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

文档序号:35852290发布日期:2023-10-25 20:0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

本技术涉及临床护理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1、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的护理非常重要,得了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大部分患者要卧床,尤其是急性期患者,是要绝对卧床,一般要卧床两周左右,然后还要制动,禁忌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出现,危及生命。因此患者不仅要克服腿部的不适,还要担忧抬高要求不够带来疾病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抬高下肢时,首先要患者平卧,抬高患肢的正确姿势是在平躺的时候可将患肢抬高于心脏水平位20度到30度,抬高的目的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以及淋巴回流,从而可以缓解肿胀和疼痛。

2、现有市场上买的抬高垫,大多数是橡胶海绵的,用久了会塌陷,而且腘窝处易悬空,患者腿部不仅不舒服,也起不到真正的抬高作用,也无法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高度,缓解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购买的抬高垫存在的无法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高度缓解不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包括底板,分别相对固定于底板上表面前后两端的挡板,转动安装于两个挡板之间的左右旋丝杠,分别螺纹配合于左右旋丝杠的左螺旋部分和右螺旋部分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设置于底板上方的顶板,

3、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顶板下表面之间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顶部均朝向顶板中部倾斜设置,所述顶板上表面设置有主支撑垫,靠近尾部的主支撑垫内部抽拉穿置有辅支撑垫,所述辅支撑垫能够伸出主支撑垫,所述主支撑垫的两侧分别具有至少一个能够与辅支撑垫定位配合的螺栓,所述主支撑垫和辅支撑垫顶部均具有与人体下肢支撑配合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延伸方向与顶板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主支撑垫和辅支撑垫的垫体具有硬质支撑层,位于弧形槽的垫体表面包覆有弹性泡沫层。

4、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活动贯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且滑杆与左右旋丝杠呈平行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其中一个挡板外的左右旋丝杠端部设置有转动手柄。

6、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右旋丝杠分别与两个挡板之间的通过轴承转动配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辅支撑垫宽度方向两侧的主支撑垫内部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呈l型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长边呈上下方向设置,第一轨道的短边均朝向主支撑垫中部,且第一轨道的长边沿第一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辅支撑垫的两个下角部分别设置有呈直角z型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的下边以及中间连接边与辅支撑垫的下角部相连接,第二轨道的上边下表面与滚轮顶部支撑配合,且第二轨道的上边上表面与第一轨道的短边限位配合。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可以根据患者下肢的实际长度通过调整辅支撑垫与主支撑垫的相对伸缩,进而使得患者下肢与支撑垫的长度相匹配,提升了适应性;同时可根据患者实际体型以及实际病情需要调整两个连杆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而调整支撑垫与底板之间的相对高度,提升了实用性;当患者下肢支撑于主支撑垫和辅支撑垫上后,靠近大腿部分的主支撑垫向下倾斜,靠近脚部的辅支撑垫向上抬起,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肿胀程度,减轻患者的疼痛,硬质支撑层的垫体能够避免病人长时间使用发生垫体塌陷的问题,而且所采用的弹性泡沫层也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缩短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抬高患肢上的劳动时间,节约护理时间,方便患者在可控范围内随时调节;可供不同身高胖廋的人使用。



技术特征:

1.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分别相对固定于底板(1)上表面前后两端的挡板(2),转动安装于两个挡板(2)之间的左右旋丝杠(3),分别螺纹配合于左右旋丝杠(3)的左螺旋部分和右螺旋部分的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5),设置于底板(1)上方的顶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挡板(2)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6),所述滑杆(6)活动贯穿第一滑块(4)和第二滑块(5),且滑杆(6)与左右旋丝杠(3)呈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位于其中一个挡板(2)外的左右旋丝杠(3)端部设置有转动手柄(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旋丝杠(3)分别与两个挡板(2)之间的通过轴承(14)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位于辅支撑垫(10)宽度方向两侧的主支撑垫(9)内部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呈l型的第一轨道(15),所述第一轨道(15)的长边呈上下方向设置,第一轨道(15)的短边均朝向主支撑垫(9)中部,且第一轨道(15)的长边沿第一轨道(15)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滚轮(16);所述辅支撑垫(10)的两个下角部分别设置有呈直角z型的第二轨道(17),所述第二轨道(17)的下边以及中间连接边与辅支撑垫(10)的下角部相连接,第二轨道(17)的上边下表面与滚轮(16)顶部支撑配合,且第二轨道(17)的上边上表面与第一轨道(15)的短边限位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临床护理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S型下肢抬高垫,包括底板,分别相对固定于底板上表面前后两端的挡板,转动安装于两个挡板之间的左右旋丝杠,分别螺纹配合于左右旋丝杠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设置于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顶板下表面之间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连接,所述顶板上表面设置有主支撑垫,靠近尾部的主支撑垫内部抽拉穿置有辅支撑垫。本技术能够根据患者下肢的实际长度通过调整辅支撑垫与主支撑垫的相对伸缩,进而使得患者下肢与支撑垫的长度相匹配,提升了适应性;同时可根据患者实际体型以及实际病情需要调整调整支撑垫与底板之间的相对高度,提升了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英,白彩萍,李晓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