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4419发布日期:2024-03-28 18:3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转运床。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医院内给病人做完手术后需要把病人从手术室转移到病房,在转移过程中,先从手术台到运送平车,再由运送平车到病房病床,在这两个具体的转移过程中,都是由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采用抱或抬病人四肢或躯干的方式实现的。病人在移动状态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一、医护人员由于聚精会神给病人做手术,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完成手术后身体极度疲劳,此时还要花大力气把病人从手术台搬运到运送平车上,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很重的体力活;二、对于一些特殊手术,例如心脏支架手术,骨科手术等,如果采用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直接抱肩抱腿搬运的方式,对于手术效果会打很大的折扣;三、对于病人来说,刚做完手术,刀口刚被缝合,又被医护人员和家属搬运两次,身体的将会遭受很大的痛苦;四、对于一些重症病人,做完手术后病人身体虚弱,不方便或者处于麻醉状态不能够用力配合医护人员和家属移动。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1213909u名称:转运床单)手术后由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通过手环提起病人,然后把病人平稳抬起后从手术台移动到运送平车上,再由运送平车移动到病房病床上,可以实现病人从手术室到病房的平稳转移,减轻医护人员、病人家属的工作量,保证手术效果,减轻病人痛苦,但是仍然需要多位人员协作将病人抬至运送平车,对抬送人员具有一定要求,需要体力充沛者且相互之间要有默契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床,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转运床,包括床本体和动床板,所述床本体上开设有一对导向槽,所述动床板上安装有与所述导向槽对应的滚轮,位于一对所述导向槽之间的所述床本体上安装有锁件,所述锁件用于将所述动床板锁止在所述床本体上,所述动床板的底部固设有挡杆,所述锁件包括耳座、勾爪以及扭力弹簧,所述耳座为一对且固设在所述床本体上,所述勾爪转动安装在一对所述耳座之间,所述勾爪的转轴垂直于所述导向槽,所述勾爪用于钩挂所述挡杆,所述床本体上固设有支撑块,所述耳座与所述支撑块沿所述动床板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当所述勾爪抵在所述支撑块上时,靠近所述挡杆的所述滚轮脱离所述导向槽,所述扭力弹簧套在所述勾爪的转轴上,所述扭力弹簧用于复位解锁后的所述勾爪,所述勾爪的转轴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块,通过所述限位块令复位后的所述勾爪抵在所述动床板的底部。

3、优选地,所述床本体包括上床板、下床板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导向槽开设在所述上床板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调节所述下床板与所述上床板之间的距离,所述下床板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脚轮,所述上床板的底部四角均固设有导向杆,所述下床板上固设有与所述导向杆对应的导向筒,所述导向杆插入对应的所述导向筒内。

4、优选地,所述动床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护栏,所述动床板的两端还设置有推拉把手。

5、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和丝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上床板与所述下床板之间,所述支撑杆由相互铰接的a杆和b杆组成,所述支撑杆为两对,同对的所述支撑杆的a杆与b杆共转轴,一根所述转轴的中部沿其径向开设有螺纹孔,另一根所述转轴的中部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丝杆穿过所述通孔拧入所述螺纹孔,所述丝杆上还设置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卡在所述通孔远离所述螺纹孔的端口上。

6、优选地,靠近所述勾爪一端的所述脚轮为万向轮。

7、优选地,所述丝杆远离所述限位销的一端固设有转动盘。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9、通过推拉动床板将其锁止在床本体上或者从床本体上解锁,令病人在手术台与病室之间的转运轻松且省力,降低了对转运人员的要求,提高了转运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运床,包括床本体和动床板(1),所述床本体上开设有一对导向槽(2),所述动床板(1)上安装有与所述导向槽(2)对应的滚轮(3),位于一对所述导向槽(2)之间的所述床本体上安装有锁件,所述锁件用于将所述动床板(1)锁止在所述床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床板(1)的底部固设有挡杆(7),所述锁件包括耳座(4)、勾爪(5)以及扭力弹簧(6),所述耳座(4)为一对且固设在所述床本体上,所述勾爪(5)转动安装在一对所述耳座(4)之间,所述勾爪(5)的转轴垂直于所述导向槽(2),所述勾爪(5)用于钩挂所述挡杆(7),所述床本体上固设有支撑块(8),所述耳座(4)与所述支撑块(8)沿所述动床板(1)的运动方向依次设置,当所述勾爪(5)抵在所述支撑块(8)上时,靠近所述挡杆(7)的所述滚轮(3)脱离所述导向槽(2),所述扭力弹簧(6)套在所述勾爪(5)的转轴上,所述扭力弹簧(6)用于复位解锁后的所述勾爪(5),所述勾爪(5)的转轴的一端固设有限位块(9),通过所述限位块(9)令复位后的所述勾爪(5)抵在所述动床板(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本体包括上床板(10)、下床板(11)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导向槽(2)开设在所述上床板(10)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调节所述下床板(11)与所述上床板(10)之间的距离,所述下床板(1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脚轮(12),所述上床板(10)的底部四角均固设有导向杆(13),所述下床板(11)上固设有与所述导向杆(13)对应的导向筒(14),所述导向杆(13)插入对应的所述导向筒(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床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护栏(15),所述动床板(1)的两端还设置有推拉把手(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杆和丝杆(17),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上床板(10)与所述下床板(11)之间,所述支撑杆由相互铰接的a杆(18)和b杆(19)组成,所述支撑杆为两对,同对的所述支撑杆的a杆(18)与b杆(19)共转轴,一根所述转轴的中部沿其径向开设有螺纹孔,另一根所述转轴的中部沿其径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丝杆(17)穿过所述通孔拧入所述螺纹孔,所述丝杆(17)上还设置有限位销(20),所述限位销(20)卡在所述通孔远离所述螺纹孔的端口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运床,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勾爪(5)一端的所述脚轮(12)为万向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7)远离所述限位销(20)的一端固设有转动盘(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转运床,它包括床本体和动床板,床本体上开设有一对导向槽,动床板上安装有与导向槽对应的滚轮,位于一对导向槽之间的床本体上安装有锁件,锁件用于将动床板锁止在床本体上,动床板的底部固设有挡杆,锁件用于锁止挡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推拉动床板将其锁止在床本体上或者从床本体上解锁,令病人在手术台与病室之间的转运轻松且省力,降低了对转运人员的要求,提高了转运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琴,冯俊秀,刘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资阳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12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