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理互动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2530发布日期:2023-08-27 16:0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理互动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心理减压,特别涉及一种心理互动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1、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适当的减压措施促进我们身心的平衡以及生活﹑工作﹑家庭的和谐。

2、虽然现有专利号为cn21591610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心理发泄减压设备,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打击装置和分值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和人游戏互动,转移人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减压目的的功能。但是该专利使用时会让使用者想着让铜铃响起来,而参看该专利的说明,这需要使用者单次打击的力度达到一定值。然而不同人的力量不同,而铜铃位置固定,对于力量较弱的使用者来说,让铜铃响起来这个目标并不能实现,反而会产生心理压力。简而言之,就是因为对于该设备本身而言,并不能保证铜铃响铃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3、因此,发明人重新设计了一种心理互动减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心理发泄减压设备的不一定能实现铜铃响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理互动减压装置。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包括:活塞组件一、活塞组件二、目标组件。

4、活塞组件一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气口一,底部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一。进气口一设置有控制气体流入活塞组件一的单向阀一。

5、活塞组件二包括活塞筒二、活塞板二、活塞杆二。活塞筒二竖直设置。活塞板二滑动设置在活塞筒二内,活塞杆二的底端连接活塞板二,顶端向上伸出活塞筒二。活塞筒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气口二,底部另一侧设置有出气口二。进气口二与出气口一通过导气管连接,导气管设置有控制气体从活塞组件一流入活塞筒二的单向阀二。出气口二设置有排气阀。

6、目标组件包括支架、铜铃。支架连接在活塞筒外顶。铜铃设置在支架上。活塞杆二对着铜铃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支架为具有两个支腿的倒u型结构,两个支腿与活塞筒外顶连接。支架顶部贯穿并螺接有螺纹杆。铜铃设置在螺纹杆底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螺纹杆顶端设置有防脱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螺纹杆还周向还设置有施力杆,施力杆靠近螺纹杆底端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活塞组件一包括活塞筒一、活塞板一、活塞杆一;活塞筒一竖直设置;活塞板一滑动设置在活塞筒一内,活塞杆一的底端连接活塞板一,顶端向上伸出活塞筒一;进气口一设置在活塞筒一底部一侧;出气口一设置在活塞筒一底部另一侧。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单向阀一控制气体从外界流入活塞筒一。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活塞杆一的顶端设置有握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活塞筒一顶部设置有封盖一,活塞杆一贯穿封盖一。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活塞筒二顶部设置有封盖二,活塞杆二贯穿封盖二。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封盖二与活塞板二之间还设置有压簧,压簧对活塞板二具有向下推动的趋势。

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活塞组件的设置,让使用者驱动活塞组件一对活塞组件二的活塞筒二进行打气,使活塞组件二的活塞杆二向上移动,从而与位于活塞杆二上方的铜铃接触,实现铜铃响铃的目标,装置互动性强。由于使用者需要多次驱动活塞组件一进行打气,并非一次性出结果,可确保使活塞杆二顶端接触到铜铃、并使铜铃响铃,而这个过程中会消耗一定体力,有助于排解压力。

18、2,本实用新型的铜铃还可以采用可调位置式安装,将铜铃装在螺纹杆底端,并将螺纹杆与支架螺接。铜铃可以随着螺纹杆转动而跟着上下移动,从而改变铜铃与活塞杆二的预设距离,可以适应于不同身体状态的使用者,灵活性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具有两个支腿的倒u型结构,两个支腿与活塞筒外顶连接;所述支架顶部贯穿并螺接有螺纹杆;所述铜铃设置在螺纹杆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顶端设置有防脱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还周向还设置有施力杆,施力杆靠近螺纹杆底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一包括活塞筒一、活塞板一、活塞杆一;所述活塞筒一竖直设置;所述活塞板一滑动设置在活塞筒一内,活塞杆一的底端连接活塞板一,顶端向上伸出活塞筒一;所述进气口一设置在活塞筒一底部一侧;所述出气口一设置在活塞筒一底部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一控制气体从外界流入活塞筒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一的顶端设置有握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一顶部设置有封盖一,活塞杆一贯穿封盖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二顶部设置有封盖二,活塞杆二贯穿封盖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二与所述活塞板二之间还设置有压簧,压簧对活塞板二具有向下推动的趋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心理减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理互动减压装置,包括活塞组件一、活塞组件二、目标组件。本技术采用双活塞组件的设置,让使用者驱动活塞组件一对活塞组件二的活塞筒二进行打气,使活塞组件二的活塞杆二向上移动,从而与位于活塞杆二上方的铜铃接触,实现铜铃响铃的目标,装置互动性强。由于使用者需要多次驱动活塞组件一进行打气,并非一次性出结果,可确保使活塞杆二顶端接触到铜铃、并使铜铃响铃,而这个过程中会要消耗一定体力,有助于排解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璐璐,魏兴悦,洪海清,李冬,孙静波,朱明,李金倚,许冰,杨晶,高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通信士官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