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0718发布日期:2023-11-17 23:1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部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头部固定器。


背景技术:

1、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更加和完善,给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病症诊断带来了便利,比如:医护人员操控dsa设备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检测,向医护人员提供患者颅内的信息,进而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头部进行诊断,为了避免了患者在dsa设备上进行检测时因头部晃动而造成的检测不准确,在dsa设备上安置了头部固定器,进而使得患者头部固定在dsa设备上。

2、经检索,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874687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用于dsa机房床垫配套的头部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塑料基座,所述塑料基座内设有矩形卡槽,所述塑料基座上端面连接有塑料支撑杆;塑料壳体,所述塑料壳体固定于塑料支撑杆上端,所述塑料壳体的侧面内设有螺纹孔;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对称设于塑料壳体的两个侧面,所述紧固件包括塑料调节螺栓和橡胶预紧块,所述塑料调节螺栓螺纹连接螺纹孔,所述橡胶预紧块转动连接塑料调节螺栓头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塑料调节螺栓的旋转调节,使两组橡胶预紧块夹紧患者头部,使其固定,防止患者头部转动,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可升降的塑料支撑杆结构调节塑料壳体的高度位置,增加患者的使用舒适性以及减少胸闷情况发生。

3、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4、1、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874687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用于dsa机房床垫配套的头部固定装置中记载有:“所述头部固定装置内所有的元件均采用塑料材料,塑料材料不会使dsa下产生显影,患者头部可置于塑料壳体内,通过两侧的塑料调节螺栓向内旋转,使两组橡胶预紧块夹紧患者头部,使其固定,防止患者头部转动,进一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再结合说明书附图1可知:两个橡胶预紧块之间距离的调整,需要分步骤进行,进而增加了调整两个橡胶预紧块之间距离时所花费的时间,进而降低了患者再dsa设备上进行检测的效率,甚至错过对患者最佳治疗时间;

5、2、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874687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用于dsa机房床垫配套的头部固定装置中记载有:“所述塑料支撑杆两两对称设置于塑料基座上端面,所述塑料支撑杆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套设于内杆外部,所述外杆固定连接塑料基座上端面,所述内杆固定连接塑料壳体下端面,所述外杆和内杆内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限位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患者因头部位置太低会产生的胸闷问题。如图所示,通过可升降的塑料支撑杆结构进一步调节塑料壳体的高度位置,增加患者的使用舒适性以及减少胸闷情况的发生;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限位杆呈u型结构,所述限位杆杆身依次穿过四组塑料支撑杆。如图所示,通过一根呈u型结构的限位杆依次穿过四组塑料支撑杆中外杆和内杆的通孔,对四组塑料支撑杆进行位置限定,使用方便,调节简单”,再结合说明书附图1、2、3和4可知:用于调整塑料外壳高度的工作步骤较为繁琐,进而增加了使用者调整塑料外壳高度时所花费的时间,进而增加了使用者调整塑料外壳高度时对患者造成的不适。

6、因此,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874687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用于dsa机房床垫配套的头部固定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固定器,通过设置螺杆、收线轮、绳索、转轴和偏心轮,解决了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874687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用于dsa机房床垫配套的头部固定装置存在的调整橡胶预紧块之间距离步骤繁琐,以及调整塑料外壳高度的工作步骤繁琐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头部固定器,包括塑料壳体,塑料壳体下表面前后对称连接的转轴上等间距连接有偏心轮与塑料壳体下表面抵接,两个转轴同轴侧连接的皮带轮外侧传动连接有传动带;塑料壳体上表面中部连接的轴承与螺杆转动连接,塑料壳体上表面左右连接的轴承与竖轴转动连接,螺杆外周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竖轴上连接的第一齿轮啮合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的螺母位于第二齿轮下侧,竖轴外周连接的收线轮上连接有绳索。

4、进一步地,转轴外周连接的耳座上表面连接在塑料壳体下表面角落上,一个转轴端部连接的电机外表面连接的机座连接在矩形板侧壁上。

5、进一步地,矩形板上表面四个角落连接的空心轴内部活动连接的活动轴上套接的第一弹簧上表面与塑料壳体下表面角落连接,活动轴上表面与塑料壳体下表面连接。

6、进一步地,矩形板上表面连接的下u形挡座位于偏心轮左右两侧,塑料壳体下表面连接的上u形挡座与下u形挡座位置对应。

7、进一步地,矩形板下表面连接的塑料基座上下两内侧壁等间距连接有凸条。

8、进一步地,塑料壳体左右两侧壁活动连接有u形轴,u形轴内端面后侧与绳索拴接,u形轴内端面前侧连接的顶紧块内侧壁连接有橡胶顶垫。

9、进一步地,u形轴上连接的矩形块与u形轴前后对称套接的第二弹簧外端部连接,第二弹簧内端部与塑料壳体外侧壁抵接。

10、进一步地,矩形块内表面中部连接的连接轴贯穿塑料壳体与顶紧块外侧壁连接。

11、进一步地,塑料壳体上表面从前到后依次连接有橡胶托垫和竖隔板。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杆、收线轮和绳索,简化了使用者调整两个顶紧块之间距离的工作步骤,进而减少了使用者调整两个顶紧块之间距离时所花费的时间,进而便于使用者快速调整两个顶紧块将患者头部锁定在塑料壳体上,进而有利于加快患者头部在dsa设备上进行检测的效率,进而解决了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874687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用于dsa机房床垫配套的头部固定装置存在的调整橡胶预紧块之间距离步骤繁琐的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轴和偏心轮,简化了使用者调整塑料壳体高度的工作步骤,进而减少了使用者依据患者实际需要调整塑料壳体高度时所花费的时间,进而减少了使用者调整塑料壳体高度时对患者造成的不适,进而解决了在专利公告号为cn215874687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用于dsa机房床垫配套的头部固定装置存在的调整塑料外壳高度的工作步骤繁琐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头部固定器,包括塑料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体(4)下表面前后对称连接的转轴(63)上等间距连接有偏心轮(6)与塑料壳体(4)下表面抵接,两个所述转轴(63)同轴侧连接的皮带轮(65)外侧传动连接有传动带(6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3)外周连接的耳座(64)上表面连接在塑料壳体(4)下表面角落上,一个所述转轴(63)端部连接的电机(61)外表面连接的机座(62)连接在矩形板(2)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2)上表面四个角落连接的空心轴(3)内部活动连接的活动轴(31)上套接的第一弹簧(32)上表面与塑料壳体(4)下表面角落连接,所述活动轴(31)上表面与塑料壳体(4)下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2)上表面连接的下u形挡座(21)位于偏心轮(6)左右两侧,所述塑料壳体(4)下表面连接的上u形挡座(43)与下u形挡座(21)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头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2)下表面连接的塑料基座(1)上下两内侧壁等间距连接有凸条(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体(4)左右两侧壁活动连接有u形轴(5),所述u形轴(5)内端面后侧与绳索(57)拴接,所述u形轴(5)内端面前侧连接的顶紧块(51)内侧壁连接有橡胶顶垫(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头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轴(5)上连接的矩形块(53)与u形轴(5)前后对称套接的第二弹簧(511)外端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11)内端部与塑料壳体(4)外侧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头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53)内表面中部连接的连接轴(512)贯穿塑料壳体(4)与顶紧块(51)外侧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头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壳体(4)上表面从前到后依次连接有橡胶托垫(41)和竖隔板(4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部固定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塑料壳体,塑料壳体下表面前后对称连接的转轴上等间距连接有偏心轮与塑料壳体下表面抵接,两个转轴同轴侧连接的皮带轮外侧传动连接有传动带;塑料壳体上表面中部连接的轴承与螺杆转动连接,塑料壳体上表面左右连接的轴承与竖轴转动连接,螺杆外周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竖轴上连接的第一齿轮啮合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的螺母位于第二齿轮下侧,竖轴外周连接的收线轮上连接有绳索。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杆、收线轮和绳索,简化了调整两个顶紧块之间距离的工作步骤,便于快速对患头部的固定和松开,以及通过设置转轴和偏心轮,减少了调整塑料外壳高度时对患者造成的不适。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罗定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