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1761发布日期:2023-10-14 13:48阅读:30来源:国知局
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气腹管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


背景技术:

1、腹腔镜术是一种医疗手段,用于对腹腔和位于其中的器官进行目检。为此通常在腹壁中制造较小的皮肤切口(0.3至2厘米),并借此将一套管针送入,该套管针又可容置一光学装置。借助特殊的内窥镜(腹腔镜)能够看到腹部内部。就诊断性腹腔镜术而言仅对腹部进行目检,而就治疗性腹腔镜术而言也能够进行手术治疗。

2、在腹腔镜术开始时,通常首先为腹部填充气体,以产生气腹。为此已使用过各种气体,例如空气、氮气或者二氧化碳(co2)。经证实,尤佳采用二氧化碳气体。已确定的是,特别是在腹腔镜干预较长的情况下,较佳一方面对送入的气体进行加热,另一方面将气体润湿。气体加热用于防止患者降温,以及避免患者的弥散式疼痛感,此疼痛感可能是冷气体进入所引起的局部降温的后果。润湿用于预防内部腹部表面的干燥,进而防止在此情形下产生的降温。

3、为了这个目的,现有技术已经提供了建议,四川肿瘤医院舒进军等人研究的具有加热加湿功能的气腹机外接装置能够同时对气体加热加湿。装置分为加温加湿区和储水区两个腔体。加热加湿区通过微型加热器、雾化器、湿度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来完成对温度湿度的调节控制,同时进行加热加湿工作,储水区则通过液位检测器和微量泵保证加湿器的供水。但该装置仅为简单的方案模型,对加热、加湿的控制精度与均匀性等实际工程问题并未开展实验与研究。

4、陆军军医大学张帆等研制的一种腹腔镜术中用气腹机装置则同时实现了对加热、加湿功能的集成。该装置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加热的蒸汽与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混合,以达到加热与加湿的目的。外壳两端与内壳相连形成容纳腔,蒸汽连接管与外壳的侧壁联通。加热蒸汽进入容纳腔后,通过内壳侧壁上均匀分布的多个蒸汽喷嘴进入内壳与二氧化碳混合,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加热与加湿。内壳内部还设置了多个搅拌器,以保证二氧化碳气体与热蒸汽混合的均匀性。但该装置的缺陷在于只能够粗略调节温度、湿度使用,难以控制气体的温度、湿度参数。

5、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腹腔镜手术的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实现较高精度的温度控制以及充分均匀的加湿效果,从而输出恒压恒流的温湿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输入患者腹腔内的气体干冷的问题,实现气腹气体恒温与加湿,维护腹腔内部温热、湿润的生理环境。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包括注气主管和由注气主管岔开的两条支管,其中一条支管为升温支管、另一条支管为常温支管;

3、升温支管从热源中穿过,将流经升温支管的气体加热;

4、升温支管和常温支管的出口各连接恒温器的一个入口;恒温器内设有混合气室,混合气室中的一个转动支点上安装有平衡杆,平衡杆的两端各有一个密封部件,两个密封部件分别与混合气室的两个进气口配合;平衡杆与转动支点连接的位置连接摇臂;

5、混合气室内设有金属缸筒、活塞杆和活塞,活塞滑动密封装配在金属缸筒内,活塞与金属缸筒之间形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内充满流体介质,金属缸筒与混合气室内壁相连,活塞杆与活塞相连,活塞杆的端头与摇臂相连;密闭腔体内的流体介质受混合气体影响热胀或冷缩,活塞杆推动平衡杆摆动以调节两个进气口的开口大小,调节加热气体和常温气体注入量平衡混合气体温度;

6、混合气室的排气口连接排气管,排气管中接入气体润湿部件。

7、进一步地,气体润湿部件包括蓄水容器,蓄水容器内部密封,蓄水容器内下部是吸水棉、上部是气室,吸水棉浸湿,排气管从蓄水容器顶部进入伸入吸水棉内,蓄水容器顶部设有气水出口,气水出口连接导管。

8、进一步地,热源包括水套,水套内的升温支管以盘旋形式布置,水套的上部有回水口、下部有进水口,进水口和回水口与循环水温为50°~60°之间的热水循环系统连接。

9、进一步地,混合气室内在进气口与排气口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开有气孔,金属缸筒、活塞杆和活塞位于排气口侧,平衡杆、密封部件位于进气口侧,活塞杆和摇臂穿过隔板的气孔相连。

10、进一步地,密封部件是球体,进气口的截面为圆心,进气口由内向外平滑收口。

11、进一步地,水套内的升温支管为304医用不锈钢管,水套外的升温支管为塑料管。

12、进一步地,蓄水容器上设有常闭的增补水口。

13、进一步地,升温支管上在注气主管与热源之间设有单向阀。

14、进一步地,金属缸筒固定在混合气室内壁,活塞杆与摇臂之间铰接有连杆。

15、进一步地,排气管中连接有单向阀。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实现了气腹气体恒温与保湿,采用升温气体和常温气体参配的方式中和气温,升温气体和常温气体在恒温器内的混合比例由混合气室内的室温动态控制,直接加热的气腹气体的温度受气体流速和热源温度影响波动较大,与常规直接加热气腹气体的方式相比,温度始终自适应调节。从恒温器出来的气腹气体的温度略大于人体体温,气腹气体在蓄水容器中润湿的同时温度略微下降,然后保温、保湿的气腹气体输入腹腔。



技术特征:

1.一种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气主管(1)和由注气主管(1)岔开的两条支管,其中一条支管为升温支管(1.1)、另一条支管为常温支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润湿部件包括蓄水容器(12),蓄水容器(12)内部密封,蓄水容器(12)内下部是吸水棉(13)、上部是气室,吸水棉(13)浸湿,排气管(9)从蓄水容器(12)顶部进入伸入吸水棉(13)内,蓄水容器(12)顶部设有气水出口,气水出口连接导管(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源包括水套(10),水套(10)内的升温支管(1.1)以盘旋形式布置,水套(10)的上部有回水口(10.1)、下部有进水口(10.2),进水口(10.2)和回水口(10.1)与循环水温为50°~60°之间的热水循环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气室内在进气口(2.1)与排气口(2.2)之间设有隔板(2.3),隔板(2.3)上开有气孔,金属缸筒(5)、活塞杆(6)和活塞(7)位于排气口(2.2)侧,平衡杆(3)、密封部件(4)位于进气口(2.1)侧,活塞杆(6)和摇臂(8)穿过隔板的气孔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部件(4)是球体,进气口(2.1)的截面为圆心,进气口(2.1)由内向外平滑收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套(10)内的升温支管(1.1)为304医用不锈钢管,水套(10)外的升温支管(1.1)为塑料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容器(12)上设有常闭的增补水口(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温支管(1.1)上在注气主管(1)与热源之间设有单向阀(1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缸筒(5)固定在混合气室内壁,活塞杆(6)与摇臂(8)之间铰接有连杆(16)。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9)中连接有单向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气腹管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腹腔镜术中控温保湿注气管路;包括注气主管和由注气主管岔开的两条支管;升温支管从热源中穿过;升温支管和常温支管的出口各连接恒温器的一个入口;恒温器内设有混合气室,混合气室中的一个转动支点上安装有平衡杆,平衡杆的两端各有一个密封部件;平衡杆与转动支点连接的位置连接摇臂;混合气室内设有金属缸筒、活塞杆和活塞,活塞滑动密封装配在金属缸筒内,密闭腔体内充满流体介质,金属缸筒与混合气室内壁相连,活塞杆与活塞相连,活塞杆的端头与摇臂相连;混合气室的排气口连接排气管,排气管中接入气体润湿部件;本技术解决了输入患者腹腔内的气体干冷的问题,实现气腹气体恒温与加湿。

技术研发人员:张功宇,郝晓玲,白月英,陈芸,赵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省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