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锻炼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0836发布日期:2023-11-17 17:4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肢体锻炼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肢体锻炼仪,尤其是一种肢体锻炼仪。


背景技术:

1、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目前市场上,其预防腿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动运仪器基本都是间歇充气的装置,其主要原理是在下肢包裹一个充气套,通过仪器间歇加压,使气流压力间歇从足部到大腿推动,以达到间歇压迫下肢,促进并加速下肢血液回流,从而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但充气套不能根据肢体大小调整,影响加压的效果,难以全面持续进行。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肢体锻炼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肢体锻炼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提供一种肢体锻炼仪,包括底座和上下往复运动机构,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升降杆,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能够沿升降杆上下移动;还包括:

4、夹腿机构,所述夹腿机构固定设置于上下往复运动机构顶端上,所述升夹腿机构上活动安装有夹持辊轴,所述夹持辊轴能够在夹腿机构内上下移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外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导向滑块,两个所述固定导向滑块上均贯穿开设有与升降杆适配的导向槽,两个所述升降杆分别滑动穿过导向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筒顶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设备腔,设备腔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滑动设有动杆,所述动杆能够沿限位块上下移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直径比动杆大的圆形挡板,所述动杆外壁上且位于圆形挡板和限位块之间的位置嵌套安装有弹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腔内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贯穿固定板后并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凸轮位于动杆底端的正下方,所述动杆底端贴合抵在凸轮的圆周侧面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辊轴包括辊轴筒,所述辊轴筒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辊轴杆,每个所述辊轴杆远离辊轴筒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上开设有与辊轴杆转动配合的转动槽,且所述限位挡块上开设有螺栓槽,所述螺栓槽内螺纹穿设有螺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腿机构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两组升升降栏杆,两组升降栏杆前后间隔设置,同一组内的两个升降栏杆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端,同一组内的两个升降栏杆之间设有两个能够上下运动的夹持辊轴,每个所述升降栏杆上均开设有与限位挡块相适配的辊轴升降槽,所述限位挡块滑动设置在升降槽内,且所述动杆顶端与底板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丝杆,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槽,所述丝杆的端部螺纹穿设在底座上的螺纹孔槽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该肢体锻炼仪中,上下往复运动机构能够沿升降杆上下移动,使得上下往复运动机构的高度能够调节,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底座上的丝杆螺纹安装在底座上开设的螺纹孔槽内,当拧动丝杆至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底端时,使得上下往复运动机构的高度固定,达到不同人群所需要的不同效果。

14、2、该肢体锻炼仪中,上下往复运动机构上设置能够夹住腿部的夹腿机构,夹腿机构可由上下可以自由调节的夹持辊轴构成,上下辊轴之间的距离可通过螺栓调节,使得上下辊轴能够根据肢体大小调节合适的高度,且辊轴的辊轴筒表面设置很多凸点,夹住腿部并能够对腿部有按摩效果,使得使用者减少发生下肢血栓的形成。



技术特征:

1.一种肢体锻炼仪,包括底座(1)和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升降杆(11),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能够沿升降杆(11)上下移动;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往复运动机构(2)包括外筒(21),所述外筒(21)外壁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导向滑块(22),两个所述固定导向滑块(22)上均贯穿开设有与升降杆(11)适配的导向槽(221),两个所述升降杆(11)分别滑动穿过导向槽(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肢体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1)顶部沿轴线方向开设有设备腔,设备腔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3),所述固定板(23)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231),所述限位块(231)上滑动设有动杆(26),所述动杆(26)能够沿限位块(231)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杆(2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直径比动杆(26)大的圆形挡板,所述动杆(26)外壁上且位于圆形挡板和限位块(231)之间的位置嵌套安装有弹簧(26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肢体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腔内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转动贯穿固定板(23)后并固定安装有凸轮(24),所述凸轮(24)位于动杆(26)底端的正下方,所述动杆(26)底端贴合抵在凸轮(24)的圆周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辊轴(4)包括辊轴筒(42),所述辊轴筒(42)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辊轴杆(41),每个所述辊轴杆(41)远离辊轴筒(42)的一端均转动安装有限位挡块(5),所述限位挡块(5)上开设有与辊轴杆(41)转动配合的转动槽(52),且所述限位挡块(5)上开设有螺栓槽(51),所述螺栓槽(51)内螺纹穿设有螺栓(3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腿机构(3)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两组升降栏杆(31),两组升降栏杆(31)前后间隔设置,同一组内的两个升降栏杆(31)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端,同一组内的两个升降栏杆(31)之间设有两个能够上下运动的夹持辊轴(4),每个所述升降栏杆(31)上均开设有与限位挡块(5)相适配的辊轴升降槽(311),所述限位挡块(5)滑动设置在升降槽(311)内,且所述动杆(26)顶端与底板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锻炼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丝杆(12),所述底座(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孔槽,所述丝杆(12)的端部螺纹穿设在底座(1)上的螺纹孔槽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肢体锻炼仪,尤其为一种肢体锻炼仪,包括底座、上下往复运动机构和夹腿机构,底座上固定有升降杆,上下往复运动机构能够沿升降杆上下移动;夹腿机构固定设置于上下往复运动机构顶端上,夹腿机构上活动安装有夹持辊轴,夹持辊轴能够在夹腿机构内上下移动。该肢体锻炼仪中,上下往复运动机构能够沿升降杆上下移动,使得上下往复运动机构的高度能够调节,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张晶,赵中月,刘开娇,王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