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8216发布日期:2023-10-25 18:1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康复用辅助支具,尤其涉及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


背景技术:

1、膝关节炎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也会有患者表现肿胀、弹响、积液等,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关节畸形,甚至造成残疾。在膝关节部位还常患有膝关节滑膜炎、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游离体、腘窝囊肿、髌骨软化、鹅足滑囊炎、膝内/外翻等关节疾病。

2、鉴于膝关节炎会给患者带来疼痛、难以行走的症状,但是现有的支具往往存在携带不便、结构复杂、安装困难等问题,并不能有效的对膝骨关节炎进行辅助治疗,没有办法对膝关节进行固定,可能会导致病人的弯曲关节的时候,造成伤口撕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包括分别安装在小腿上的第一支具和安装在大腿上的第二支具,所述第一支具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呈l型结构,转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短杆的一端,短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且短杆呈向下倾斜结构,第一转轴上转动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转动槽相适配,第二支具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卡杆,且卡杆呈l型结构,卡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收纳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且卡杆与转动后的固定杆相适配。

4、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且滑动块呈l型结构,滑动块的底部与固定杆的底部相接触,滑动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拉杆,拉杆的一端延伸至收纳槽内,拉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收纳槽外,拉杆延伸至收纳槽内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卡杆的一侧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槽道,槽道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延伸至槽道内且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的一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槽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内。

7、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延伸至凹槽内的顶部开设有滑动孔,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顶杆,顶杆的顶部与卡杆的底部相接触,顶杆靠近槽道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与滑动孔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端与顶杆的一侧固定连接,移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的一端,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槽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当需要固定的时候,首先水平移动滑动块,滑动块脱离固定杆,然后转动固定杆,固定杆转动的一端卡进凹槽内,然后固定杆带动伸缩杆移动,伸缩杆带动滑动孔和限位杆移动,限位杆脱离限位槽,然后第四弹簧带动移动块向下移动,限位块带动顶杆向下移动,顶杆脱离卡杆,然后第二弹簧带动卡杆转动,卡杆卡住固定杆,从而达到固定第一支具和第二支具的目的。

11、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支具和第二支具之间设有可转动可固定的固定杆,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出现关节弯曲的情况,从而使得伤口撕裂,大大的提高了膝关节的康复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包括分别安装在小腿上的第一支具(1)和安装在大腿上的第二支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具(1)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3),且转动槽(3)呈l型结构,转动槽(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短杆(4)的一端,短杆(4)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且短杆(4)呈向下倾斜结构,第一转轴上转动安装有固定杆(5),且固定杆(5)与转动槽(3)相适配,第二支具(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收纳槽(6),收纳槽(6)的一侧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卡杆(7),且卡杆(7)呈l型结构,卡杆(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收纳槽(6)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且卡杆(7)与转动后的固定杆(5)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滑动槽(8),滑动槽(8)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9),且滑动块(9)呈l型结构,滑动块(9)的底部与固定杆(5)的底部相接触,滑动块(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槽(8)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6)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0),通孔(10)内滑动安装有拉杆(11),拉杆(11)的一端延伸至收纳槽(6)内,拉杆(11)的另一端延伸至收纳槽(6)外,拉杆(11)延伸至收纳槽(6)内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卡杆(7)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槽道(12),槽道(12)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13),伸缩杆(13)的一端延伸至槽道(12)内且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的一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槽道(12)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伸缩杆(13)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3)延伸至凹槽内的顶部开设有滑动孔(14),滑动孔(14)内滑动安装有顶杆(15),顶杆(15)的顶部与卡杆(7)的底部相接触,顶杆(15)靠近槽道(1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6),限位槽(16)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17),限位杆(17)的一端与滑动孔(1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移动槽(18),移动槽(18)内滑动安装有移动块(19),移动块(19)的一端与顶杆(15)的一侧固定连接,移动块(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的一端,第四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槽(18)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康复用辅助支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关节部位康复用辅助支具,针对现有的固定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分别安装在小腿上的第一支具和安装在大腿上的第二支具,所述第一支具的底部开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呈L型结构,转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短杆的一端,短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且短杆呈向下倾斜结构,第一转轴上转动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转动槽相适配,第二支具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本技术在第一支具和第二支具之间设有可转动可固定的固定杆,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出现关节弯曲的情况,从而使得伤口撕裂,大大的提高了膝关节的康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卢英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津威康达(固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