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0543发布日期:2023-11-06 18:0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灌肠包,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


背景技术:

1、清洁灌肠是用0.1~0.2%肥皂水或者清洁500~1000ml通过肛门经直肠缓缓地灌入结肠,清洁灌肠的目的是帮助病人排出粪便和积存的气体,防止因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而使大便污染手术台,增加感染机会,同时可减轻术后腹胀,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分娩做准备,相关技术中灌肠时主要利用灌肠包将灌肠液注入到体内。

2、目前临床使用的保留灌肠装置为单独封装,目前的灌肠包只可通过单通道向患者肛门结肠内进行进液,对于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为放出患者结肠内的清洁液并进行下一次灌肠,需要在下一次灌肠前将灌肠包的输液管从患者体内抽出进行排液,排液后需再次将灌肠包输液管送入患者的结肠内,进而在多次灌肠的过程中将重复操作灌肠包输液管,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目前的灌肠包只可通过单通道向患者肛门结肠内进行进液,对于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为放出患者结肠内的清洁液并进行下一次灌肠,需要在下一次灌肠前将灌肠包的输液管从患者体内抽出进行排液,排液后需再次将灌肠包输液管送入患者的结肠内,进而在多次灌肠的过程中将重复操作灌肠包输液管,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提供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

3、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包括支撑壳,支撑壳内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灌肠包和抽液包,灌肠包和抽液包的顶部均设置有开口,支撑壳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灌肠包和抽液包与两个限位机构相适配,灌肠包上连通有灌肠管,灌肠管为密封结构且前端开设有多个冲洗孔,抽液包上连通有抽液管,抽液管位于灌肠管内且预留有空间,抽液管的前端连通有吸取单元,支撑壳的后侧安装有压力机构,灌肠包和抽液包均与压力机构相连通。

4、优选的,所述吸取单元包括吸液球,吸液球为中空结构,吸液球上开设有多个吸液孔,吸液球与抽液管相连通;通过吸液管、抽液管、吸液球和吸液孔可以将灌肠液吸入抽液包内。

5、优选的,所述灌肠包上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与灌肠管相连通;出液管可以与灌肠管拆卸。

6、优选的,所述抽液包上连通有吸液管,吸液管与抽液管相连通;通过吸液管可以与抽液管拆卸。

7、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l型板,两个l型板为对称设置且与支撑壳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两个l型板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与支撑壳螺纹连接,螺杆的外侧安装有手柄;通过手柄带动螺杆旋转,通过l型板可以对灌肠包或抽液包限位。

8、优选的,所述压力机构包括压力筒,压力筒为矩形结构,压力筒安装在支撑壳的外侧,压力筒内滑动安装有活塞,活塞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在压力筒上,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扭柄。

9、优选的,所述灌肠包的顶侧上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与压力筒的顶侧相连通,抽液包的顶侧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与压力筒的底侧相连通。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壳的边侧开设有两个收纳缺口,出气管和进气管与两个收纳缺口活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1、通过开口向灌肠包内加入灌肠液体,通过扭柄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在压力筒上螺纹连接,螺纹杆带动活塞向上运动,活塞向上运动通过进气管向灌肠包内充气,使得灌肠包内部压力增大,使得灌肠液通过出液管进入灌肠管内,然后通过冲洗孔对患者的肠道进行冲洗,同时活塞向上运动,通过出气管将抽液包的内部空气吸走,使得抽液包内部形成负压,通过吸液管、抽液管、吸液球和吸液孔可以将灌肠液吸入抽液包内,可以避免二次插入管道对灌肠液抽走,操作使用方便;

13、2、通过手柄带动螺杆旋转,带动l型板移动远离隔板,可以方便将灌肠包或抽液包取下,反向转动手柄,通过l型板可以对灌肠包或抽液包限位;

1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对肠道进行冲洗和抽液,可以避免二次插入管道对灌肠液抽走,操作使用方便,避免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包括支撑壳(1),支撑壳(1)内设置有隔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灌肠包(3)和抽液包(4),灌肠包(3)和抽液包(4)的顶部均设置有开口(5),支撑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灌肠包(3)和抽液包(4)与两个限位机构相适配,灌肠包(3)上连通有灌肠管(11),灌肠管(11)为密封结构且前端开设有多个冲洗孔(13),抽液包(4)上连通有抽液管(12),抽液管(12)位于灌肠管(11)内且预留有空间,抽液管(12)的前端连通有吸取单元,支撑壳(1)的后侧安装有压力机构,灌肠包(3)和抽液包(4)均与压力机构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包(3)上连通有出液管(9),出液管(9)与灌肠管(11)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包(4)上连通有吸液管(10),吸液管(10)与抽液管(12)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l型板(6),两个l型板(6)为对称设置且与支撑壳(1)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两个l型板(6)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7),螺杆(7)与支撑壳(1)螺纹连接,螺杆(7)的外侧安装有手柄(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单元包括吸液球(14),吸液球(14)为中空结构,吸液球(14)上开设有多个吸液孔(15),吸液球(14)与抽液管(12)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构包括压力筒(16),压力筒(16)为矩形结构,压力筒(16)安装在支撑壳(1)的外侧,压力筒(16)内滑动安装有活塞(21),活塞(2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2),螺纹杆(22)螺纹连接在压力筒(16)上,螺纹杆(22)的顶端安装有扭柄(1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包(3)的顶侧上连通有进气管(18),进气管(18)与压力筒(16)的顶侧相连通,抽液包(4)的顶侧连通有出气管(17),出气管(17)与压力筒(16)的底侧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1)的边侧开设有两个收纳缺口(20),出气管(17)和进气管(18)与两个收纳缺口(20)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通道无菌灌肠包,本设计结构简单,可以对肠道进行冲洗和抽液,可以避免二次插入管道对灌肠液抽走,操作使用方便,避免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其包括支撑壳,支撑壳内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灌肠包和抽液包,灌肠包和抽液包的顶部均设置有开口,支撑壳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灌肠包和抽液包与两个限位机构相适配,灌肠包上连通有灌肠管,灌肠管为密封结构且前端开设有多个冲洗孔,抽液包上连通有抽液管,抽液管位于灌肠管内且预留有空间,抽液管的前端连通有吸取单元,支撑壳的后侧安装有压力机构,灌肠包和抽液包均与压力机构相连通,吸取单元包括吸液球,吸液球为中空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范广忠,吴建坤,范娇娜,李文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冠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