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5118发布日期:2023-10-28 17:2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手臂护板支具是一种置于身体外部,旨在限制身体的某项运动,从而辅助手术治疗的效果,或直接用于非手术治疗的外固定。同时在外固定的基础上加上压点,就可以成为矫形支具,用于身体畸形的矫正治疗。支具又称矫形器,是一种以减轻四肢、脊柱、骨骼肌系统的功能障碍为目地的体外支撑装置。用于非手术治疗等或手术辅助治疗。

2、现阶段是手臂护板支具普遍具有两点不足之处;

3、一是部分支具都是通过绷带缠绕,这种方式的支具使用者在佩戴时,如果需要临时取下较为不便,也有部分支具是固定式的,通过绑带和魔术贴连接,这种支具在使用时,因为绑带是有弹力的,也存在无法有效的限制手臂的移动的问题;

4、二是现阶段的手臂护板支具普遍不具备防撞击功能,使用者在佩戴支具时,如果在转身或其他情况下,与物体或人发生撞击时,无法通过支具对使用者起到一定减缓撞击的防护作用。

5、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包括大臂护板、小臂护板和两个防撞护板,所述大臂护板、小臂护板均设置为u形结构且小臂护板转动连接在大臂护板底部的外侧,两个所述防撞护板对称设置在小臂护板的外侧,两个所述防撞护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内六角调节头,两个所述防撞护板相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套筒,两个所述连接套筒相远离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内六角调节头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小臂护板的内部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丝杆,两个所述丝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连接孔的内部。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丝杆的外侧均开设有键槽,所述连接套筒的内部均设置有配合键槽使用的平键。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丝杆相靠近的一端之间且位于小臂护板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均与小臂护板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小臂护板的内部且位于丝杆的外侧均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套管,所述滑动套管的外侧且位于对应小臂护板与防撞护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夹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以后光杆,对应两个所述光杆相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滑动套管的内部且与其滑动连接。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小臂护板的外侧对称开设有圆弧状的限位槽,所述大臂护板的外侧且位于对应限位槽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均与对应限位槽滑动连接。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小臂护板的顶部设置有吊绳。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8、1、通过内六角调节头的转动带动连接套筒进行转动,连接套筒通过平键与键槽之间的连接关系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从而通过丝杆与小臂护板之间的螺纹连接关系带动夹板进行移动,通过两个夹板的移动,即可将使用者的小臂进行包裹固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对使用者小臂的固定,还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小臂手臂维度进行轻微的调节,使本装置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9、2、且丝杆与连接套筒之间通过平键与键槽进行连接,是可以进行移动的,而小臂护板与防撞护板之间则设置有弹簧,且滑动套管和光杆也是可以移动的,因此,当防撞护板与外界发生撞击时,防撞护板是可以通过弹簧的弹力抵消掉一部分力量的,通过这种方式,从而实现对使用者小臂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包括大臂护板(1)、小臂护板(2)和两个防撞护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臂护板(1)、小臂护板(2)均设置为u形结构且小臂护板(2)转动连接在大臂护板(1)底部的外侧,两个所述防撞护板(3)对称设置在小臂护板(2)的外侧,两个所述防撞护板(3)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调节槽(4),所述调节槽(4)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内六角调节头(5),两个所述防撞护板(3)相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套筒(6),两个所述连接套筒(6)相远离的一端均与对应的内六角调节头(5)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筒(6)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7),所述小臂护板(2)的内部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丝杆(8),两个所述丝杆(8)相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连接孔(7)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8)的外侧均开设有键槽(9),所述连接套筒(6)的内部均设置有配合键槽(9)使用的平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丝杆(8)相靠近的一端之间且位于小臂护板(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夹板(16),所述夹板(16)均与小臂护板(2)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小臂护板(2)的内部且位于丝杆(8)的外侧均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动套管(10),所述滑动套管(10)的外侧且位于对应小臂护板(2)与防撞护板(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1),两个所述夹板(16)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以后光杆(12),对应两个所述光杆(12)相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滑动套管(10)的内部且与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护板(2)的外侧对称开设有圆弧状的限位槽(13),所述大臂护板(1)的外侧且位于对应限位槽(13)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4),所述滑动杆(14)均与对应限位槽(13)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护板(2)的顶部设置有吊绳(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夹持间距的医疗器械固定装置,包括大臂护板、小臂护板和两个防撞护板,大臂护板、小臂护板均设置为U形结构且小臂护板转动连接在大臂护板底部的外侧,两个防撞护板对称设置在小臂护板的外侧,两个防撞护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内六角调节头,两个防撞护板相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套筒。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手段,使得本装置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者小臂的维度进行微调固定,且通过设置防撞护板以及弹簧,通过二者相配合,从而当使用者与外界发生撞击时,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设置抵消掉一部分撞击力,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较传统装置极大地提高了作业质量与使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伟,丁世凯,廖兴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涵佳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