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6754发布日期:2023-09-27 19:2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体外气体交换设备的,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


背景技术:

1、膜式氧合器又称膜式人工肺,是一种能进行血气交换的一次性使用人工装置。它根据肺泡气体交换的原理,集氧合、变温、储血和过滤等功能于一体,用于替代肺脏功能进行血液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以满足术中患者的需要。膜式氧合器原理是引流出来的机体静脉血,在膜式氧合器中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从而变成动脉血,再回输患者体内,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的供应。

2、氧合膜(也称人工肺膜)是ecmo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实现病人血液中二氧化碳和空气中氧气的交换,这也是人体呼吸的核心步骤。一般的ecmo膜由若干膜管组成,膜管需要均匀间隔排列,故需要将其组合固定。

3、现阶段,组成方式可通过一根编织线通过类似竹简的形式进行编织连接,使得多个膜管在编织的过程中排列成相应的膜体。如申请号为cn202220784627.0的实用新型中,记载了中空纤维膜层是由依次并排的中空纤维管编织而成的单层结构,通过编织的方式将多根膜管形成一个完整的膜体,并将其放置于壳体中。

4、然而在编织的过程中编织线为了将膜管进行固定,需要对膜管在径向上施加作用力,由于为管状体,故整体内凹后可能会对膜管内壁形成明显凸起,在氧合器使用的过程中流体在膜管内由于明显凸起的存在,将会形成紊流或者阻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固定过程中,减小编织线对膜管内壁造成形变程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包括氧合罐和嵌设在所述氧合罐内的中空氧合膜组,所述中空氧合膜组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间隔设置的膜丝,相邻所述膜丝之间通过编织单元进行连接,所述编织单元包括:

3、类环形线,所述类环形线位于膜体一侧且沿膜丝排布方向间隔设置;

4、第一延伸段,设于类环形线的一端;

5、第二延伸段,设于类环形线的另一端;

6、第三延伸段,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段且定向延伸以位于膜面另一侧;

7、其中,所述第三延伸段的另一端从类环形线内侧穿出,所述第三延伸段一体连接于后一编织单元的第二延伸段,当前编织单元的第二延伸段一体连接于前一编织单元的第三延伸段;

8、多个编织单元相连形成一根连续编织线,所述编织线接触于所述膜丝处至少有部分为多根子线束组成,用于包裹所述膜丝。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根编织线将各个膜丝进行捆绑,从而形成完整的膜体,而在与膜体进行接触的部分为多根子线束,从而将捆绑时施加于膜丝接触点分散,在相同的压力下,压强减小从而减小对膜丝整体的作用力,从而减小膜丝内部外凸的程度甚至没有凸起;同时这样的捆绑方式,第一延伸段与第二延伸段位于膜丝的一侧,而第三延伸段位于另一侧,且三个部分沿膜丝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首先能够分多段对膜丝进行接触,提升牢固度,同时三个部分沿径向对于膜丝的作用力都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减小在同一个位置对于膜丝的多点形变作用力,从而减小对膜丝的影响。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延伸段与当前编织单元的第三延伸段连接点位于前一类环形线的内环侧;所述第二延伸段与前一编织单元的第三延伸段连接点位于前一类环形线的内环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紧的过程中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将类环形线限位在内侧,能够保持整体的环形结构,同时也会将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两端收紧,这样将会减小膜丝两侧的遮挡情况,也能够使得整体的编织结构更加紧凑,减小编织线外露的可能性;同时在受拉伸力时,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能够相互约束,并与第三延伸段组成整体连接环,避免相邻膜丝之间仅有第三延伸段连接,提升相邻膜丝之间的位置稳定性,也提升了编织的整体牢固度。

12、优选的,所述编织线整体由多根子线束组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整体为多根子线束,便于编织线前期的加工成型,不需要在部分处变为分散的子线束,其次在编织的过程中,编织线在编织后抵触于膜丝表面的部分将会处于分散覆盖的状态,且总体也能减小对膜丝的形变作用力,相对地,多根子线束能够增加与膜丝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保持编织线的位置。

14、优选的,所述编织线的截面外包络面为扁圆形,所述编织线侧面曲率较小侧贴合于所述膜丝。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伸的过程中,由于为多根子线束,受拉伸后将会挤压适应性形变,形成扁圆形,而曲率较小的一侧保持在外,与圆形的编织线相比,减小了编织线整体外凸于膜体的距离,使得整体膜体会更加平滑,提升交换时的流道均匀性。

16、优选的,相邻两根所述膜丝之间的编织线段为夹持保持点。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线在穿过各个膜丝时,将会从膜丝两侧留存编织线,编织线的存在能够对于膜丝之间的距离做限定,同时由于在编织、制作、安装、使用过程中,多根子线束之间抵触时,相对地摩擦力提升减小子线束偏移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夹持保持点的位置较为固定,提升整体膜体的均匀性。

18、优选的,所述编织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膜体成型的过程中,沿着编织线整体延伸方向进行拉伸,使得膜丝长度方向上的各连接点形成水平偏差,在拉伸的过程中,首先对于编织线的拉扯可以较为均匀,同时无论拉伸至何种程度,整体膜丝在高度方向上结构强度均匀。

20、优选的,所述膜丝外侧壁形成供所述编织线嵌入的容置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和编织线捆绑的情况,膜丝外侧壁形成容置槽能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且在拉伸后,相对应的容置槽将会更加适配于膜丝的捆绑状态,对编织线本身的捆绑位置做限定,并且在实际拉伸过程中由于子线束,编织线的状态将会适应性变化,容置槽也能相应适配。

22、优选的,所述膜丝为外径为330-430um之间的中空管状体。

23、优选的,所述膜丝长度位于110-140mm之间。

24、优选的,所述编织线横截面角位移的范围为20-80°。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编织线整体带有一定的捻度,可使得编织线形成为一整股,但也能使得子线束部分散开,实现分散包裹的目的,同时当整体具有捻度时,一旦其中一根子线束断裂,由于捻度的存在,相互之间保持缠绕的状态,不会整体散落,编织线整体还能较为完整。

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编织线在捆绑的过程中,以较为完整的方式将膜丝进行缠绕,同时由于编织线为多根子线束组成,在固定时,其接触的部分将会分散间隔包裹在膜丝上,此时能够减小编织线对于膜丝的压强作用,减小膜丝内部的形变,同时也能在成型的过程中更好的适配膜丝的变化,还能够减小编织线外凸于膜丝的厚度,当液体或者气体在膜丝形成的膜组内流动时,提升膜体的平整度,提升流道均匀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包括氧合罐和嵌设在所述氧合罐内的中空氧合膜组,所述中空氧合膜组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间隔设置的膜丝,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膜丝之间通过编织单元进行连接,所述编织单元包括:

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段与当前编织单元的第三延伸段连接点位于前一类环形线的内环侧;

3.根据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线整体由多根子线束组成。

4.根据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线的截面外包络面为扁圆形,所述编织线侧面曲率较小侧贴合于所述膜丝。

5.根据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根所述膜丝之间的编织线段为夹持保持点。

6.根据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7.根据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丝外侧壁形成供所述编织线嵌入的容置槽。

8.根据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丝为外径为330-430um之间的中空管状体。

9.根据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丝长度位于110-140mm之间。

10.根据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线横截面角位移的范围为20-8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体外气体交换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空纤维管式氧合器,包括氧合罐和嵌设在所述氧合罐内的中空氧合膜组,所述中空氧合膜组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间隔设置的膜丝,相邻所述膜丝之间通过编织单元进行连接,所述编织单元包括:类环形线,所述类环形线位于膜体一侧且沿膜丝排布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延伸段;第二延伸段;第三延伸段,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段且定向延伸以位于膜面另一侧,多个编织单元相连形成一根连续编织线,所述编织线接触于所述膜丝处至少有部分为多根子线束组成,用于包裹所述膜丝。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效果:与膜体进行接触的部分为多根子线束,从而将捆绑时施加于膜丝接触点分散,减小膜丝的形变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东,蔡梁,陈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费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