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肥胖的胃束带联合胃肠电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03066发布日期:2023-11-30 03:5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肥胖的胃束带联合胃肠电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胃束带,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肥胖的胃束带联合胃肠电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对肥胖病人的治疗中,常采用胃束带和肠胃电刺激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可调节胃束带缚在胃上部,可以通过注水调节松紧的硅胶制束缚带,从而调节胃部通路的大小,控制食物从胃上部流入胃下部的速度,采用电刺激的治疗,来减缓肠胃蠕动,延长饱腹感,降低进食量,从而起到减肥作用,现有技术中,胃束带和电刺激装置为分开设置的两套装置,若一起植入,不仅植入工作较为缓慢,且电极很容易从胃肠表面松脱导致接触不完全,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肥胖的胃束带联合胃肠电刺激装置,在弹簧片的弹力作用下,胃刺激电极和肠部刺激电极被按压贴实在胃部外壁和胃肠结合部外壁,既可以避免电极松脱和与肠胃不完全接触,又不用采用植入胃肠表面下层的方式,且在保护硅胶套、硅胶层的保护下,可避免对胃肠外表面的划伤,采用胃束带和电刺激装置一体化植入的方式,植入操作安全快捷。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肥胖的胃束带联合胃肠电刺激装置,包括胃束带带体,所述胃束带带体的一端连接有束带固定卡座,所述胃束带带体的另一端穿过束带固定卡座并与第一输液软管连接,所述第一输液软管的另一端与储液器连接,所述胃束带带体的内侧设有硅胶水囊,所述胃束带带体的内部设有第二输液软管,所述硅胶水囊之间通过第二输液软管连通,所述第二输液软管与第一输液软管之间连通,所述胃束带带体的底部安装有管线卡座,所述管线卡座的内部卡入安装有电刺激管线,所述电刺激管线上连接有分支管线,所述分支管线上设有胃刺激电极和肠部刺激电极,所述分支管线的另一端与肠胃结合部套环连接,所述管线卡座和肠胃结合部套环上设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外侧设有保护硅胶套,所述保护硅胶套的另一端与胃刺激电极和肠部刺激电极连接,所述电刺激管线与供电管线连接,所述供电管线的另一端与留置式供电控制装置连接。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使用时,将胃束带带体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将其与束带固定卡座配合形成闭环对胃部进行收束,并将肠胃结合部套环进行闭环后套在肠胃结合部外侧,在弹簧片的弹力作用下,胃刺激电极和肠部刺激电极被按压贴实在胃部外壁和胃肠结合部外壁,既可以避免电极松脱和与肠胃不完全接触,又不用采用植入胃肠表面下层的方式,且在保护硅胶套、硅胶层的保护下,可避免对胃肠外表面的划伤,采用胃束带和电刺激装置一体化植入的方式,植入操作安全快捷。

4、为了对电刺激进行控制: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留置式供电控制装置包括抗腐蚀外壳,所述抗腐蚀外壳的内部设有纽扣电池、无线通讯模块、单片机。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需要对胃肠进行电刺激时,通过通讯控制设备将控制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单片机,控制纽扣电池对供电管线输出电流,通过电刺激管线和分支管线将电流输入至胃刺激电极和肠部刺激电极,对胃部和胃肠结合部进行电刺激治疗。

7、为了对电刺激管线、分支管线、供电管线的内部进行保护: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刺激管线、分支管线、供电管线均由内部的线组和外部的抗腐蚀护套组成。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抗腐蚀护套可对内部线组进行有效保护。

10、为了对电极片和胃肠接触处进行保护: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胃刺激电极和肠部刺激电极的外侧均包覆有硅胶层。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硅胶层的作用是对胃刺激电极和肠部刺激电极的边缘进行包裹,避免割伤。

13、为了提升供电控制装置与储液器的安装稳定性: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留置式供电控制装置与储液器均卡接在连接卡座中。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连接卡座的设置,使留置式供电控制装置与储液器安装在一起,提升稳定性。

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肥胖的胃束带联合胃肠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胃束带带体(1),所述胃束带带体(1)的一端连接有束带固定卡座(2),所述胃束带带体(1)的另一端穿过束带固定卡座(2)并与第一输液软管(3)连接,所述第一输液软管(3)的另一端与储液器(4)连接,所述胃束带带体(1)的内侧设有硅胶水囊(5),所述胃束带带体(1)的内部设有第二输液软管(6),所述硅胶水囊(5)之间通过第二输液软管(6)连通,所述第二输液软管(6)与第一输液软管(3)之间连通,所述胃束带带体(1)的底部安装有管线卡座(7),所述管线卡座(7)的内部卡入安装有电刺激管线(8),所述电刺激管线(8)上连接有分支管线(9),所述分支管线(9)上设有胃刺激电极(10)和肠部刺激电极(11),所述分支管线(9)的另一端与肠胃结合部套环(12)连接,所述管线卡座(7)和肠胃结合部套环(12)上设有弹簧片(13),所述弹簧片(13)的外侧设有保护硅胶套(14),所述保护硅胶套(14)的另一端与胃刺激电极(10)和肠部刺激电极(11)连接,所述电刺激管线(8)与供电管线(15)连接,所述供电管线(15)的另一端与留置式供电控制装置(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肥胖的胃束带联合胃肠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式供电控制装置(16)包括抗腐蚀外壳(17),所述抗腐蚀外壳(17)的内部设有纽扣电池(18)、无线通讯模块(19)、单片机(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肥胖的胃束带联合胃肠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管线(8)、分支管线(9)、供电管线(15)均由内部的线组和外部的抗腐蚀护套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肥胖的胃束带联合胃肠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胃刺激电极(10)和肠部刺激电极(11)的外侧均包覆有硅胶层(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肥胖的胃束带联合胃肠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式供电控制装置(16)与储液器(4)均卡接在连接卡座(22)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胃束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治疗肥胖的胃束带联合胃肠电刺激装置,包括胃束带带体,胃束带带体的另一端穿过束带固定卡座并与第一输液软管连接,胃束带带体的内侧设有硅胶水囊,硅胶水囊之间通过第二输液软管连通,第二输液软管与第一输液软管之间连通,胃束带带体的底部安装有管线卡座,管线卡座的内部卡入安装有电刺激管线,电刺激管线上连接有分支管线,分支管线上设有胃刺激电极和肠部刺激电极,分支管线的另一端与肠胃结合部套环连接,管线卡座和肠胃结合部套环上设有弹簧片,保护硅胶套的另一端与胃刺激电极和肠部刺激电极连接,本装置可以避免电极松脱和与肠胃不完全接触,植入操作安全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范梦迪,周志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范梦迪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