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0258发布日期:2023-12-30 03:2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用艾灸,具体为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因为它的作用机理和针疗有相近之处,并且与针疗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而通过艾灸对人体进行艾热刺激时,通常需要将艾灸条固定在艾灸固定装置上,接着将艾灸固定装置固定在人体皮肤表面,然后点燃艾灸条,对人体进行熏蒸。

2、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15082148 u中公开的艾灸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支架、滑座与艾灸盒,虽然该实用新型通过磁吸方式使得艾灸盒避免了捆绑固定带来的问题,但是该实用新型对艾灸棒安装更换较为不便,并且该实用新型需要医生时刻需旋转艾灸盒,降低了医生为其他患者治疗的效率,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对艾灸棒安装更换不便,且需时刻旋转艾灸盒,降低了医生为其他患者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旋转罩、动力箱、柔性杆、支撑杆、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方固定连接有柔性杆,所述柔性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罩,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

5、所述动力箱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动力箱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第三齿轮外侧面啮合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扭转轴,所述扭转轴外侧面活动连接扭转箱,所述扭转箱内部设有凹槽,所述扭转箱内部活动连接有扭转弹簧;

6、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中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节,所述活动杆固定杆同一端固定连接诶有橡胶块。

7、可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的法模数相同、齿数为倍数关系、齿距角和压力角相同。

8、可选的,所述第一旋转轴、第三旋转轴、第五齿轮轴外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第二齿轮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三齿轮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五齿轮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旋转轴,所述扭转箱一侧固定连接动力箱,所述左侧支撑板开设有滑槽,所述右侧支撑板开设有滑槽,所述动力箱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钩,所述动力箱一侧固定连接有支点杆,所述支点杆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节,所述转动节外侧面活动连接角铁,所述角铁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摩擦块。

9、可选的,所述固定杆、弹簧、活动杆、转动节、橡胶块组合成固定夹。

10、可选的,所述活动杆固定杆同一端固定连接诶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为凹型结构、且两个橡胶块大小相同。

11、可选的,所述底座上方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方焊接有柔性杆,所述柔性杆可任意弯折。

12、(三)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固定夹,能够利用固定杆、活动杆与弹簧之间的拉力,通过转动节转化为两橡胶块之间的夹力,使得两橡胶块能够夹持艾灸棒,使得艾灸棒安装更换方便。

15、2、该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通过设置动力箱,能够利用第一旋转轴的逆时针转动带动内部齿轮转动,使得扭转弹簧收缩,松手后利用扭转弹簧的伸张力来带动齿轮转动,使得第一旋转轴顺时针转动,使得医生无需手动旋转,提高了为其他患者的治疗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包括旋转罩(1)、动力箱(2)、柔性杆(3)、支撑杆(4)、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上方固定连接有柔性杆(3),所述柔性杆(3)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箱(2),所述动力箱(2)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7),所述第一旋转轴(7)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旋转罩(1),所述第一旋转轴(7)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第三齿轮(12)、第四齿轮(17)、第五齿轮(18)的法模数相同、齿数为倍数关系、齿距角和压力角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7)、第三旋转轴(13)、第五旋转轴(19)外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挡片(10),所述第二齿轮(9)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轴(11),所述第三齿轮(12)一端固定连接第三旋转轴(13),所述第五齿轮(18)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旋转轴(19),所述扭转箱(14)一侧固定连接动力箱(2),左侧的支撑板(26)开设有滑槽(25),右侧的支撑板(26)开设有滑槽(25),所述动力箱(2)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钩(29),所述动力箱(2)一侧固定连接有支点杆(30),所述支点杆(30)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节(22),所述转动节(22)外侧面活动连接角铁(28),所述角铁(28)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摩擦块(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1)、弹簧(20)、活动杆(24)、转动节(22)、橡胶块(23)组合成固定夹(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24)固定杆(21)同一端固定连接诶有橡胶块(23),所述橡胶块(23)为凹型结构、且两个橡胶块(23)块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上方焊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上方焊接有柔性杆(3),所述柔性杆(3)可任意弯折。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用艾灸固定装置,涉及医用艾灸技术领域,包括旋转罩、动力箱、柔性杆、支撑杆、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方固定连接有柔性杆,所述柔性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夹,利用固定杆、活动杆与弹簧之间的拉力,使得两橡胶块夹持艾灸棒,使得艾灸棒安装更换方便;通过设置动力箱,利用第一旋转轴的逆时针转动带动内部齿轮转动,使得扭转弹簧收缩,松手后利用扭转弹簧的张力带动齿轮转动,使得第一旋转轴顺时针转动,使得医生无需手动旋转,提高了为其他患者的治疗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蔡惠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蔡惠莲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