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6061发布日期:2024-01-16 11:1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艾灸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艾灸,具体为一种艾灸架。


背景技术:

1、艾灸是我国一项中医传统疗法,它是通过燃烧用中药艾叶制成圆柱形的艾条,对人体穴位进行热刺激,达到疏通经络,协调阴阳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疗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2、在现有的艾灸架使用过程中,当个人单独使用艾灸架时,由于需要不断的调整位置,使艾灸对准治疗部位,因此需要不断地挪动支架,不具备刹车的支架容易晃动,移位,带有刹车的一般是脚刹,当个人躺在床上,调整位置时,难以挪动支架,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灸架。

3、(二)技术方案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灸架,包括旋转底座、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夹子、艾灸条、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与旋转底座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底端与第一支杆铰链连接,所述夹子设置于第二支杆的左端,所述艾灸条的外侧与夹子相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的顶端与旋转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装配体、第一移动轮、支撑架、转轴、第二移动轮、移动块、连杆、限位板、连接架、限位杆、弹簧缓冲器、固定杆、固定器,所述装配体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移动轮,所述支撑架设置于装配体的中部,所述转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装配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与第二移动轮相固定,所述第二移动轮与装配体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内部与转轴转动连接,且其后端与限位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底端与移动块相固定,且其顶端与连接架相固定,所述限位板的中部与装配体的前端中部转动连接,且其右侧底端与第二移动轮相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右端与连杆相固定,且其左端分别与限位杆的外侧、支撑架的顶端外侧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与支撑架相固定,所述弹簧缓冲器设置于支撑架的内部,所述连接架的顶端采用弹簧缓冲器与支撑架弹性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底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器的底端与支撑架相固定,且其右端与固定杆卡扣连接。

5、优选的,所述固定器包括支撑座、拉杆、弹簧、插杆,所述支撑座的底端与支撑架相固定,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插杆的左端采用弹簧与支撑座弹性连接,所述拉杆的右端与插杆相固定。

6、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轮、转轴、第二移动轮、移动块、连杆、限位板组成活动组,所述活动组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于装配体的前后两侧,且两组活动组之间通过连接架相连接,有利于同步作用,共同作用于两组第二移动轮。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右侧底端设置呈圆弧状,与第二移动轮的外形相契合,有利于固定第二移动轮。

8、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底端设置成偏心轮。

9、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右端呈光滑的半圆状。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横截面呈“t”状,该结构有利于支撑。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呈“十”字状,其中部的面板上可以放置物品,提高利用率。

12、优选的,所述装配体由不锈钢制成,强度大。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艾灸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一种艾灸架,通过在限位杆和支撑架的限制下向下按压连接架,使固定杆被固定器限制,在向下的同时带动连杆向下,进而带动与之固定的移动块以转轴为圆心旋转,进而带动与移动块转动连接的限位板受到向下的拉力,而后限位板在装配体的支撑下向右转动,贴合第二移动轮,使第二移动轮受到限制,无法转动,进而实现刹车效果,满足了随时随地固定艾灸架的作用,便于个人单独使用时,能稳定的调整艾灸架的位置,使其不产生移位,使艾灸条能快速对准人体治疗部位,提高效率。

16、2、该一种艾灸架,通过下压连接架,带动固定杆下压,挤压插杆,插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左移动,当固定杆下压至通孔对准插杆时,插杆在弹簧的回弹力下回弹,嵌入固定杆,进而将其固定,进而实现稳定的固定第二移动轮。



技术特征:

1.一种艾灸架,包括旋转底座(1)、第一支杆(2)、第二支杆(3)、夹子(4)、艾灸条(5),所述第一支杆(2)的底端与旋转底座(1)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支杆(3)的底端与第一支杆(2)铰链连接,所述夹子(4)设置于第二支杆(3)的左端,所述艾灸条(5)的外侧与夹子(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613)包括支撑座(6131)、拉杆(6132)、弹簧(6133)、插杆(6134),所述支撑座(6131)的底端与支撑架(63)相固定,所述支撑座(613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6133),所述插杆(6134)的左端采用弹簧(6133)与支撑座(6131)弹性连接,所述拉杆(6132)的右端与插杆(6134)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轮(62)、转轴(64)、第二移动轮(65)、移动块(66)、连杆(67)、限位板(68)组成活动组(a),所述活动组(a)设置有两组,对称分布于装配体(61)的前后两侧,且两组活动组(a)之间通过连接架(69)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68)的右侧底端设置呈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66)的底端设置成偏心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6134)的右端呈光滑的半圆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艾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6131)的横截面呈“t”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艾灸架,包括旋转底座、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夹子、艾灸条、调节装置。通过在限位杆和支撑架的限制下向下按压连接架,使固定杆被固定器限制,在向下的同时带动连杆向下,进而带动与之固定的移动块以转轴为圆心旋转,进而带动与移动块转动连接的限位板受到向下的拉力,而后限位板在装配体的支撑下向右转动,贴合第二移动轮,使第二移动轮受到限制,无法转动,进而实现刹车效果,满足了随时随地固定艾灸架的作用,便于个人单独使用时,能稳定的调整艾灸架的位置,使其不产生移位,使艾灸条能快速对准人体治疗部位,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宜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瓷美人环球医疗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