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过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1044发布日期:2023-08-05 18:3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医用过床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护理辅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用过床器。


背景技术:

1、过床器是是将患者在手术台、推车、病床、ct台之间换床、移位、护理的最佳工具,使患者平稳安全的过床,并减轻其被搬运时的痛苦,能避免在搬运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现有的过床器在使用时,是先将患者往翻向一侧倾转一定角度,之后将过床器放入患者身体底部,待患者平躺之后再将过床器向患者身体下方推入,推入到一定程度后,换向到患者的另一侧将过床器向床边拉出,再向上掀起,带动患者进行翻身。上述操作过程中,过床器与患者之间存在有较大的滑动摩擦,不仅会增大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患者的翻身效率,较大的摩擦还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过床器,板体内的空腔中安装有辅助转移机构,辅助转移机构上的传输带在承载患者的同时还能相对患者保持不动,避免与患者之间的滑动摩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过床器,包括有板体,板体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辅助转移机构,所述辅助转移机构包括并排布置的转杆,转杆沿空腔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转杆之间配合安装有可以滚动的传输带,两根转杆之间的空腔内还安装有并排布置的若干根托辊,托辊位于传输带的底部,各转杆的一端均连接有拉伸转轴,拉伸转轴端部设有限位板,板体上开设有与拉伸转轴相配合的第一槽孔以及与限位板相配合的第二槽孔,第一槽孔和第二槽孔相连通,第二槽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槽孔的直径,在靠近拉伸转轴一端的转杆端部安装有圆周布置的限位块,第一槽孔外周的板体上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孔,限位块进入到限位孔内时转杆无法进行转动,限位板移动至第一槽孔端部位置时限位块与限位孔脱离配合,转杆的另一端穿出板体并通过轴承安装有锁紧盖,靠近锁紧盖的板体上开设有与转杆相配合的环形凸沿,其中环形凸沿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锁紧盖的内周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锁紧盖固定在环形凸沿上时,限位块位于限位孔内且转杆无法进行轴向移动。所述板体长度方向两侧的底部均设有凸肋,辅助转移机构位于凸肋之间。所述转杆的外周设有圆周布置的若干个凸棱,凸棱均沿转杆的长度方向设置,传输带包裹在凸棱上。所述板体的两侧均设有截面为椭圆形的托垫,托垫沿板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托垫上均设有提拉抓孔。

3、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医用过床器,包括有板体,板体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辅助转移机构,辅助转移机构包括并排布置的转杆以及转杆之间配合安装的传输带,其中转杆通过轴向移动能实现限位块与限位块的配合,并完成自身的转动锁定,当转杆可以转动时,过床器在进行抽拉时其上的传输带能能跟随患者进行同步转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与患者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患者的翻身效率,避免较大摩擦对患者的皮肤产生损伤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过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板体(1),板体(1)内开设有空腔(2),空腔(2)内安装有辅助转移机构,所述辅助转移机构包括并排布置的转杆(4),转杆(4)沿空腔(2)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转杆(4)之间配合安装有可以滚动的传输带(5),两根转杆(4)之间的空腔(2)内还安装有并排布置的若干根托辊(18),托辊(18)位于传输带(5)的底部,各转杆(4)的一端均连接有拉伸转轴(6),拉伸转轴(6)端部设有限位板(7),板体(1)上开设有与拉伸转轴(6)相配合的第一槽孔(8)以及与限位板(7)相配合的第二槽孔(9),第一槽孔(8)和第二槽孔(9)相连通,第二槽孔(9)的直径大于第一槽孔(8)的直径,在靠近拉伸转轴(6)一端的转杆(4)端部安装有圆周布置的限位块(10),第一槽孔(8)外周的板体(1)上开设有与限位块(10)相配合的限位孔(11),限位块(10)进入到限位孔(11)内时转杆(4)无法进行转动,限位板(7)移动至第一槽孔(8)端部位置时限位块(10)与限位孔(11)脱离配合,转杆(4)的另一端穿出板体(1)并通过轴承(12)安装有锁紧盖(13),靠近锁紧盖(13)的板体(1)上开设有与转杆(4)相配合的环形凸沿(14),其中环形凸沿(14)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锁紧盖(13)的内周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锁紧盖(13)固定在环形凸沿(14)上时,限位块(10)位于限位孔(11)内且转杆(4)无法进行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过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长度方向两侧的底部均设有凸肋(15),辅助转移机构位于凸肋(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过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的外周设有圆周布置的若干个凸棱(16),凸棱(16)均沿转杆(4)的长度方向设置,传输带(5)包裹在凸棱(1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过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两侧均设有截面为椭圆形的托垫(17),托垫(17)沿板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在托垫(17)上均设有提拉抓孔(3)。


技术总结
医用过床器,包括有板体,板体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辅助转移机构,辅助转移机构包括并排布置的转杆以及转杆之间配合安装的传输带,其中转杆通过轴向移动能实现限位块与限位块的配合,并完成自身的转动锁定,当转杆可以转动时,过床器在进行抽拉时其上的传输带能能跟随患者进行同步转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与患者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有效降低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患者的翻身效率,避免较大摩擦对患者的皮肤产生损伤等,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文,王朝阳,舒玲,于静,陈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