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袋子的咬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0042发布日期:2023-12-07 06:1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袋子的咬口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是一种带袋子的咬口。


背景技术:

1、在胃镜等检查过程中,患者通常需要咬住咬口器以方便进入检查设备。但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口腔内可能会出现分泌物等液体从患者口中流出,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不便和卫生问题。目前,患者侧躺进行检查时,患者头部下端会放置塑料袋,用于承接分泌液,但使用过程中,塑料袋无法固定,容易被扯掉,可能导致分泌物掉落到床上,带来卫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具有较好体验效果和卫生效果的咬口。

2、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袋子的咬口,包括咬口本体、挡片、固定部、脸部贴合片、连接部、咬口袋,所述咬口本体的前端与挡片相连接,所述咬口本体的直径从前端至后端逐渐缩小,所述挡片轮廓与患者嘴部轮廓相适配,所述挡片可对咬口本体进行限位,所述挡片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咬口本体相对设置,所述固定部前端固定连接有脸部贴合片,所述脸部贴合片用于承接分泌物,防止胃镜检查时,口腔分泌物从口部流出污染病床床单,所述脸部贴合片的后端边缘与患者脸部相贴触,位于患者两侧脸部的所述脸部贴合片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咬口袋相连接,使用时,脸部贴合片上承接的分泌物会通过连接部进入连接管,最后沿连接管进入咬口袋进行收集。

3、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与咬口本体的前后端贯穿有容置通道,所述咬口本体的后端端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下端固定连接有压舌片,所述压舌片左右两侧呈向上弯曲状。

4、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脸部贴合片下端边缘固定连接有下颌贴合片,所述下颌贴合片与患者下颌线下端相贴触。

5、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脸部贴合片的后侧边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魔术贴。

6、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魔术贴包括魔术子贴和魔术母贴,所述魔术子贴与魔术母贴相互粘接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装置将咬口本体置入口腔,方便胃镜检查操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通过脸部贴合片可以防止分泌物污染病床的床单,解决检查过程卫生变差的问题,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袋子的咬口,包括咬口本体(1)、挡片(2)、固定部(3)、脸部贴合片(4)、连接部(5)、咬口袋(6),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口本体(1)的前端与挡片(2)相连接,所述挡片(2)轮廓与患者嘴部轮廓相适配,所述挡片(2)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部(3),所述固定部(3)与咬口本体(1)相对设置,所述固定部(3)前端固定连接有脸部贴合片(4),所述脸部贴合片(4)的后端边缘与患者脸部相贴触,位于患者两侧脸部的所述脸部贴合片(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另一端与咬口袋(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袋子的咬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与咬口本体(1)的前后端贯穿有容置通道(8),所述咬口本体(1)的后端端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环(9),所述固定环(9)下端固定连接有压舌片(10),所述压舌片(10)左右两侧呈向上弯曲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袋子的咬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贴合片(4)下端边缘固定连接有下颌贴合片(11),所述下颌贴合片(11)与患者下颌线下端相贴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袋子的咬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贴合片(4)的后侧边缘分别固定连接有绑带(12),所述绑带(1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魔术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袋子的咬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包括魔术子贴(13)和魔术母贴(14),所述魔术子贴(13)与魔术母贴(14)相互粘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袋子的咬口,包括咬口本体、挡片、固定部、脸部贴合片、连接部、咬口袋,所述咬口本体的前端与挡片相连接,所述挡片轮廓与患者嘴部轮廓相适配,所述挡片前端固定连接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咬口本体相对设置,所述固定部前端固定连接有脸部贴合片,所述脸部贴合片的后端边缘与患者脸部相贴触,位于患者两侧脸部的所述脸部贴合片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末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咬口袋相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邱玉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广州市番禺区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