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0113发布日期:2023-09-21 00:2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


背景技术:

1、目前,在下肢骨折时,特别是粉碎性骨折,大多伴随着骨骼的上下移位和角度移位,需要对移位骨骼进行复位,甚至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内固定和复位,在手术复位后,一般需要使用下肢外固定支具固定复位骨骼。临床上,普通常用下肢支具的固定方式多种多样,目前较为普遍的方式均根据个人的经验以及现有材料进行固定。

2、现有技术201921514140.5下肢固定减压支具,具体公开了采用在支具本体上贴合脚后跟及脚后跟与小腿肚之间的后脚踝处开设更换孔,减压片通过更换孔与支具本体可拆卸连接,在减压片上设置有多个气囊,病患在穿戴所述下肢固定减压支具时,脚后跟部和后脚踝处容易发生压力性皮肤损伤的部位与气囊接触,以缓解支具本体对人体皮肤的压力,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底部充气气囊处于脚踝位置,充气后对脚踝产生压力,使得血液不能及时的流入脚部,造成严重并发症,更有甚者出现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造成永久性损伤,并且不能及时有效的观察患者脚部的恢复状况,不能及时的有效做出针对性的诊断方法。

3、因此,有必要研究设计一种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既可以医护人员对于下肢损伤保护的操作,也可以有效的进行固定,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气囊充气达到下肢损伤制动、抬高、消肿的临床治疗需要。

4、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装置气囊位置不合理,充气后对脚踝产生压力,使得血液不能及时的流入脚部,造成严重并发症,并且不能方便观察患者脚部的实时状况,延误针对性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包括:

3、下肢支具体;

4、下肢支具体侧面固定有加压球,加压球通过导管连接有底部充气气囊,底部充气气囊固定在下肢支具体的底部;

5、下肢支具体表面固定有固定装置,前端开设有观察口。

6、进一步,所述下肢支具体设置有左侧支具和右侧支具,所述左侧支具和右侧支具里侧铺设有侧面气囊,所述侧面气囊为与左侧支具和右侧支具内壁弧度吻合的弧形结构,所述侧面气囊外端连接有充气接口。

7、进一步,所述左侧支具和右侧支具侧面两端通过调节绑带连接,所述调节绑带中间通过日字插扣连接。

8、进一步,所述充气接口中间设置有按压阀,所述充气接口外端安装有密封端盖。

9、进一步,所述底部充气气囊设置有若干紧密排列的条形囊体,所述条形囊体一端与连通腔体连通,所述加压球通过导管与连通腔体连通。

10、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设有魔术贴,通过魔术贴对观察口两侧的下肢支具体固定连接。

11、进一步,所述底部充气气囊与下肢支具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带粘贴和魔术贴。

12、进一步,所述底部充气气囊为弹性橡胶材料,未充气状态下贴置于支具脚踝部位后方,充气状态下呈立体型多面充气体位于脚跟部至小腿部位后方,可立于床面上,上窄下宽,大小为h=35*40*55cm,下肢抬高高度应充气状态可抬高一定角度a,a的范围为0°-40°。

13、进一步,所述加压球为弹性橡胶材料,导管为橡胶材料,长度为14cm-16cm。

14、进一步,所述下肢支具体为硬质海绵材料,长度为1-1.2m。

15、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请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16、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17、本行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气囊充气固定支具,增大支具与周围皮肤接触面积,减少局部压力,有效防止产生压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下肢损伤后固定牢固,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因下肢损伤后固定、制定、抬高消肿不便的问题,满足下肢损伤康复过程中多类型治疗需要,下肢支具体前端整体开设有观察口,可以实时观察病患处的实时信息,能够针对性的做出紧急的判断和治疗。

18、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19、本实用新型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勿需使用传统抬高患肢使用各种不稳定物体支撑,仅底部充气气囊可完成此操作,同时固定效果好,不易发生二次损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牢固、舒适度高的,较同类型其他设计可完成下肢损伤固定的同时,大大提高患肢舒适度,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方便完成其他临床诊疗需要。



技术特征:

1.一种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支具体设置有左侧支具和右侧支具,所述左侧支具和右侧支具里侧铺设有侧面气囊,所述侧面气囊为与左侧支具和右侧支具内壁弧度吻合的弧形结构,所述侧面气囊外端连接有充气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支具和右侧支具侧面两端通过调节绑带连接,所述调节绑带中间通过日字插扣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接口中间设置有按压阀,所述充气接口外端安装有密封端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充气气囊设置有若干紧密排列的条形囊体,所述条形囊体一端与连通腔体连通,所述加压球通过导管与连通腔体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设有魔术贴,通过魔术贴对观察口两侧的下肢支具体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充气气囊与下肢支具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带粘贴和魔术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充气气囊为弹性橡胶材料,未充气状态下贴置于支具脚踝部位后方,充气状态下呈立体型多面充气体位于脚跟部至小腿部位后方,上窄下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球为弹性橡胶材料,导管为橡胶材料,长度为14cm-16c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支具体为硬质海绵材料,长度为1-1.2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下肢带气囊简易支具,下肢支具体侧面固定有加压球,加压球通过导管连接有底部充气气囊,底部充气气囊固定在下肢支具体的底部;下肢支具体表面固定有固定装置,前端开设有观察口。固定装置设有魔术贴,通过魔术贴对观察口两侧的下肢支具体固定连接。底部充气气囊与下肢支具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胶带粘贴和魔术贴。本技术通过气囊充气固定支具减少局部压力,有效防止产生压疮。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下肢损伤后固定牢固,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可解决因下肢损伤后固定、制定、抬高消肿不便的问题,满足下肢损伤康复过程中多类型治疗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孟德峰,王玉召,杨帆,钟浩,杨子,王栋,王丙宇,刘诗惠,王铀,曹鎏,赵志明,张岩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四八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