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

文档序号:36134840发布日期:2023-11-22 21:1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

本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


背景技术:

1、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目前患病人数约5.37亿人,到2030年这一数字可能增加到6.43亿(占全球人口的11.3%)。其中,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2021年有120万例),约占所有儿童糖尿病类型的90%。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血糖失控,导致急性酮症酸中毒和严重低血糖,并出现心脏病、肾衰竭或失明等并发症。

2、目前,胰岛素替代疗法是t1dm治疗的主流。然而,由于t1dm患者需终生注射胰岛素、年轻患者依从性差、长期血糖监测、反复求医等诸多不便,给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经济、情感带来了严重的负担。虽然临床研究中针对t1dm应用了多种免疫疗法,如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诱导免疫耐受、靶向基因免疫干预等,但目前很少有药物能完全阻止或逆转1型糖尿病的进展,同时其安全性、高价格、伦理问题和长期疗效仍存在争议。

3、以往流行病学证据表明,蠕虫感染与自身免疫性或过敏性疾病之间存在负相关,一个典型的证据显示暴露于寄生虫的工业化社会中t1dm发病率的显著减少,由此提出“卫生假说”,卫生条件的改善和儿童很少接触感染是自身免疫疾病增加的主要诱因。同时,大量实验研究也证明蠕虫感染或注射蠕虫抗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预防或减弱t1dm的发生和发展。然而,活虫感染或直接注射虫体抗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安全性低、依从性差等问题,使得寄生虫产品在伦理上和临床应用时难以接受。

4、“微针”是指用拇指按压穿透皮肤角质层,以微创、无痛的方式给药的微米级针状结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传统微针通常需将贴片基底长时间留在皮肤表面,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并增加感染风险。同时,为了持续介导宿主的免疫反应,微针需要局部持续释放有效载荷,使释放的活性成分有更多机会与局部树突状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相互作用。

5、传统微针通常需将贴片基底长时间留在皮肤表面,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感并增加感染风险,因此亟需设计出一款新型的微针贴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其目的在于通过在微针的针尖与针底之间设有弧形凹部,由此解决传统微针通常需将贴片基底长时间留在皮肤表面,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感并增加感染风险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包括:片状基底和形成于所述片状基底上的微针阵列;

3、所述微针阵列包括多个均匀间隔排列的微针;

4、所述微针的针尖与针底之间设有弧形凹部。

5、优选地,所述微针为圆锥形结构。

6、优选地,所述微针阵列包括25个5×5排列的微针。

7、优选地,所述微针的高为0.5mm~1mm,针底的直径为0.5mm~1mm。

8、优选地,所述微针的高为0.9mm,针底的直径为0.5mm。

9、优选地,所述弧形凹部均朝同一方向排列。

10、优选地,所述弧形凹部向内凹陷的纵深为0.23mm,长度为0.27mm。

11、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微针的针尖与针底之间设有弧形凹部,在使用时相比于传统微针更容易断裂,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皮肤表面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相比于传统微针表现出无痛、无创、可控、安全的优势,从而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片状基底(1)和形成于所述片状基底(1)上的微针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2)为圆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阵列包括25个5×5排列的微针(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2)的高为0.5mm~1mm,针底的直径为0.5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2)的高为0.9mm,针底的直径为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部(3)均朝同一方向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部(3)向内凹陷的纵深为0.23mm,长度为0.27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尖端装载血吸虫虫卵冻干粉的不对称微针贴片,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包括片状基底和形成于所述片状基底上的微针阵列;所述微针阵列包括多个均匀间隔排列的微针;所述微针的针尖与针底之间设有弧形凹部。本技术提出的微针贴片在使用时相比于传统微针更容易断裂,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皮肤表面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相比于传统微针显示出无痛、无创、可控、安全的优势,从而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陈伟,王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