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车遮挡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7491发布日期:2023-10-28 18:2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移动平车遮挡蓬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尤其涉及移动平车遮挡蓬。


背景技术:

1、急诊科转运患者多使用平车运送至各病区。夏季雨天时,平车无防雨遮挡,患者家属或工作人员为自身防雨同时还要看护患者,而夏季晴天正午时,阳光较为强烈也会对患者造成不适;对于病情危重患者转运过程还需同时携带监护仪、微量泵等设施,偶有由于外界环境引起器械故障,导致延误患者治疗,因转运过程不便而引发的患者投诉较多,影响医院形象及医院的社会效益,进而需要一种可安装在平车上的遮挡装置,以便于对平车上的患者进行遮风挡雨。

2、现有的申请号为:202220534202.4的一种适用于医用平车的遮挡装置,用于安装在医用平车上端,包括罩体、固定板和弹力带,所述罩体的下端的尺寸与所述医用平车适配,所该罩体设有将该罩体进行支撑的弹性骨架,所述罩体的两侧与所述医用平车两侧贴合;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罩体的两端,所述弹性骨架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将所述罩体和弹性骨架固定在所述医用平车上。所述弹力带与位于所述罩体两端的弹性骨架连接,该弹力带下端与所述平车连接。

3、上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整个装置打开后笼罩在平车的上表面,进而具备了一定程度的遮挡效果,但当仅进行遮阳时,完全笼罩在平车上表面的装置会导致外界的风无法流经患者体表,从而导致患者体感较为热焖不舒适;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用于遮阳时患者较为热焖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移动平车遮挡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移动平车遮挡蓬。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移动平车遮挡蓬,包括框型的设置在平车上端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板和支撑框,安装板内部设有卷轴,卷轴的杆体上收卷有遮挡布,卷轴的一端设有用于自动收卷的发条,遮挡布的上端延伸至安装板的上表面并设有一组挂钩,遮挡布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一侧挡布以及第二侧挡布,第一侧挡布与遮挡布之间、第二侧挡布与第一侧挡布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且底座的两侧对应第一侧挡布和第二侧挡布设有相配合的第三魔术贴,支撑框的侧面对应挂钩设有相配合的挂板。

4、优选的,所述挂板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环形的挂设孔,挂板位于支撑框远离底座一端的两侧。

5、优选的,所述支撑框的底部插设有若干矩形的支撑架,底座上表面的两侧对应支撑架设有若干相配合的插孔。

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朝向支撑框一侧表面的上端安装有灯条,灯条后侧通过双面胶与安装板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设有保护罩,发条位于保护罩内部,且发条的两端分别与卷轴以及保护罩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保护罩通过螺钉与安装板相连接,保护罩的罩体为透明罩体。

9、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端靠近支撑框的一侧安装有销轴,销轴的杆体上套设有外环面光滑的滚筒。

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移动平车遮挡蓬,有益效果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进行遮阳处理时,挂钩挂在挂板上端的挂设孔上,此时遮挡布覆盖在平车的正上方,且由于患者四周仅安装板处可对外界的风造成阻挡,其余三侧表面均呈空旷状态,即便于外界的风流过此处;而当患者进行全方位的遮挡时,通过第三魔术贴使得第一侧挡布以及第二侧挡布与底座的前后两侧粘接,此时平车、底座、安装板、遮挡布、第一侧挡布以及第二侧挡布共同组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罩体;综上,在本方案中通过各部件的相互配合,使得遮挡蓬安装在平车上后,人员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对各侧挡布的位置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遮挡或单纯的遮阳,且在其进行遮阳时,外界的风仍可便捷的流经平车上表面,即解决了传统的方案在对患者进行遮阳时易对患者造成热焖等不适感的缺陷。

12、2:本实用新型中遮挡布被逐步拉出而对患者进行遮挡时,其发条被压缩,而当人员取下挂钩后,发条带动卷轴复位,即遮挡布被逐步的收卷在卷轴外环面,由此通过发条的设置,使得遮挡蓬在使用时,无需人员手动的对遮挡布进行收纳,其在发条的作用下,自动的被收卷在安装板内部;而保护罩的设置,便于发条进行安装,且可避免外界的灰尘等与发条接触而造成其运转不稳定的现象;又由于保护罩的罩体为透明罩体,从而使得人员在其使用过程中,可便捷的观察发条的运转状态,以便于及时的对其进行保养,滚筒的设置,便于降低遮挡布在移动过程中与安装板之间的磨损。



技术特征:

1.移动平车遮挡蓬,包括框型的设置在平车上端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板(2)和支撑框(3),安装板(2)内部设有卷轴(17),卷轴(17)的杆体上收卷有遮挡布(4),卷轴(17)的一端设有用于自动收卷的发条(5),遮挡布(4)的上端延伸至安装板(2)的上表面并设有一组挂钩(6),遮挡布(4)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一侧挡布(7)以及第二侧挡布(8),第一侧挡布(7)与遮挡布(4)之间、第二侧挡布(8)与第一侧挡布(7)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9)和第二魔术贴(10),且底座(1)的两侧对应第一侧挡布(7)和第二侧挡布(8)设有相配合的第三魔术贴(11),支撑框(3)的侧面对应挂钩(6)设有相配合的挂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车遮挡蓬,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板(1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环形的挂设孔,挂板(12)位于支撑框(3)远离底座(1)一端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车遮挡蓬,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3)的底部插设有若干矩形的支撑架(13),底座(1)上表面的两侧对应支撑架(13)设有若干相配合的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车遮挡蓬,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朝向支撑框(3)一侧表面的上端安装有灯条(14),灯条(14)后侧通过双面胶与安装板(2)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车遮挡蓬,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的一端设有保护罩(15),发条(5)位于保护罩(15)内部,且发条(5)的两端分别与卷轴(17)以及保护罩(1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平车遮挡蓬,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15)通过螺钉与安装板(2)相连接,保护罩(15)的罩体为透明罩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车遮挡蓬,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端靠近支撑框(3)的一侧安装有销轴,销轴的杆体上套设有外环面光滑的滚筒(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移动平车遮挡蓬,包括框型的设置在平车上端的底座,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板和支撑框,安装板内部设有卷轴,卷轴的杆体上收卷有遮挡布,卷轴的一端设有用于自动收卷的发条,遮挡布的上端延伸至安装板的上表面并设有一组挂钩,遮挡布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一侧挡布以及第二侧挡布;本技术中通过各部件的相互配合,使得人员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对各侧挡布的位置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遮挡或单纯的遮阳,且在其进行遮阳时,外界的风仍可便捷的流经平车上表面,即解决了传统的方案在对患者进行遮阳时易对患者造成热焖等不适感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钢集团公司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