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15182发布日期:2024-03-25 19:0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理床,尤其涉及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


背景技术:

1、如今,许多孕妇生产时开始选择安全率更高的剖腹产,但是,剖腹产的术后恢复过程更长,需要有一个很长的时间卧床休息,而且许多产妇还伴随着在腰背部进行穿刺麻醉而带来的腰酸背痛,对产妇背部进行按摩可以有效缓解腰酸背痛,但是目前的病床大多数没有按摩功能,只能由家属帮助产妇翻面,再手动按摩,但是这样容易使产妇伤口开裂,同时家属也很难按摩充分,且家属容易按摩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家属帮助产妇翻面对产妇背部进行按摩时,容易使产妇伤口开裂,以及家属很难按摩充分且家属容易按摩疲劳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让产妇翻面就能给产妇按摩,以及按摩的更加充分并且能够减轻家属负担的产妇术后护理床。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包括有护理床、垫子、床屏和固定块,护理床顶部连接有垫子,护理床顶部连接有床屏,护理床下部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呈对称设置。

3、可选地,护理床与床屏垂直。

4、可选地,包括有气缸、连接板、滑板和凹槽板,两个固定块上都连接有气缸,两个气缸的伸缩杆上都连接板,护理床下部开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呈对称设置,两个滑槽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板,两个连接板顶端与滑板之间都一个凹槽板,两个凹槽板呈对称设置,两个凹槽板上都开有三个槽。

5、可选地,包括有位移杆和外壳,护理床顶部滑动式连接有十二个位移杆,位移杆下端与凹槽板接触,两个位移杆为一组,每一组的两个位移杆之间连接有一个外壳。

6、可选地,垫子为弹性材质。

7、可选地,连接板为矩形结构。

8、可选地,两个凹槽板上开有的三个槽为弧形。

9、可选地,还包括有位移齿条、若干个连接杆、滚轮、齿轮、导向杆和球体,六个外壳内部都滑动式连接有位移齿条,六个外壳内部都转动式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若干个连接杆上都滚轮,若干个连接杆一端都连接有齿轮,位移齿条与齿轮啮合,六个位移齿条一端都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与护理床,每一个位移杆底端都转动式连接有球体。

10、可选地,球体与凹槽板接触,可以减小位移杆与凹槽板之间的摩擦力。

11、可选地,滚轮为圆柱形结构。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产妇躺在垫子上,家属启动两个气缸,两个气缸的伸缩杆间歇性伸缩带动每组位移杆之间的外壳做上下往复运动,外壳做上下往复运动会挤压垫子,使垫子发生形变,从而对产妇进行按摩,使得产妇不需要翻面或者下床就可以享受到背部按摩,同时家属不需要手动给产妇按摩,使得按摩更加充分,减轻家属负担。

14、2、产妇躺在垫子上,家属启动两个气缸,两个气缸的伸缩杆间歇性伸缩带动两个凹槽板做水平往复运动,位移杆底端的球体在滑入凹槽板的槽时,位移杆会向下移动,位移杆底端的球体从凹槽板的槽内脱离时带动位移杆向上移动,球体使得位移杆在凹槽板的槽内滑进与脱离时更加顺滑,减小位移杆上下往复运动时的噪音,从而减小对产妇按摩时的噪音。

15、3、外壳向下移动时,会带动位移齿条往远离齿轮的方向运动会带动滚轮顺时针转动,滚轮顺时针转动会顺时针挤压垫子,从而对产妇进行顺时针按摩,外壳向上移动时,会带动位移齿条往靠近齿轮的方向运动会带动滚轮逆时针转动,滚轮逆时针转动会逆时针挤压垫子,从而对产妇进行逆时针按摩,使得产妇受到多方向、更全面的按摩。



技术特征:

1.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其特征是:包括有护理床(1)、垫子(2)、床屏(3)、和固定块(4),护理床(1)顶部连接有垫子(2),护理床(1)顶部连接有床屏(3),护理床(1)下部连接有两个固定块(4),两个固定块(4)呈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其特征是:护理床(1)与床屏(3)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其特征是:垫子(2)为弹性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其特征是:包括有气缸(5)、连接板(6)、滑板(8)和凹槽板(9),两个固定块(4)上都连接有气缸(5),两个气缸(5)的伸缩杆上都连接有连接板(6),护理床(1)下部开有两个滑槽(7),两个滑槽(7)呈对称设置,两个滑槽(7)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板(8),两个连接板(6)顶端与滑板(8)之间都连接有一个凹槽板(9),两个凹槽板(9)呈对称设置,两个凹槽板(9)上都开有三个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其特征是:连接板(6)为矩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其特征是:两个凹槽板(9)上开有的三个槽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其特征是:包括有位移杆(10)和外壳(11),护理床(1)顶部滑动式连接有十二个位移杆(10),位移杆(10)下端与凹槽板(9)接触,两个位移杆(10)为一组,每一组的两个位移杆(10)之间连接有一个外壳(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位移齿条(12)、连接杆(13)、滚轮(14)、齿轮(15)、导向杆(16)和球体(17),六个外壳(11)内部都滑动式连接有位移齿条(12),六个外壳(11)内部都转动式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杆(13),若干个连接杆(13)上都连接有滚轮(14),若干个连接杆(13)一端都连接有齿轮(15),位移齿条(12)与齿轮(15)啮合,六个位移齿条(12)一端都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16),导向杆(16)与护理床(1)连接,每一个位移杆(10)底端都转动式连接有球体(1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其特征是:球体(17)与凹槽板(9)接触,可以减小位移杆(10)与凹槽板(9)之间的摩擦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其特征是:滚轮(14)为圆柱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护理床,尤其涉及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需让产妇翻面就能给产妇按摩,以及按摩的更加充分并且能够减轻家属负担的产妇术后护理床。一种产妇术后护理床,包括有护理床、垫子、床屏和固定块等;护理床顶部连接有垫子,护理床顶部连接有床屏,护理床下部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呈对称设置。产妇躺在垫子上,家属启动两个气缸,两个气缸的伸缩杆间歇性伸缩带动每组位移杆之间的外壳做上下往复运动,外壳做上下往复运动会挤压垫子,使垫子发生形变,从而对产妇进行按摩,使得产妇不需要翻面或者下床就可以享受到背部按摩。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玲,马元红,王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