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2558发布日期:2023-11-06 19:1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手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手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造血干细胞采集中需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根用于采血,另一根用于回输。供者的血液从采血端连续不断的进入分离机,血液经过离心分离采集所需要的干细胞,剩余血液通过回输端回输至供者体内。目前,采集中由医护人员嘱咐供者摆直手臂,避免手肘弯曲,进而避免导致采血的钢针刺破血管,但由于采集时间长,供者的肢体无法长时间保持一个状态,这个过程中手肘会不自主地弯曲,影响了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肘固定装置,可固定供者的手肘,避免采集造血干细胞中手肘不自主地弯曲。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手肘固定装置,包括放置槽、槽盖和连接扣;槽盖设置于放置槽上端的开口,且槽盖的一侧边与放置槽之间通过铰链连接;连接扣设置于槽盖的另一侧,用于固定连接槽盖和放置槽;槽盖上设置有由上端贯通至下端的穿刺口。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5、放置槽的一端之外设置有止血带,放置槽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收纳止血带的收带器,止血带设置为环状,其两端连接至收带器内,在穿刺时可绑扎手臂,使得静脉充盈便于穿刺。

6、放置槽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导线孔,两个导线孔分别用于通过止血带的两端,有利于引导止血带缩入收带器中。

7、收带器包括座体、转轮和旋钮;座体与放置槽固定连接,座体的侧面设置有穿入止血带的侧孔,座体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轴,转轮中部设置有连接孔,转轮通过连接轴和连接孔的配合可转动地设于座体内,转轮用于缠绕止血带,旋钮可转动的连接于座体的外侧,旋钮的中部设置有齿轮,转轮上设置有齿圈,旋钮可沿轴向移动,以使的齿轮啮合或脱离齿圈,利用旋钮转动可将止血带卷绕收纳于转轮,有利于收缩止血带环状部分,从而对手臂压迫止血。

8、座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棘轮,旋钮上设置有棘爪,棘爪的一端与旋钮固定连接,另一端可弹性活动啮合至内棘轮,有利于避免转轮反转,可保持止血带在座体之外的长度。

9、座体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旋钮的内侧凸出有限位环,限位环可轴向滑动地设于限位槽中,使得旋钮在轴线方向上移动,且有利于避免旋钮脱离座体。

10、放置槽的内侧上设置有气垫,气垫的上端设置有u形槽,u形槽用于放置手臂,放置槽之外设置有充气球,充气球与气垫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有利于减小手臂下端的压力。

11、槽盖的下端设置有保温垫,槽盖的上端设置内部装有电池的电池盒,保温垫与电池盒内的电池相连接,可对手臂保暖,有利于保持血管通畅。

12、槽盖的上端设置有挡盖,挡盖的一侧边与槽盖相连,挡盖的另一侧边与槽盖之间通过按扣连接,挡盖用于封挡在穿刺口上,使得保暖的效果更好。

13、连接扣包括转动件和扣孔件,转动件的一端与槽盖的侧面转动连接,转动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钩部,扣孔件固定连接于放置槽的侧面,转动件转动可使钩部与扣孔件钩合,便于连接固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的手肘固定装置,通过设置放置槽,便于供者将手臂摆放在,再利用槽盖挡在放置槽的上端,并连接扣连接放置槽和槽盖之后,可以将供者的手臂完全限制在放置槽中,有利于采集造血干细胞时,避免手肘不自主弯曲。



技术特征:

1.手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槽(1)、槽盖(2)和连接扣(12);槽盖(2)设置于放置槽(1)上端的开口,且槽盖(2)的一侧边与放置槽(1)之间通过铰链连接;连接扣(12)设置于槽盖(2)的另一侧,用于固定连接槽盖(2)和放置槽(1);槽盖(2)上设置有由上端贯通至下端的穿刺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的一端之外设置有止血带(5),放置槽(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收纳止血带(5)的收带器(7),止血带(5)设置为环状,其两端连接至收带器(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的端部设置有两个导线孔(6),两个导线孔(6)分别用于通过止血带(5)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手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带器(7)包括座体(71)、转轮(72)和旋钮(73);座体(71)与放置槽(1)固定连接,座体(71)的侧面设置有穿入止血带(5)的侧孔(714),座体(71)的中部固定设置有连接轴(711),转轮(72)中部设置有连接孔(721),转轮(72)通过连接轴(711)和连接孔(721)的配合可转动地设于座体(71)内,转轮(72)用于缠绕止血带(5),旋钮(73)可转动的连接于座体(71)的外侧,旋钮(73)的中部设置有齿轮(732),转轮(72)上设置有齿圈(722),旋钮(73)可沿轴向移动,以使的齿轮(732)啮合或脱离齿圈(7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7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棘轮(712),旋钮(73)上设置有棘爪(733),棘爪(733)的一端与旋钮(73)固定连接,另一端可弹性活动啮合至内棘轮(7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7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713),旋钮(73)的内侧凸出有限位环(731),限位环(731)可轴向滑动地设于限位槽(713)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的内侧上设置有气垫(8),气垫(8)的上端设置有u形槽,u形槽用于放置手臂,放置槽(1)之外设置有充气球(9),充气球(9)与气垫(8)之间通过气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2)的下端设置有保温垫(10),槽盖(2)的上端设置内部装有电池的电池盒(11),保温垫(10)与电池盒(11)内的电池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盖(2)的上端设置有挡盖(4),挡盖(4)的一侧边与槽盖(2)相连,挡盖(4)的另一侧边与槽盖(2)之间通过按扣连接,挡盖(4)用于封挡在穿刺口(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12)包括转动件(122)和扣孔件(121),转动件(122)的一端与槽盖(2)的侧面转动连接,转动件(12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钩部,扣孔件(121)固定连接于放置槽(1)的侧面,转动件(122)转动可使钩部与扣孔件(121)钩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肘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手肘固定装置,包括放置槽、槽盖和连接扣;槽盖设置于放置槽上端的开口,且槽盖的一侧边与放置槽之间通过铰链连接;连接扣设置于槽盖的另一侧,用于固定连接槽盖和放置槽;槽盖上设置有由上端贯通至下端的穿刺口。本技术通过设置放置槽可放置手肘,同时利用槽盖挡在放置槽的开口上,连接扣连接放置槽和槽盖后,可避免手肘部不自主弯曲,有利于采集造血干细胞的顺利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莫小洁,陆国兰,廖祖杨,岳欣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