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2997发布日期:2023-07-20 14:0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耳穴贴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耳穴贴压器。


背景技术:

1、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2、在对耳穴贴拾取和粘贴在穴位上进行操作时,如现有技术cn201510558877.7公开的一种耳穴压豆贴敷器中,包括粘贴筒,粘贴筒的顶部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手柄,粘贴筒的底部设置有四个粘贴爪,每个粘贴爪的底部都开有一个凹槽,粘贴筒的内侧壁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轨;粘贴筒内安装有压贴杆,压贴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塞,控制塞上开有与导向轨相对应的两个导向槽。

3、但该器械在使用中发现: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将粘贴爪底部的凹槽内装满固体胶,导致凹槽内固体胶取放操作便利性较差,并且该器械压贴垫不便于自动复位,降低了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对耳穴贴的拾取和粘贴操作的耳穴贴压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耳穴贴压器,包括上筒体和顶块,顶块安装在上筒体底部,人员通过抓取上筒体对顶块移动使用;还包括驱动装置、连接部、下筒体、固定圈和粘贴环,连接部顶端与上筒体底端连接,下筒体顶端与连接部底端连接,并且下筒体的外径尺寸小于上筒体的外径尺寸,固定圈安装在下筒体底端,粘贴环套装在固定圈内侧壁上,粘贴环表面设置有不干胶,并且顶块穿过固定圈和粘贴环中部上下滑动,上筒体内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带动顶块上下移动,并且驱动装置用于带动顶块移动复位;初始状态下,顶块通过驱动装置的复位操作移动收缩至下筒体内部,当需要对耳穴贴拾取时,人员抓取上筒体对器械整体移动,将粘贴环底端与耳穴贴顶面接触,使粘贴环将耳穴贴粘贴拾取,之后将耳穴贴移动至穴位处,将粘贴环向下移动,使耳穴贴底面涂胶层粘贴在穴位处的皮肤上,之后人员操作驱动装置将顶块向下移动,使顶块底端将耳穴贴中部按压定位,之后将下筒体向上移动,从而使粘贴环底端与耳穴贴分离,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顶块向上移动复位,从而便于下一次对耳穴贴的拾取,通过将粘贴环整体拆卸更换,提高贴压器的使用便利性。

4、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套件、竖杆、限位圈、固定板和弹簧,套件固定安装在上筒体内侧壁上,竖杆向上滑动安装在套件上,竖杆底端与限位圈顶端连接,限位圈底端与顶块顶端连接,固定板固定套装在竖杆外侧壁上部,弹簧配合套装在竖杆外侧壁上,并且弹簧底端与套件顶端接触,弹簧顶端与固定板底端接触;人员通过将竖杆向下按压,竖杆带动限位圈向下移动,从而使限位圈带动顶块向下移动,提高顶块对耳穴贴按压定位的便利性,提高耳穴贴与粘贴环分离的操作便利性,竖杆向下移动时带动固定板向下移动,固定板向下移动对弹簧进行压缩,当顶块使用完成后,弹簧推动固定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固定板带动竖杆向上移动,提高顶块自动复位的便利性。

5、优选的,还包括顶板和胶垫,顶板底端与竖杆顶端连接,胶垫安装在顶板顶端;人员通过胶垫对顶板向下按压,从而使顶板带动竖杆向下移动,提高竖杆移动操作的便利性。

6、优选的,还包括多组限位块,多组限位块均安装在上筒体内侧壁上部;通过多组限位块对固定板向上移动限位,提高顶块位置移动的限位效果,提高器械的使用便利性。

7、优选的,还包括凹槽,凹槽设置在顶块底端;顶块对耳穴贴按压时,耳穴贴的药豆嵌入凹槽内部,从而提高顶块对耳穴贴按压的防滑效果,同时便于人员通过顶块对药豆进行按压,提高穴位刺激的便利性。

8、优选的,所述粘贴环的截面为l型;提高粘贴环侧壁与固定圈内侧壁的接触效果,提高粘贴环的固定牢固性,同时提高粘贴环对耳穴贴的粘拾取便利性。

9、优选的,还包括防滑套,防滑套套装在上筒体外侧壁上;提高上筒体抓取使用的防滑效果。

10、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11、本实用新型的顶块通过驱动装置的复位操作移动收缩至下筒体内部,当需要对耳穴贴拾取时,人员抓取上筒体对器械整体移动,将粘贴环底端与耳穴贴顶面接触,使粘贴环将耳穴贴粘贴拾取,之后将耳穴贴移动至穴位处,将粘贴环向下移动,使耳穴贴底面涂胶层粘贴在穴位处的皮肤上,之后人员操作驱动装置将顶块向下移动,使顶块底端将耳穴贴中部按压定位,之后将下筒体向上移动,从而使粘贴环底端与耳穴贴分离,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顶块向上移动复位,从而便于下一次对耳穴贴的拾取,通过将粘贴环整体拆卸更换,提高贴压器的使用便利性。



技术特征:

1.耳穴贴压器,包括上筒体(1)和顶块(6),顶块(6)安装在上筒体(1)底部,人员通过抓取上筒体(1)对顶块(6)移动使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连接部(2)、下筒体(3)、固定圈(4)和粘贴环(5),连接部(2)顶端与上筒体(1)底端连接,下筒体(3)顶端与连接部(2)底端连接,并且下筒体(3)的外径尺寸小于上筒体(1)的外径尺寸,固定圈(4)安装在下筒体(3)底端,粘贴环(5)套装在固定圈(4)内侧壁上,粘贴环(5)表面设置有不干胶,并且顶块(6)穿过固定圈(4)和粘贴环(5)中部上下滑动,上筒体(1)内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带动顶块(6)上下移动,并且驱动装置用于带动顶块(6)移动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套件(7)、竖杆(8)、限位圈(9)、固定板(10)和弹簧(11),套件(7)固定安装在上筒体(1)内侧壁上,竖杆(8)向上滑动安装在套件(7)上,竖杆(8)底端与限位圈(9)顶端连接,限位圈(9)底端与顶块(6)顶端连接,固定板(10)固定套装在竖杆(8)外侧壁上部,弹簧(11)配合套装在竖杆(8)外侧壁上,并且弹簧(11)底端与套件(7)顶端接触,弹簧(11)顶端与固定板(10)底端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板(12)和胶垫(13),顶板(12)底端与竖杆(8)顶端连接,胶垫(13)安装在顶板(12)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多组限位块(14)均安装在上筒体(1)内侧壁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凹槽(15)设置在顶块(6)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环(5)的截面为l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穴贴压器,其特征在于,防滑套(16)套装在上筒体(1)外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耳穴贴压器,包括上筒体和顶块,顶块安装在上筒体底部,人员通过抓取上筒体对顶块移动使用;还包括驱动装置、连接部、下筒体、固定圈和粘贴环,连接部顶端与上筒体底端连接,下筒体顶端与连接部底端连接,并且下筒体的外径尺寸小于上筒体的外径尺寸,固定圈安装在下筒体底端,粘贴环套装在固定圈内侧壁上,粘贴环表面设置有不干胶,并且顶块穿过固定圈和粘贴环中部上下滑动,上筒体内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带动顶块上下移动,并且驱动装置用于带动顶块移动复位。本技术便于对耳穴贴的拾取和粘贴操作,提高使用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含竹,王敏,冯珍,郭雨晴,左志玉,李佩瑾,申蕾,袁元,胡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