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6527发布日期:2023-10-14 22:0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交叉感染套,特别涉及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


背景技术:

1、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病人劳动力及生命安全的一大危险,在现有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运用到防交叉感染套对患者腿部进行防交叉感染保护,在现有的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使用过程中至少有以下弊端:1、现有的防交叉感染套不易于不同身材的人进行穿戴过程,从而影响防交叉感染套的使用;2、现有的防交叉感染套连接不够牢固,不易进行拆卸,故此,我们推出一种新的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下端穿通固定连接有一号约束带,所述防护套上端穿通固定连接有紧固组件,所述防护套外表面下部设置有褶皱层,所述防护套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所述防护套内层壁设置有弹性棉布层;

4、所述防护套包括棉布套,所述棉布套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粘布层,所述棉布套外表面左部开有开口,所述棉布套外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魔术贴勾面层,所述棉布套与一号约束带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右端前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纵向的两个卡扣,所述连接带外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带,所述定位带前端上部和前端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框,所述连接带与防护套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连接带包括橡胶带,所述橡胶带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二号魔术贴毛面层,所述橡胶带外表面前部粘附连接有二号魔术贴勾面层,所述橡胶带与固定带固定连接。

7、优选的,纵向的两个卡扣分别与两个卡框穿插连接。

8、优选的,所述二号魔术贴毛面层与二号魔术贴勾面层粘附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设置防护套,在防护套上设置有开口,在棉布套上设置有粘布层,和一号魔术贴勾面层,将粘布层与一号魔术贴勾面层粘附连接,可以方便防护套的穿戴过程,提高稳定性;

11、2、通过设置紧固组件,将紧固组件与防护套固定连接,将固定带上的纵向的两个卡扣分别与两个卡框穿插连接,再将二号魔术贴毛面层与二号魔术贴勾面层粘附连接,可以加强紧固组件与患者腿部的连接,提高稳定性,且紧固组件拆卸方便。



技术特征:

1.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包括防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下端穿通固定连接有一号约束带(2),所述防护套(1)上端穿通固定连接有紧固组件(3),所述防护套(1)外表面下部设置有褶皱层(4),所述防护套(1)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6),所述防护套(1)内层壁设置有弹性棉布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3)包括连接带(31),所述连接带(31)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带(32),所述固定带(32)右端前部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纵向的两个卡扣(33),所述连接带(31)外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带(34),所述定位带(34)前端上部和前端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卡框(35),所述连接带(31)与防护套(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31)包括橡胶带(311),所述橡胶带(311)前端左部固定连接有二号魔术贴毛面层(312),所述橡胶带(311)外表面前部粘附连接有二号魔术贴勾面层(313),所述橡胶带(311)与固定带(3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其特征在于:纵向的两个卡扣(33)分别与两个卡框(35)穿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魔术贴毛面层(312)与二号魔术贴勾面层(313)粘附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防交叉感染套技术领域,尤其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下端穿通固定连接有一号约束带,所述防护套上端穿通固定连接有紧固组件,所述防护套外表面下部设置有褶皱层,所述防护套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所述防护套内层壁设置有弹性棉布层;所述防护套包括棉布套,所述棉布套外表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粘布层,所述棉布套外表面左部开有开口,所述棉布套外表面前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魔术贴勾面层,所述棉布套与一号约束带固定连接。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防下肢静脉血栓防交叉感染套,通过设置的紧固组件和防护套,可以加强交叉感染套与患者腿部的连接,提高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宏喜,任小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