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利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82152发布日期:2023-11-18 01:4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利器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用利器盒的,具体地是一种输液室内专用于收纳输液管针头的手持式利器盒。


背景技术:

1、利器盒是医院内用于收纳输液管针头等利器的收纳容器。现有的利器盒多为开口朝上的筒状结构,医护人员会将废弃输液管的针头置于利器盒的开口上方,再通过剪刀剪断输液管使得针头部分落入利器盒内。当然,现有技术中也有部分利器盒在其盒盖的开口位置自带有剪刀或切刀,但是不管利器盒上是否自带有剪刀,现有技术的利器盒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先将利器盒搁置于桌面等固定位置上,然后由医护人员一只手持握输液管,另一只手操作剪刀将输液管剪断,最终针头部分掉落到利器盒内。然而当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利器盒在输液室内使用时会存在以下问题:

2、首先,输液管针头的剪断回收需要护士双手操作,因此利器盒需要放置在固定位置上,一般会集中放置在护士台等固定区域,同时出于院感和安全考虑,在前一个输液管针头未被回收处理的情况下护士不可直接进行下一个输液管针头的拔针操作,这就导致在输液室内即使相邻座位的多名输液患者都需要拔针时护士也只能够在每次拔针后先回到护士台做输液管针头的回收处理才能够返回对下一个患者进行拔针,由此护士需要多次往返于患者和护士台之间,使得护士拔针的工作效率低。

3、其次,输液室内患者的座位旁空间有限,并无能够用于放置利器盒的台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手持式利器盒,其能够仅用一只手握住利器盒的同时完成对输液管的剪断动作,从而使得护士可以随身携带,并在手持的状态下完成对于旧输液管上针头部分的回收,提高效率。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手持式利器盒,包括壳体,壳体的正面靠近顶部位置具有与输液管的针头部分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从壳体的正面延伸至与正面相邻的侧面,所述壳体内设有收纳腔,收纳腔位于卡槽下方,收纳腔的上端具有与卡槽连通的落料口,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切断输液管的切刀以及用于驱动切刀的按压件,所述切刀设置在与所述壳体侧面上的槽口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按压件位于壳体的顶部并沿竖直方向与壳体活动连接。

3、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护士将患者身上的输液管针头拔出后,左手持握输液管,右手拿住壳体后让输液管的针头部分从卡槽的槽口卡入到卡槽内,最后护士的右手施加一个握紧力使得按压件下行带动切刀将输液管切断,切断后的针头部分落入到收纳腔内,由此护士能够无需借助外部的固定位置放置利器盒,因此该利器盒可以被随身携带。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卡槽的槽口包括位于正面上的前槽口和位于侧面上的侧槽口,所述前槽口沿竖直方向外扩形成外大内小的喇叭口。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切刀包括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固定刀片与壳体固定,活动刀片与按压件相连,所述按压件驱使活动刀片与固定刀片做剪切运动,所述壳体上具有供活动刀片穿过的避让通道。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壳体顶部具有安装槽,所述按压件滑动配合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用于驱使按压件朝上移动的复位弹簧。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壳体的背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壳体的顶面沿竖直方向的距离为5~15cm。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凹槽与壳体的顶面沿竖直方向的距离为10cm。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收纳腔内位于凹槽所在位置收窄形成过渡腔,所述过渡腔将收纳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落料口与上腔室的上端连通,所述上腔室内位于落料口的下方位置设有导向斜面,用于驱使输液管的针头部分朝过渡腔所在位置滑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盖合所述卡槽槽口的盖板。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卡槽的槽口包括位于正面上的前槽口和位于侧面上的侧槽口,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盖合该前槽口的盖板。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盖板的上端与按压件相连,所述按压件带动盖板沿竖直方向与壳体滑动配合,所盖板的下端设有卡扣,壳体内设有与卡扣相匹配的卡槽,当按压件带动盖板下行至所述卡扣与卡槽相连时所述盖板盖合于前槽口上且所述按压件与壳体固定。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持式利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的正面(1.1)靠近顶部位置具有与输液管的针头部分相匹配的卡槽(2),所述卡槽(2)的槽口从壳体(1)的正面(1.1)延伸至与正面(1.1)相邻的侧面(1.2),所述壳体(1)内设有收纳腔(3),收纳腔(3)位于卡槽(2)下方,收纳腔(3)的上端具有与卡槽(2)连通的落料口(4),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切断输液管的切刀(5)以及用于驱动切刀(5)的按压件(6),所述切刀(5)设置在与所述壳体(1)侧面(1.2)上的槽口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按压件(6)位于壳体(1)的顶部并沿竖直方向与壳体(1)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利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的槽口包括位于正面(1.1)上的前槽口(2.1)和位于侧面(1.2)上的侧槽口(2.2),所述前槽口(2.1)沿竖直方向外扩形成外大内小的喇叭口(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利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5)包括活动刀片(5.1)和固定刀片(5.2),固定刀片(5.2)与壳体(1)固定,活动刀片(5.1)与按压件(6)相连,所述按压件(6)驱使活动刀片(5.1)与固定刀片(5.2)做剪切运动,所述壳体(1)上具有供活动刀片(5.1)穿过的避让通道(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利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具有安装槽(8),所述按压件(6)滑动配合于安装槽(8)内,所述安装槽(8)内设有用于驱使按压件(6)朝上移动的复位弹簧(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利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背面(1.3)具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与壳体(1)的顶面沿竖直方向的距离为5~15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利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与壳体(1)的顶面沿竖直方向的距离为10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利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3)内位于凹槽(10)所在位置收窄形成过渡腔(3.1),所述过渡腔(3.1)将收纳腔(3)分为上腔室(3.2)和下腔室(3.3),所述落料口(4)与上腔室(3.2)的上端连通,所述上腔室(3.2)内位于落料口(4)的下方位置设有导向斜面(3.4),用于驱使输液管的针头部分朝过渡腔(3.1)所在位置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利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盖合所述卡槽(2)槽口的盖板(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利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的槽口包括位于正面(1.1)上的前槽口(2.1)和位于侧面(1.2)上的侧槽口(2.2),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盖合该前槽口(2.1)的盖板(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利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1)的上端与按压件(6)相连,所述按压件(6)带动盖板(11)沿竖直方向与壳体(1)滑动配合,所盖板(11)的下端设有卡扣(12),壳体(1)内设有与卡扣(12)相匹配的卡槽(2),当按压件(6)带动盖板(11)下行至所述卡扣(12)与卡槽(2)相连时所述盖板(11)盖合于前槽口(2.1)上且所述按压件(6)与壳体(1)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持式利器盒,包括壳体,壳体的正面靠近顶部位置具有与输液管的针头部分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口从壳体的正面延伸至与正面相邻的侧面,所述壳体内设有收纳腔,收纳腔位于卡槽下方,收纳腔的上端具有与卡槽连通的落料口,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切断输液管的切刀以及用于驱动切刀的按压件,所述切刀设置在与所述壳体侧面上的槽口相对应的位置,所述按压件位于壳体的顶部并沿竖直方向与壳体活动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利器盒,其能够仅用一只手握住利器盒的同时完成对输液管的剪断动作,从而使得护士可以随身携带,并在手持的状态下完成对于旧输液管上针头部分的回收,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顾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