导管进行手术,大部分的二/三尖瓣瓣膜瓣置换术也由早期的外科开刀方式改变为经导管进行二/三尖瓣的瓣膜置换,所以二/三尖瓣经导管置换手术得到快速发展,而输送导管的操作手柄在手术中的作用就尤为的重要,因为二/三尖瓣置换瓣膜的植入过程需要通过手柄来进行控制,传统的手柄一般在术中每一个导管都需要进行单独的排空,即排除空气,所以造成手柄的结构复杂,需要有排空管道连接各个导管部分,造成手柄的运动受限,结构复杂的问题,所以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高效进行空气排空的输送器导管,简化输送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中手柄需要导管的每个部分都进行空气排空,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从而解决上述手柄导管各部分空气排空不便捷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包括导管:

4、所述导管包括挂耳包覆管、内管,所述挂耳包覆管内设置有内管;

5、所述内管位于挂耳包覆管内部分设置有渗透孔。

6、优选的,所述导管的近端安装于装配盘,所述内管位于装配盘内部分外周设置有金属管套,所述装配盘内部的内管及其外周的金属管套位于挂耳包覆管内部的部分设置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联通内管内部与内管外部。

7、优选的,所述内管的近端通过鲁尔接头与装配盘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挂耳包覆管外侧设置有调弯管,所述调弯管的近端设置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联通调弯管内部与调弯管外部,所述调弯管外侧设置有外管。

9、优选的,所述外管可以进行轴向移动,所述外管位于近端时,所述调弯管的渗透孔全部位于外管内部。

10、优选的,所述调弯管近端通过调弯管固定座与外部联通,所述调弯管固定座的侧面设置有外联通道,所述外联通道贯穿调弯管固定座内部与外部。

11、优选的,所述调弯管固定座内部贯穿挂耳包覆管,所述调弯管固定座与挂耳包覆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12、优选的,所述密封环设置于密封环孔内,所述密封环孔为至少一端贯穿调弯管固定座侧面的长方形孔道,所述密封环孔的径向宽度大于其两轴向侧的内部通道直径,所述密封环孔内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套设于挂耳包覆管外侧。

13、优选的,所述挂耳包覆管的近端固定连接于挂耳包覆管固定座,所述挂耳包覆管固定座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环的密封环孔。

14、优选的,所述内管的远端设置有挂耳器,所述挂耳器与内管的远端连接,挂耳器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或凸柱。

15、优选的,所述内管插入挂耳器内部,所述凹槽的近端与远端分别设置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径向贯穿挂耳器,所述凹槽近端与远端的所述注胶孔轴线的夹角不小于60度且位于远端的注胶孔与凹槽相互轴向错开。

16、优选的,所述导管远端部分直径大于导管近端部分的直径。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相对于传统的内管和挂耳包覆管的排空需要单独的入生理盐水等来排空空气,本申请通过渗透孔的设置,将两者的空气排空结合为一体,无需多个外联的通道,就可以实现两者的空气排空,有效的简化了导管排空空气的操作,而且减少了对手柄运动机构的影响。

19、2、相对于传统的调弯管和手柄的排空需要单独的输送通道,通过注入生理盐水等来排空空气,本申请将调弯管与手柄结合为一体,并在调弯管的近端设置有渗透孔,有效的将调弯管与外管的空气排空路径结合为一体,简化了结构,但并不影响其正常排空功能,有效的降低了装置的复杂程度,只需要一个外联通道即可实现两者的空气排空处理。

20、3、所述导管远端部分直径大于导管近端部分的直径,在人工心脏瓣膜经股输送时,导管远端需要包裹瓣膜,因此该远端部分的外轮廓直径较大,在输送过程中,当该包裹瓣膜部分通过较细的血管时,会使得血管膨胀,持续的血管膨胀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因此导管的未包裹瓣膜部分,即导管近端部分,该部分的直径相对远端部分较小,血管中当导管远端通过后,较细的导管近端部分可以不再持续撑胀血管或减少对血管的撑胀,有效的降低了导管对血管的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包括导管,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近端安装于装配盘,所述内管位于装配盘内部分外周设置有金属管套,所述装配盘内部的内管及其外周的金属管套位于挂耳包覆管内部的部分设置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联通内管内部与内管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近端通过鲁尔接头与装配盘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包覆管外侧设置有调弯管,所述调弯管的近端设置有渗透孔,所述渗透孔联通调弯管内部与调弯管外部,所述调弯管外侧设置有外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可以进行轴向移动,所述外管位于近端时,所述调弯管的渗透孔全部位于外管内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管近端通过调弯管固定座与外部联通,所述调弯管固定座的侧面设置有外联通道,所述外联通道贯穿调弯管固定座内部与外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管固定座内部贯穿挂耳包覆管,所述调弯管固定座与挂耳包覆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设置于密封环孔内,所述密封环孔为至少一端贯穿调弯管固定座侧面的长方形孔道,所述密封环孔的径向宽度大于其两轴向侧的内部通道直径,所述密封环孔内放置有密封环,密封环套设于挂耳包覆管外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包覆管的近端固定连接于挂耳包覆管固定座,所述挂耳包覆管固定座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环的密封环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远端设置有挂耳器,所述挂耳器与内管的远端连接,挂耳器外表面设置有凹槽或凸柱。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插入挂耳器内部,所述凹槽的近端与远端分别设置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径向贯穿挂耳器,所述凹槽近端与远端的所述注胶孔轴线的夹角不小于60度且位于远端的注胶孔与凹槽相互轴向错开。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远端部分直径大于导管近端部分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经导管输送系统用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包括挂耳包覆管、内管,所述挂耳包覆管内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位于挂耳包覆管内部分设置有渗透孔,相对于传统的内管和挂耳包覆管的排空需要单独的入生理盐水等来排空空气,本申请通过渗透孔的设置,将两者的空气排空结合为一体,无需多个外联的通道,就可以实现两者的空气排空,有效的简化了导管排空空气的操作,本申请将调弯管与手柄结合为一体,并在调弯管的近端设置有渗透孔,有效的将调弯管与外管的空气排空路径结合为一体,简化了结构,但并不影响其正常排空功能,有效的降低了装置的复杂程度,只需要一个外联通道即可实现两者的空气排空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蔡睿,巨达,冯彬,贺志秀,吴明明,陈大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