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8904发布日期:2023-11-17 15:3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


背景技术:

1、甲状腺口腔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口腔进入颈部进行甲状腺手术的微创技术。相比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方式,口腔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患者的口腔内开一个小孔,然后通过腔镜将器械伸入颈部进行手术,这种手术方式可以减少颈部切口,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也可以减少手术后的疤痕和感染风险。在甲状腺口腔腔镜手术中,医生可能会使用电凝或其他方法控制出血。但是,即使出血已经得到控制,手术部位仍然可能存在微小的出血点。这些出血点可能会导致淤血和渗血,从而延缓伤口的愈合,为了减少出血和淤血,并促进伤口愈合,医生会在手术结束后在手术部位施加适当的压迫,这可以帮助血液凝固和止血,并促进伤口的愈合,压迫时间的长短通常由医生根据手术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来决定,目前的缺乏有效的压迫装置,一般都是医护人员采用绷带缠绕压迫,绷带容易对皮肤造成压疮,导致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通过固定部把带体缠绕包裹固定在头部,并使得压迫部位于手术创口处,通过加压层对伤口进行压迫,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加压,利于患者恢复,不会对患者面部造成压疮,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且结构简单,便于压迫安装,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可以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包括压迫部、延伸部和固定部,所述延伸部设于压迫部的两侧且固定部与延伸部连接,所述压迫部上设有加压层,所述延伸部设有挂耳孔。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所述压迫部两侧的固定带一相连,所述压迫部两侧的固定带二相连。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固定带一和两个固定带二之间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伸部与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之间形成圆弧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挂耳孔为椭圆结构且与患者耳部对应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挂耳孔的内侧设有橡胶圈。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带体为微弹性材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带体材质为纱布。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带体的延伸部和固定部上均设有若干通气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压层为硅胶垫或海绵垫。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部把带体缠绕包裹固定在头部,并使得压迫部位于手术创口处,通过加压层对伤口进行压迫,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加压,利于患者恢复,不会对患者面部造成压疮,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且结构简单,便于压迫安装,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包括压迫部、延伸部和固定部,所述延伸部设于压迫部的两侧且固定部与延伸部连接,所述压迫部上设有加压层,所述延伸部设有挂耳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所述压迫部两侧的固定带一相连,所述压迫部两侧的固定带二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带一和两个固定带二之间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固定带一和固定带二之间形成圆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孔为椭圆结构且与患者耳部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孔的内侧设有橡胶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为微弹性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材质为纱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延伸部和固定部上均设有若干通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层为硅胶垫或海绵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包括压迫部、延伸部和固定部,所述延伸部设于压迫部的两侧且固定部与延伸部连接,所述压迫部上设有加压层,所述延伸部设有挂耳孔,本技术通过固定部把带体缠绕包裹固定在头部,并使得压迫部位于手术创口处,通过加压层对伤口进行压迫,能够对患者进行有效加压,利于患者恢复,不会对患者面部造成压疮,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且结构简单,便于压迫安装,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阮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