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拨动组件、手柄和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6418发布日期:2023-10-22 11:4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镜拨动组件、手柄和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拨动组件、手柄和内窥镜。


背景技术:

1、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可直接进入人体自然腔道检查,为医生提供充分的诊断信息。内窥镜通常包括:用于插入至人体内部的插入部、控制插入部前端进行弯曲的手柄、以及用于显示人体自然腔道内部环境的显示设备;内窥镜通过上述三个部分的配合可实现对人体内部的窥视、病灶探索以及治疗。

2、内窥镜的插入部深入人体内部后,通过控制手柄上的拨动件,从而可控制位于插入部远端的主动弯曲段进行弯曲,再通过位于主动弯曲段远端的摄像模组获取照射范围内的图像,从而可进行人体内部的观察、拍摄和诊断等工作。内窥镜的种类较多,可以为支气管镜、肾盂镜、食道镜、胃镜、肠镜、耳镜、鼻镜、口腔镜、喉镜、阴道镜、腹腔镜、关节镜等,通常,同一镜种内窥镜的极限弯曲角度相同,不同镜种内窥镜的极限弯曲角度具有差异。

3、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针对其所需的极限弯曲角度,设计转轮的极限转动角度,从而可控制内窥镜的极限弯曲角度,现有的转轮通常仅具有一种极限转动角度。对于同一镜种的不同规格,由于转轮的规格不同,若采用具有相同极限转动角度的转轮,将导致转轮的行程不同,从而使得同一镜种的不同规格具有不同的极限弯曲角度;另外,对于不同的镜种,若采用具有相同极限转动角度的转轮,由于转轮的行程相同,从而使得不同镜种具有相同的极限弯曲角度。

4、因此,提供一种可调节转轮的极限转动角度,使得转轮具有较强的通用性,目前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窥镜拨动组件、手柄和内窥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轮通用性不强,无法适配同一镜种的不同规格以及不同镜种需求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拨动组件。

4、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包括拨动件、转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其中,所述拨动件与所述转轮连接并用于驱使所述转轮转动,所述转轮上设置有缺槽,所述第一限位块卡接于所述缺槽处,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缺槽具有多种卡接深度,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止抵使所述转轮具有多种极限行程。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中的一者具有多个止抵面,所述转轮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基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缺槽的卡接深度,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中的另一者与多个止抵面中的一者止抵。

6、进一步的,所述缺槽与所述第一限位块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缺槽与所述第一限位块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卡接于多个所述卡槽中的任意一个。

7、进一步的,所述缺槽与所述第一限位块中的一者上还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为相对设置的限位板形成的,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时,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缺槽和所述第一限位块中另一者的两侧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卡接部和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卡接部侧面,并且所述第二限位块具有多个止抵面,所述转轮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基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缺槽的卡接深度,所述凸出部与多个止抵面中的一者止抵。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块为台阶状结构,各级台阶的侧面或台阶面形成所述止抵面,并且所述止抵面与所述转轮的中心具有多种距离。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块为三级台阶状结构,并且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转轮间至少具有三种卡接深度。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凸出部接触的一面为连续平面结构或连续曲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的多个所述止抵面位于所述连续平面或所述连续曲面上,并且所述止抵面与所述转轮的中心具有多种距离。

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

13、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和拨动组件,其中,所述拨动组件为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并且所述手柄本体的壳体内形成容置腔室,所述拨动组件的转轮和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容置腔室内,所述拨动组件的拨动件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拨动组件的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壳体上。

14、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窥镜。

15、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包括手柄、插入部和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手柄为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插入部连接,所述手柄还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

1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包括拨动件、转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由于第一限位块与缺槽具有多种卡接深度,并通过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止抵使转轮具有多种极限行程,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在使用时,通过拨动件拨动转轮转动时,可基于第一限位块与缺槽的卡接深度不同,使得第一限位块具有多种转动半径,并通过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止抵使转轮具有多种极限行程,从而使得转轮具有不同的极限转动角度,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可适用于同一镜种的不同规格以及不同的镜种。

18、即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拨动组件,通过一组拨动组件即可使转轮具有不同的极限转动角度,可满足同一镜种不同规格的需求,也可满足不同镜种的需求,适应性强,在生产过程中,可将其作为标准件生产,从而有助于提高内窥镜的生产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轮的通用性不强,无法适配同一镜种的不同规格以及不同镜种需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拨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拨动件(101)、转轮(102)、第一限位块(103)和第二限位块(104),其中,所述拨动件(101)与所述转轮(102)连接并用于驱使所述转轮(10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03)和第二限位块(104)中的一者具有多个止抵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槽(1021)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03)中的一者上设置有多个卡槽(1021a),所述缺槽(1021)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03)中的另一者上设置有卡扣(1031),所述卡扣(1031)卡接于多个所述卡槽(1021a)中的任意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槽(1021)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03)中的一者上还设置有限位部(1021b),所述限位部(1021b)为相对设置的限位板(1021c)形成的,所述卡扣(1031)与所述卡槽(1021a)卡接时,所述限位板(1021c)与所述缺槽(1021)和所述第一限位块(103)中另一者的两侧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03)包括卡接部(1032)和凸出部(1033),所述凸出部(1033)位于所述卡接部(1032)侧面,并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04)为台阶状结构,各级台阶的侧面或台阶面形成所述止抵面,并且所述止抵面与所述转轮(102)的中心具有多种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04)为三级台阶状结构,并且所述第一限位块(103)与所述转轮(102)间至少具有三种卡接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04)与所述凸出部(1033)接触的一面为连续平面结构或连续曲面结构,所述第二限位块(104)上的多个所述止抵面位于所述连续平面或所述连续曲面上,并且所述止抵面与所述转轮(102)的中心具有多种距离。

9.一种内窥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本体和拨动组件,其中,所述拨动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并且

10.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0)、插入部(20)和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手柄(10)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手柄,所述手柄(10)与所述插入部(20)连接,所述手柄(10)还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拨动组件、手柄和内窥镜,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轮通用性不强,无法适配同一镜种的不同规格以及不同镜种需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内窥镜拨动组件,包括拨动件、转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拨动件与转轮连接并用于驱使转轮转动,转轮上设置有缺槽,第一限位块卡接于缺槽处,第一限位块与缺槽具有多种卡接深度,并通过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止抵使转轮具有多种极限行程。本技术的内窥镜拨动组件,通过一组拨动组件即可使转轮具有不同的极限转动角度,可满足同一镜种不同规格的需求,也可满足不同镜种的需求,适应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易清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