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6193发布日期:2023-10-14 16:1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椎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腰椎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腰椎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1、腰椎牵引是利用牵拉力与反牵拉力作用于腰椎,通过向相反方向的牵拉来达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腰椎牵引可使腰3、4、5,骶1间隙增宽1.5-2.5mm,有利于突出的髓核部分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的关系,使椎间孔恢复正常的外形,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一般采用仰卧屈髋屈膝体位,在牵引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较为繁琐的限位,通过固定带等对患者的上半身、下半身分开固定,需要他人进行辅助,且牵引装置的体积较大,使用场景有限,需要患者到指定地点进行牵引,操作步骤较为复杂,准备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椎牵引装置,具有能够通过趴着的动作对患者身体起到牵引的作用,在使用时能够快速对球面气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变大,对患者身体进行支撑,使患者的腰背部拱起,使患者腰椎得到拉伸,同时配合拉动拉手,对上半身进行牵引,起到牵引的效果,且患者在拉动拉手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感受能够把握拉伸牵引的距离,避免牵引过度,提高安全性,相对于躺姿进行牵引,本新型能够使用的场景更多,不用对患者进行较为繁琐的限位固定,便于患者自行操作,使用方便,且体积小,便于收纳携带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腰椎牵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铰接有支撑板,且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球面气囊,所述球面气囊底部连通设置有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拉手,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连接腔,所述拉手一侧设置有线绳,所述连接腔内腔设置有对所述线绳进行收卷的收线滚筒,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伸缩气囊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部均设置有瓣膜,通槽内部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密封板,所述底座底部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转动设置有支撑架。

3、其中,所述连接腔内腔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对所述线绳进行限位的限位架,所述线绳一端依次穿过若干个限位架。

4、其中,所述底座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拉手一端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连接腔连通设置,所述拉手一端与所述限位槽卡合连接。

5、其中,所述线绳一端与所述收线滚筒相连,且所述线绳一端缠绕设置在所述收线滚筒上,所述收线滚筒通过扭簧与所述连接腔内壁转动连接。

6、其中,所述密封板一侧与所述进气孔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块,所述密封板通过连接带与所述底座底部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新型能够通过趴着的动作对患者身体起到牵引的作用,在使用时能够快速对球面气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变大,对患者身体进行支撑,使患者的腰背部拱起,使患者腰椎得到拉伸,同时配合拉动拉手,对上半身进行牵引,起到牵引的效果,且患者在拉动拉手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感受能够把握拉伸牵引的距离,避免牵引过度,提高安全性,相对于躺姿进行牵引,本新型能够使用的场景更多,不用对患者进行较为繁琐的限位固定,便于患者自行操作,使用方便,且体积小,便于收纳携带。

9、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腰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铰接有支撑板,且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球面气囊,所述球面气囊底部连通设置有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拉手,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连接腔,所述拉手一侧设置有线绳,所述连接腔内腔设置有对所述线绳进行收卷的收线滚筒,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伸缩气囊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部均设置有瓣膜,通槽内部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密封板,所述底座底部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转动设置有支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腔内腔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对所述线绳进行限位的限位架,所述线绳一端依次穿过若干个限位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拉手一端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连接腔连通设置,所述拉手一端与所述限位槽卡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绳一端与所述收线滚筒相连,且所述线绳一端缠绕设置在所述收线滚筒上,所述收线滚筒通过扭簧与所述连接腔内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一侧与所述进气孔对应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块,所述密封板通过连接带与所述底座底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腰椎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腰椎牵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铰接有支撑板,且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球面气囊,所述球面气囊底部连通设置有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拉手;能够通过趴着的动作对患者身体起到牵引的作用,在使用时使球面气囊膨胀变大,使患者的腰背部拱起,使患者腰椎得到拉伸,同时配合拉动拉手,加强牵引的效果,且患者在拉动拉手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感受能够把握拉伸牵引的距离,提高安全性,相对于躺姿进行牵引,本新型能够使用的场景更多,不用对患者进行较为繁琐的限位固定,便于患者自行操作,使用方便,且体积小,便于收纳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志峰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