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24558发布日期:2023-11-30 12:1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尿管。


背景技术:

1、很多患者需要依赖导尿管实现排尿,而传统的导尿管的端部是尖头状,若患者膀胱功能正常,这一尖头状端部一般不会触及膀胱壁,但是也有很多患者的膀胱存在退回的情况,导致即便导尿管在膀胱内的部分很短,其尖头部分仍然会碰触到膀胱壁,对膀胱壁产生刺激,引起患者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膀胱刺激小的导尿管。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导尿管,包括管体及经管体连接在一块的膀胱内端部、水囊部和膀胱外端部,所述膀胱内端部呈圆滑弧状,所述管体的直径小于6mm。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5、尿管头端处设计为圆滑弧状,避免导尿管尖锐的端部刺激膀胱黏膜,减少膀胱粘膜刺激,可避免戳穿粘膜壁,造成粘膜损伤,提高长期留置导尿管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减轻患者不适感。避免水囊漏液后导尿管脱落情况发生。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优选地,所述膀胱内端部采用聚氨酯制作而成,且所述膀胱内端部表面涂有亲水涂层。

8、所述膀胱内端部与所述水囊部之间的管体长度尺寸小于1cm;

9、所述膀胱内端部末端封闭;所述膀胱内端部的圆滑弧状管体的侧面设有至少1个引流孔;顶端闭合,圆滑弧状不易扭曲折叠和滑脱,沿弧形导管依次开多个引流孔,增加尿液引流效果,降低尿管堵塞概率。

10、所述管体内设有导丝。在导管腔内插入导丝,更易于插入导尿管,同时也可用于各种原因导致漏尿情况时调节导管位置,操作方便。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材料采用套管针材质-聚氨酯导管带有医用亲水抗凝涂层,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以及不促凝性,材质柔软且随温度上升而变软,不至于伤害粘膜,减少患者疼痛;同时便于配合导丝操作,延展性高,管壁更薄,意味着内径更粗,更易于插入导丝,同时导尿管外径不大,提高患者耐受性;亲水涂层,在湿润时变得润滑,减少摩擦力,细导管对患者来说不仅减缓疼痛感,同时对操作专业性要求较低,可以实现患者自己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导尿管,包括管体及经管体连接在一块的膀胱内端部、水囊部和膀胱外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膀胱内端部呈圆滑弧状;所述膀胱内端部采用聚氨酯制作而成,且所述膀胱内端部表面涂有亲水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膀胱内端部与所述水囊部之间的管体尺寸小于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膀胱内端部末端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膀胱内端部的圆滑弧状管侧部设至少1个引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设有导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直径小于6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尿管,包括管体及经管体连接在一块的膀胱内端部、水囊部和膀胱外端部,所述膀胱内端部呈圆滑弧状,所述膀胱内端部末端封闭,且所述膀胱内端部的圆滑弧状部侧面设置有至少1个引流孔。由此,本技术的导尿管的膀胱内端部设计为圆滑弧状,避免导尿管尖锐的端部刺激膀胱黏膜,减少膀胱粘膜刺激,可避免戳穿粘膜壁,造成粘膜损伤,提高长期留置导尿管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减轻患者不适感。避免水囊漏液后导尿管脱落情况发生,导尿管内可设置导丝,便于插入操作,同时也便于在漏尿时进行位置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季福绥,刘文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