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装置

文档序号:34635639发布日期:2023-06-29 15:4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放射性射线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1、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治疗的同时为避免对其他身体部位的防放射问题,需要使用到防护装置。

2、如中国专利公开的公开号为cn218106596u的一种放射治疗用防辐射保护装置,包括床体,床体的顶部设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底部两侧与床体滑动连接,防护罩的顶端内侧设有铅板,铅板的中部开设有治疗窗,防护罩的壳体内部两端均设有卷轴,卷轴的一端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卷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卷轴的另一端通过设有的轴承与防护罩的壳体内壁活动连接,铅板的两端缠绕与两个卷轴的外周并与卷轴固定连接,通过对铅板的设计,使得在对患者进行放疗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来调节治疗窗的位置,从而使得仪器能够对患者的身体部位进行放疗,代替了手动调节,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3、上述现有的一种放射治疗用防辐射保护装置,通过卷绕铅板从而调整治疗窗的位置,为了实现铅板形变缠绕的目的,铅板整体厚度较薄,当射线高压200kv,防护铅板厚度需要≥4mm,铅板越厚防护能力越好,但是形变能力越差,使用较厚铅板时从而难以实现卷绕的功能,同时无法调整治疗窗的大小,尽量减少辐射外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床,所述防护床两侧开设有限位安装槽,一侧所述限位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多组第一防护铅板,另一侧所述限位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多组第二防护铅板,所述第一防护铅板一侧表面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第二防护铅板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凸块,所述第二防护铅板与连接凸块相互配合。

3、优选的,所述防护床下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

4、优选的,所述限位安装槽内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防护床两侧且位于限位安装槽上方开设有螺纹孔。

5、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铅板与第二防护铅板上面均固定安装有燕尾滑块,所述燕尾滑块与燕尾槽相互配合。

6、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铅板上面且靠近两侧边缘处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7、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铅板与第二防护铅板相离面均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丝杠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根据患者治疗位置,单独启动电机带动第一防护铅板或者第二防护铅板移动,漏出治疗窗口,同时可以启动电机带动另一侧的第一防护铅板或者第二防护铅板移动,调整窗口大小,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窗口位置与大小。

10、2、通过多组第一防护铅板与第二防护铅板配合,可以将防护床上方遮挡封闭起来,避免辐射外泄,燕尾槽与燕尾滑块配合,限制第一防护铅板与第二防护铅板只能在限位安装槽内部左右横移,铅板只需要左右横移即可,相比较现有装置,可以安装较厚的铅板,实现对高压射线的防护。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床(1)两侧开设有限位安装槽(2),一侧所述限位安装槽(2)内滑动安装有多组第一防护铅板(3),另一侧所述限位安装槽(2)内滑动安装有多组第二防护铅板(302),所述第一防护铅板(3)一侧表面开设有连接凹槽(301),所述第二防护铅板(302)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凸块(303),所述第二防护铅板(302)与连接凸块(303)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床(1)下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安装槽(2)内开设有燕尾槽(201),所述防护床(1)两侧且位于限位安装槽(2)上方开设有螺纹孔(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铅板(3)与第二防护铅板(302)上面均固定安装有燕尾滑块(304),所述燕尾滑块(304)与燕尾槽(201)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铅板(3)上面且靠近两侧边缘处位置固定安装有轴承座(305),所述轴承座(305)之间转动安装有丝杠(306),所述丝杠(306)与螺纹孔(202)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铅板(3)与第二防护铅板(302)相离面均固定安装有电机(307),所述电机(307)输出端与丝杠(306)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床,所述防护床两侧开设有限位安装槽,一侧所述限位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多组第一防护铅板,另一侧所述限位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多组第二防护铅板,所述第一防护铅板一侧表面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第二防护铅板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凸块,所述第二防护铅板与连接凸块相互配合,所述防护床下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所述限位安装槽内开设有燕尾槽,所述防护床两侧且位于限位安装槽上方开设有螺纹孔。通过单独启动电机带动第一防护铅板或者第二防护铅板移动,漏出治疗窗口,同时可以启动电机带动另一侧的第一防护铅板或者第二防护铅板移动,调整窗口大小,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窗口位置与大小。

技术研发人员:叶芝甫,蔡凯,李凤霞,彭旭,饶可,韦贵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