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3529发布日期:2023-10-06 04:0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眼部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眼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1、在生活和工作中,长时间用眼会引起眼部的疲劳,眼部按摩仪能够有效地对眼部进行按摩放松,以缓解眼部的疲劳状态。现有的眼部按摩仪一般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上的眼部按摩组件,眼部按摩组件用于对人体眼部位置进行按摩;部分眼部按摩仪的壳体上还设有太阳穴按摩组件,太阳穴按摩组件设置于壳体的两端位置,太阳穴按摩组件能够对人体两侧的太阳穴位置进行按摩。

2、现有的眼部按摩仪上的按摩组件(包括眼部按摩组件和太阳穴按摩组件)通常是固定且不可调节的,而不同用户的头型、尺寸存在差异,从而导致眼部按摩仪上的按摩组件无法适配不同的头型,不仅影响用户的佩戴,还会导致不同用户使用眼部按摩仪时的按摩体验存在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部按摩仪,其按摩头能够相对于壳体摆动,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头型及尺寸调整按摩头的方向,进而提高眼部按摩仪的通用性、佩戴的舒适性及按摩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眼部按摩仪,包括壳体及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包括按摩头和连接件,所述按摩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且所述按摩头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按摩头的一侧,所述按摩头上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凸杆,所述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凸杆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能够与所述壳体相止抵;所述连接件还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摆动,以使所述按摩头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摆动。

3、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按摩头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连接件能够在所述转动槽内相对于所述壳体摆动。

4、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位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凸杆与所述转动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槽的内壁及所述转动部的外壁均为弧面形结构,所述转动部的外径由靠近所述按摩头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按摩头的一侧逐渐增大,所述转动槽的内径由靠近所述按摩头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按摩头的一侧逐渐增大。

5、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转动部上设有卡接槽,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卡接槽连通的插接孔;所述凸杆于远离所述按摩头一端的端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穿过所述插接孔后卡在所述卡接槽内。

6、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卡接槽的内径大于所述插接孔的内径,所述连接件内于所述卡接槽与所述插接孔的相接位置处形成台阶部,所述限位部能够与所述台阶部相抵靠。

7、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凸杆包括位于其远离所述按摩头一端的插接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插接部上;所述插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凸杆上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豁口。

8、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沿所述凸杆的轴向方向上,所述限位部由靠近所述按摩头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按摩头的一侧为外径渐缩的结构。

9、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凸杆和所述连接件均能够沿所述凸杆的轴向方向伸缩移动及沿所述凸杆的周向方向旋转,以使所述按摩头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沿所述凸杆的轴向方向伸缩移动及沿所述凸杆的周向方向旋转。

10、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壳体于远离所述按摩头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凸起部,所述连接件于远离所述按摩头一端的端部设有止挡部;所述连接件在旋转时,所述止挡部能够与所述凸起部相抵靠,以对所述按摩头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

11、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凸起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之间;所述连接件在旋转时,所述止挡部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相抵靠,以对所述按摩头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

12、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按摩头包括相互连接的包皮和内壳,所述内壳位于所述包皮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内壳与所述包皮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按摩气囊的容纳腔;所述凸杆上设有沿轴向方向贯穿所述凸杆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用于安装气嘴,所述凸杆的一端与所述内壳相连,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13、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按摩组件为用于对人体太阳穴位置进行按摩的太阳穴按摩组件和/或用于对人体眼部位置进行按摩的眼部按摩组件。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部按摩仪,通过设置连接件,在按摩头上设置凸杆,凸杆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不仅能够对凸杆起限位作用,防止凸杆从壳体上脱落,进而避免按摩头脱落,连接件还能够相对于壳体摆动,从而使得凸杆和按摩头也能够相对于壳体摆动,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头型及尺寸调整按摩头的方向,不仅提高了眼部按摩仪的通用性,而且能够提高按摩头与人体按摩部位的贴合性,进而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及按摩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眼部按摩仪,包括壳体(1)及与所述壳体(1)连接的按摩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2)包括按摩头(21)和连接件(23),所述按摩头(21)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且所述按摩头(21)与所述壳体(1)之间具有间隙(10);所述连接件(23)设置于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按摩头(21)的一侧,所述按摩头(21)上朝向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有凸杆(22),所述壳体(1)上设有通孔(111),所述凸杆(22)穿过所述通孔(111)后与所述连接件(2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3)能够与所述壳体(1)相止抵;所述连接件(23)还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1)摆动,以使所述按摩头(21)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1)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按摩头(21)一侧的侧壁上设有转动槽(112),所述转动槽(112)与所述通孔(111)相连通,所述连接件(2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转动槽(112)内;所述连接件(23)能够在所述转动槽(112)内相对于所述壳体(1)摆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3)包括转动部(231),所述转动部(231)位于所述转动槽(112)内,所述凸杆(22)与所述转动部(23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槽(112)的内壁及所述转动部(231)的外壁均为弧面形结构,所述转动部(231)的外径由靠近所述按摩头(21)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按摩头(21)的一侧逐渐增大,所述转动槽(112)的内径由靠近所述按摩头(21)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按摩头(21)的一侧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231)上设有卡接槽(2311),所述连接件(23)上设有与所述卡接槽(2311)连通的插接孔(234);所述凸杆(22)于远离所述按摩头(21)一端的端部设有限位部(222),所述限位部(222)穿过所述插接孔(234)后卡在所述卡接槽(231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杆(22)包括位于其远离所述按摩头(21)一端的插接部(221),所述限位部(222)设置于所述插接部(221)上;所述插接部(2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部分(2211)和第二部分(2212),所述第一部分(2211)与所述第二部分(2212)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凸杆(22)上于所述第一部分(2211)与所述第二部分(2212)之间形成豁口(221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凸杆(22)的轴向方向上,所述限位部(222)由靠近所述按摩头(21)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按摩头(21)的一侧为外径渐缩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杆(22)和所述连接件(23)均能够沿所述凸杆(22)的轴向方向伸缩移动及沿所述凸杆(22)的周向方向旋转,以使所述按摩头(21)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1)沿所述凸杆(22)的轴向方向伸缩移动及沿所述凸杆(22)的周向方向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于远离所述按摩头(21)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凸起部(12),所述连接件(23)于远离所述按摩头(21)一端的端部设有止挡部(24);所述连接件(23)在旋转时,所述止挡部(24)能够与所述凸起部(12)相抵靠,以对所述按摩头(21)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21)包括相互连接的包皮(211)和内壳(212),所述内壳(212)位于所述包皮(211)与所述壳体(1)之间,所述内壳(212)与所述包皮(21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按摩气囊的容纳腔(210);所述凸杆(22)上设有沿轴向方向贯穿所述凸杆(22)的安装孔(220),所述安装孔(220)内用于安装气嘴(25),所述凸杆(22)的一端与所述内壳(212)相连,且所述安装孔(220)与所述容纳腔(210)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2)为用于对人体太阳穴位置进行按摩的太阳穴按摩组件(2a)和/或用于对人体眼部位置进行按摩的眼部按摩组件(2b)。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眼部按摩仪,包括壳体及与壳体连接的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包括按摩头和连接件,按摩头设置于壳体的内侧,且按摩头与壳体之间具有间隙;连接件设置于壳体远离按摩头的一侧,按摩头上朝向壳体的一侧设有凸杆,壳体上设有通孔,凸杆穿过通孔后与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能够与壳体相止抵;连接件还能够相对于壳体摆动,以使按摩头能够相对于壳体摆动。该眼部按摩仪的按摩头能够相对于壳体摆动,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头型及尺寸调整按摩头的方向,进而提高眼部按摩仪的通用性、佩戴的舒适性及按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骆科良,梁冬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三合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