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7327发布日期:2023-10-25 13:2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用锻炼器械,具体为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


背景技术:

1、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

2、孕产妇以及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孕妇在孕期及产后常常需要静养,日常活动减少,容易造成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会发生肺栓塞、心脏梗塞、脑梗塞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尤其重要。

3、产妇分娩后应当尽早下床活动,以预防血栓形成,但是对于抛宫产、体力不足或身体虚弱等无法下床的产妇,只能在病床上借助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帮助进行抬腿、踝泵运动(勾脚尖、压脚背)、按摩等被动运动,通常一天内需要运动多次才能达到预防静脉血栓的目的,因此若完全依靠家属和医护人员的辅助,家属和医护人员劳动量大,且医护人员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无法及时帮助产妇进行运动,从而导致产妇运动次数不够,影响产妇运动效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依靠家属和医护人员对无法下床的产妇进行辅助运动时,劳动量大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包括机座,机座后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机座前侧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踏板,踏板中部铰接在安装槽内,两个踏板上端后侧铰接有伸缩杆,踏板上设置有绑带组件。

4、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5、通过固定组件将机座固定在病床床尾,产妇双脚踩在两个踏板上并用绑带组件固定,通过驱动伸缩杆伸缩来带动踏板上端向前或向后摆动,由此带动产妇的双脚实现勾脚尖和压脚背的动作,由此模拟踝泵运动,实现脚踝的锻炼,同时促进小腿肌肉收缩,达到预防静脉血栓的目的。本方案能够辅助产妇在病床上进行下肢运动,减轻了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劳动负担,需要时可随时使用,能够避免因医护人员人手短缺造成运动次数不够的情况,确保了运动效果,非常适于卧床产妇进行被动运动。

6、进一步,踏板下端两侧连接有导向滑块,安装槽两侧内壁上开设有弧形的导向槽,导向滑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

7、本方案中,设置导向滑块和导向槽能够有效对踏板进行导向,确保踏板稳定翻转,从而确保产妇脚踝稳定完成勾脚尖和压脚背的运动,保证运动效果,同时避免产妇受伤。

8、进一步,机座前侧底部连接有下肢束带,下肢束带两侧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下肢束带内设置有气囊,气囊连通有气泵,气泵安装在机座内。

9、本方案中,下肢束带用于包裹产妇小腿,包裹后通过气泵给气囊充气,能够对产妇下肢进行加压治疗,通过踝泵运动带动小腿肌肉收缩加上气囊加压治疗,能够进一步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10、进一步,导向槽底部安装有感应器,感应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气泵电连接。

11、本方案中,当导向滑块滑动至导向槽底部时,即踏板前端向前翻转时(勾脚尖),感应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气泵给气囊充气,此时小腿肌肉绷紧,加之气囊挤压,达到双重作用;踏板前端向后翻转时导向滑块远离感应器,感应器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气泵给气囊抽气,气囊泄气,小腿肌肉泄压;如此反复,能够更好的实现小腿的间隙性加压控制,促进小腿肌肉收缩,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更好。

12、进一步,下肢束带内设置有按摩珠。

13、本方案中,设置按摩珠,当气囊加压时按摩珠挤压小腿肌肉,气囊泄气时按摩珠不再挤压小腿,如此反复,在气囊和按摩珠的多重作用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小腿肌肉的加压作用。

14、进一步,下肢束带内设置有加热组件。

15、本方案中,设置加热组件能够对产妇小腿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提高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16、进一步,绑带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踏板两侧的绑带扣和绑带,绑带一面的自由端设置有魔术贴的勾面,绑带另一面设置有魔术贴的绒面。

17、本方案中,绑带自由端从绑带扣中穿过后,利用魔术贴的勾面粘紧在绒面上,即可固定绑带,将产妇脚部固定在踏板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18、进一步,固定组件包括挂耳,挂耳和机座之间形成用于卡紧病床围栏的卡紧空间,挂耳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

19、本方案中,将病床围栏卡入卡紧空间内,并旋紧锁紧螺栓抵紧围栏,即可将机座固定在病床床尾,方便产妇在病床上使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机座后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机座前侧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踏板,踏板中部铰接在安装槽内,两个踏板上端后侧铰接有伸缩杆,踏板上设置有绑带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踏板下端两侧连接有导向滑块,安装槽两侧内壁上开设有弧形的导向槽,导向滑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座前侧底部连接有下肢束带,下肢束带两侧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下肢束带内设置有气囊,气囊连通有气泵,气泵安装在机座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槽底部安装有感应器,感应器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气泵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肢束带内设置有按摩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肢束带内设置有加热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绑带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踏板两侧的绑带扣和绑带,绑带一面的自由端设置有魔术贴的勾面,绑带另一面设置有魔术贴的绒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包括挂耳,挂耳和机座之间形成用于卡紧病床围栏的卡紧空间,挂耳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用锻炼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产后静脉血栓预防装置,包括机座,机座后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机座前侧设置有两个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踏板,踏板中部铰接在安装槽内,两个踏板上端后侧铰接有伸缩杆,踏板上设置有绑带组件。本技术能够辅助产妇在病床上进行下肢运动,减轻了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劳动负担,需要时可随时使用,能够避免因医护人员人手短缺造成运动次数不够的情况,确保了运动效果,非常适于卧床产妇进行被动运动。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霞,刘树平,向悠琼,唐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市妇产科医院、重庆市遗传与生殖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