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14185发布日期:2023-09-20 21:4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1、微针治疗又称微针疗法,利用微细针状器械对皮肤软组织实施机械性或物理性、微创损伤刺激,以期获得治疗或美容作用的医疗技术。微针手术后皮肤表面会留下很多针口,需要进行清洗,以达到防感染的目的。

2、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一般采用消毒棉擦拭针孔。清洗时,医护人员需要采用镊子等夹住棉球,沾取清洗液进行清洗,若棉球在清洗液里吸水太多,取出时,容易滴水,造成大面积沾水;若蘸取少量,则达不到较好的清洗效果,使用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用于解决目前不便于对微针手术后针孔伤口进行清洗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所述筒体底端面的中心设有插孔,所述筒体底端面的前后端分别设有耳板,所述筒体外周壁的中部设有固定环,所述柱塞套装于所述筒体内腔,所述柱塞中部套装有推杆,所述顶盖可拆卸套装于所述筒体的顶端,且所述推杆与所述顶盖顶面的中心滑动套接,所述夹持杆成对设置,且所述夹持杆的顶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耳板,所述夹持杆内侧面沿竖向设有凹槽,且两个所述夹持杆靠近顶端的位置之间连接有弹簧二,所述输液管的顶端插装于所述插孔内,且所述输液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夹持杆的靠近底端位置,所述外套部与所述筒体的底部滑动套接,所述弹簧一的顶底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环和外套部。

3、优选的,所述输液管的底端连接有注液头,所述注液头底端面布满微孔。

4、优选的,所述夹持杆前后壁的靠近顶端位置分别连接有连接头,所述弹簧二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头。

5、优选的,所述推杆的顶端固定有推板。

6、优选的,所述顶盖与所述筒体的顶端螺纹套接。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在使用时向上套动外套部,使得夹持杆脱离于外套部的限位作用,从而在弹簧二的作用下向外侧转动,以在底端张开,将张开处对准棉球,并松开外套部,外套部在弹簧一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得夹持杆对棉球进行夹持,然后推动推杆,即可通过柱塞将清洗液压入输液管内,输液管中的清洗液注入棉球中,从而便于对微针手术后的针孔伤口进行清洗。



技术特征:

1.一种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5)的底端连接有注液头(51),所述注液头(51)底端面布满微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杆(4)前后壁的靠近顶端位置分别连接有连接头(41),所述弹簧二(42)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头(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1)的顶端固定有推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与所述筒体(1)的顶端螺纹套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微针手术伤口清洗装置,筒体底端面的中心设有插孔,筒体底端面的前后端分别设有耳板,筒体外周壁的中部设有固定环,柱塞套装于筒体内腔,柱塞中部套装有推杆,顶盖可拆卸套装于筒体的顶端,且推杆与顶盖顶面的中心滑动套接,夹持杆成对设置,且夹持杆的顶端分别铰接于耳板,夹持杆内侧面沿竖向设有凹槽,且两个夹持杆靠近顶端的位置之间连接有弹簧二,输液管的顶端插装于插孔内,且输液管的底端延伸至夹持杆的靠近底端位置,外套部与筒体的底部滑动套接,弹簧一的顶底端分别连接于固定环和外套部;解决了不便于对微针手术后针孔伤口进行清洗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丁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御嘉妍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