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

文档序号:35573233发布日期:2023-09-24 08:5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


背景技术:

1、针对多种手术后的患者,常用负压引流将伤口创面的渗出液体引出体外或者通过负压缩小伤口创面腔隙,有利于创口组织的愈合。这种负压引流要求负压持续时间长、压力稳定可控。现有负压引流器的工作原理根据动力来源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人力驱动的负压引流球或者类似注射器的活塞管式负压发生器,另一种是采用电机驱动的压力泵式负压发生器。人力驱动的负压发生器持续时间短、压力不稳定,可靠性差,并且由于负压腔与储液腔采用同一容器,无法连续使用且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压力泵式负压发生器持续时间长,负压腔与储液腔分别采用两个不同的容器,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危险,但仍存在压力不稳定,可靠性差的问题,一旦压力泵发生故障就会影响引流器的正常工作。

2、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以解决在没有动力式负压源情况下能够依靠重力产生负压用于引流。

2、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包括用于吸引引流液的储液瓶、设置在储液瓶上方的连接引流管的接口、活动密封设置在储液瓶下端的活塞以及固定连接在活塞上的配重柱;所述接口上装设有单向阀,所述储液瓶下方设置有用于阻止活塞拔出储液瓶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方开设有引流液出口。

3、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瓶上设有用于观察引流液体积的刻度。

4、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线,连接线上固定连接有配重柱。

5、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液出口连通有引流导管。

6、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导管远离引流液出口一端设有螺纹接口,所述引流导管螺纹连通有引流袋。

7、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瓶瓶身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凸环,所述两凸环上连接有挂带。

8、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包括弹性件和弹性件包裹的支撑件,所述弹性件外侧壁上沿和下沿分别设置有一圈密封凸棱。

9、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本实用新型利用重力产生恒定的负压,不耗费任何能源,瓶身标有刻度,引流液体计量准确,接口上装设有单向阀,能够防止引流液逆流,结构简单,方便节能。

11、2.本实用新型储液瓶下方开设的引流液出口,当活塞向下运动至限位环附近时,储液瓶内部与引流液出口连通,此时储液瓶内负压消失,储液瓶内的液体将要储满时即可流向引流液出口,不会发生储液瓶储满后引流液返流的现象。

12、3.本实用新型的活塞下方设置有配重柱,可根据患者需要的引流速度往配重柱上加设重物,不同重量的重物加设在配重柱上即产生不同的拉力,拉力大小改变活塞的下落速度,从而调节引流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吸引引流液的储液瓶(1)、设置在储液瓶(1)上方的连接引流管的接口(2)、活动密封设置在储液瓶(1)下端的活塞(3)以及固定连接在活塞(3)上的配重柱(4);所述接口(2)上装设有单向阀(21),所述储液瓶(1)下方设置有用于阻止活塞(3)拔出储液瓶(1)的限位环(11),所述限位环(11)上方开设有引流液出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1)上设有用于观察引流液体积的刻度(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线(31),连接线(3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承托重物的配重柱(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液出口(12)连通有引流导管(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导管(13)远离引流液出口(12)一端设有螺纹接口(131),所述引流导管(13)螺纹连通有引流袋(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1)瓶身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凸环(15),所述两凸环(15)上连接有挂带(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包括弹性件(32)和弹性件(32)包裹的支撑件(33),所述弹性件(32)外侧壁上沿和下沿分别设置有一圈密封凸棱(32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包括用于吸引引流液的储液瓶、设置在储液瓶上方的连接引流管的接口、活动密封设置在储液瓶下端的活塞以及固定连接在活塞上的配重柱;所述接口上装设有单向阀,所述储液瓶下方设置有用于阻止活塞拔出储液瓶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方开设有引流液出口。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重力式引流负压源,以解决在没有动力式负压源情况下能够依靠重力产生负压用于引流。

技术研发人员:罗桂芝,邹琦,杨又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