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

文档序号:37176278发布日期:2024-03-01 12:2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


背景技术:

1、对于病情严重,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的患者,其肺部氧合功能非常差,俯卧位治疗即患者趴着呼吸。通过俯卧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肺部通气血流的比例,减少对肺部的压迫,使部分萎缩的肺泡复张,改善患者肺部的通气情况,并且在重力作用下还有利于气管内分泌物的引流,可提高救治的成功。

2、现有技术中常使用俯卧组件,将泡沫或塑料的俯卧组件放在床上,但其需要在患者俯卧前放置在床上,各组件的间距仅通过目测进行调整和摆放,行动不便的患者俯卧后便难以再次进行位置调整,俯卧患者翻身时常采用信封式翻身法,辅助用具太厚翻身时不方便,辅助用具太薄起不到减压的作用,且俯卧组件高度单一不适合多样性患者人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包括床板和充气垫,充气垫设置在床板上,所述床板包括头颈支撑板、上臂支撑板、胸腔支撑板、膝盖支撑板和脚踝支撑板;两个上臂支撑板对称设置在头颈支撑板两侧,胸腔支撑板为凸字形状,胸腔支撑板凸面与头颈支撑板和两个上臂支撑板构成的凹面相嵌合,胸腔支撑板平面与膝盖支撑板和脚踝支撑板并排设置;头颈支撑板通过连接结构ⅰ与胸腔支撑板连接,胸腔支撑板通过连接结构ⅱ与两个上臂支撑板连接,膝盖支撑板通过连接结构ⅲ与胸腔支撑板和脚踝支撑板连接。

2、优选的,所述充气垫包括头颈支撑充气垫、上臂支撑充气垫、胸腔支撑充气垫、膝盖支撑充气垫和脚踝支撑充气垫;所述头颈支撑充气垫固定设置在头颈支撑板上,上臂支撑充气垫固定设置在上臂支撑板上,胸腔支撑充气垫固定设置在胸腔支撑板上,膝盖支撑充气垫固定设置在膝盖支撑板上,脚踝支撑充气垫固定设置在脚踝支撑板上。根据压力的不同调节充气垫的充气量,可以适用于不同体重和身材的患者使用。

3、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ⅰ包括固定杆、空心管和滑动杆,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头颈支撑板上,空心管固定连接在胸腔支撑板上,滑动杆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另一端在空心管内滑动连接,空心管上设置至少两个限位孔,滑动杆上设置有一个弹簧突块,滑动杆被弹簧突块限位于空心管限位孔上。

4、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ⅱ包括双出轴步进电机、第一螺母和双向丝杆,双出轴步进电机固定设置在胸腔支撑板背面,双向丝杆一端与双出轴步进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螺母螺旋连接,第一螺母固定设置在上臂支撑板背面,上臂支撑板通过双向丝杆与胸腔支撑板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ⅲ包括电机、单向丝杆、第二螺母和剪叉式伸缩架,电机固定设置在胸腔支撑板背面,单向丝杆一端与电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母螺旋连接,第二螺母固定设置在剪叉式伸缩架的中心转轴上。

6、优选的,还包括导轨,在胸腔支撑板、膝盖支撑板和脚踝支撑板上分别设置导轨,剪叉式伸缩架两边转轴设置在导轨内,转轴与导轨滑动连接沿横向移动。

7、优选的,还包括导向杆ⅰ和导向杆ⅱ,导向杆ⅰ贯穿固定设置在胸腔支撑板内,上臂支撑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杆ⅰ相匹配的盲孔,与其滑动连接,导向杆ⅱ贯穿固定设置在膝盖支撑板内,胸腔支撑板和脚踝支撑板上设置有与导向杆ⅱ相匹配的盲孔,与其滑动连接,限定丝杠运动时各支撑板仅做平移运动。

8、优选的,还包括绑带,绑带设置在上臂支撑充气垫上。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设置3组调节结构,分区进行调节,可以根据不同的身高要求将床板调节成不同的长度和宽度,床板上设置充气垫,调节床板的同时也将充气垫的位置进行了调节,当不便于移动的患者俯卧下后发现充气垫位置不适时,不需要将患者重新抬起,仅需要调节床板上的调节结构,床板便可以带动充气垫进行位置调节。患者翻身时,通过调节充气垫的充气量调整充气垫的高度,从而便于患者信封式翻身法。便于使用,省时省力,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和充气垫,充气垫设置在床板上,所述床板包括头颈支撑板(11)、上臂支撑板(12)、胸腔支撑板(13)、膝盖支撑板(14)和脚踝支撑板(15);两个上臂支撑板(12)对称设置在头颈支撑板(11)两侧,胸腔支撑板(13)为凸字形状,胸腔支撑板(13)凸面与头颈支撑板(11)和两个上臂支撑板(12)构成的凹面相嵌合,胸腔支撑板(13)平面与膝盖支撑板(14)和脚踝支撑板(15)并排设置;头颈支撑板(11)通过连接结构ⅰ(3)与胸腔支撑板(13)连接,胸腔支撑板(13)通过连接结构ⅱ(4)与两个上臂支撑板(12)连接,膝盖支撑板(14)通过连接结构ⅲ(6)与胸腔支撑板(13)和脚踝支撑板(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垫包括头颈支撑充气垫(21)、上臂支撑充气垫(22)、胸腔支撑充气垫(23)、膝盖支撑充气垫(24)和脚踝支撑充气垫(25);所述头颈支撑充气垫(21)固定设置在头颈支撑板(11)上,上臂支撑充气垫(22)固定设置在上臂支撑板(12)上,胸腔支撑充气垫(23)固定设置在胸腔支撑板(13)上,膝盖支撑充气垫(24)固定设置在膝盖支撑板(14)上,脚踝支撑充气垫(25)固定设置在脚踝支撑板(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ⅰ(3)包括固定杆(31)、空心管(32)和滑动杆(33),固定杆(31)固定连接在头颈支撑板(11)上,空心管(32)固定连接在胸腔支撑板(13)上,滑动杆(33)一端与固定杆(31)固定连接,另一端在空心管(32)内滑动连接,空心管(32)上设置至少两个限位孔,滑动杆(33)上设置有一个弹簧突块,滑动杆(33)被弹簧突块限位于空心管(32)限位孔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ⅱ(4)包括双出轴步进电机(41)、第一螺母(42)和双向丝杆(43),双出轴步进电机(41)固定设置在胸腔支撑板(13)背面,双向丝杆(43)一端与双出轴步进电机(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螺母(42)螺旋连接,第一螺母(42)固定设置在上臂支撑板(12)背面,上臂支撑板(12)通过双向丝杆(43)与胸腔支撑板(13)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ⅲ(6)包括电机(61)、单向丝杆(62)、第二螺母(63)和剪叉式伸缩架(64),电机(61)固定设置在胸腔支撑板(13)背面,单向丝杆(62)一端与电机(6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螺母(63)螺旋连接,第二螺母(63)固定设置在剪叉式伸缩架(64)的中心转轴(65)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66),在胸腔支撑板(13)、膝盖支撑板(14)和脚踝支撑板(15)上分别设置导轨(66),剪叉式伸缩架(64)两边转轴(67)设置在导轨(66)内,转轴(67)与导轨(66)滑动连接沿横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杆ⅰ(51)和导向杆ⅱ(52),导向杆ⅰ(51)贯穿固定设置在胸腔支撑板(13)内,上臂支撑板(12)上设置有与导向杆ⅰ(51)相匹配的盲孔,与其滑动连接,导向杆ⅱ(52)贯穿固定设置在膝盖支撑板(14)内,胸腔支撑板(13)和脚踝支撑板(15)上设置有与导向杆ⅱ(52)相匹配的盲孔,与其滑动连接,限定丝杠运动时各支撑板仅做平移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绑带(7),绑带(7)设置在上臂支撑充气垫(22)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俯卧充气床垫。包括床板和充气垫,充气垫设置在床板上,床板包括头颈支撑板、上臂支撑板、胸腔支撑板、膝盖支撑板和脚踝支撑板;两个上臂支撑板对称设置在头颈支撑板两侧,胸腔支撑板为凸字形状,胸腔支撑板凸面与头颈支撑板和两个上臂支撑板构成的凹面相嵌合,胸腔支撑板平面与膝盖支撑板和脚踝支撑板并排设置;头颈支撑板通过连接结构Ⅰ与胸腔支撑板连接,胸腔支撑板通过连接结构Ⅱ与两个上臂支撑板连接,膝盖支撑板通过连接结构Ⅲ与胸腔支撑板和脚踝支撑板连接。本技术3组调节结构分区进行调节,根据不同的身高将床板调节成不同的长和宽度,调节床板的同时也将充气垫的位置进行了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鲍凤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