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固定器

文档序号:36218827发布日期:2023-11-30 10: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引流管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1、引流管是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

2、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3、现有技术中也有很多种结构形式的引流管,比如腹腔引流管等等:研究人员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直线通用的引流管的管路固定梳理不是很方便(引流管的病床边梳理管路比较费事),多根不同管径的引流管凌乱、无法固定(尤其是不同管径的多根引流管需要同时进行床边固定时很难实现一个固定位置多根引流管固定);并且同时固定多根引流管存在引流管缠绕、折叠等风险,会造成引流不畅通,引流失效等风险,影响患者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器,用以解决多根不同管径的引流管凌乱、无法固定,并且同时固定多根引流管存在引流管缠绕、折叠等风险会造成引流不畅通,引流失效等风险,影响患者的恢复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固定器,包括:连接件、固定板和挡板条;

3、所述固定板包括:左侧的第一固定板、右侧的第二固定板和底部的第三固定板,所述左侧的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右侧的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及底部的第三板体为一体连接;且第三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4、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壁从下至上布置有多个挡板条,并且多个挡板条的长度逐渐变长;所述挡板条与左侧的第一固定板之间存在间隙空间,所述间隙空间为引流管插入固定板的插入通道;所述卡槽端面为圆弧形,且所述卡槽的开口朝向底部方向开设,所述卡槽开口处宽度尺寸小于自身的圆弧直径尺寸;所述卡槽用于直接卡接固定引流管;

5、多根所述挡板条从上至下排列,其任意两两述挡板条之间的竖向间距逐渐变小。

6、进一步地,所述挡板条的顶部为粗糙表面。

7、进一步地,沿着所述挡板条的顶部表面并垂直所述挡板条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人”字形的限位条。

8、进一步地,所述“人”字形的限位条的数量为多个且与顶部上一个挡板条处的卡槽数量对应;所述“人”字形的限位条设置在顶部上一个挡板条的卡槽对应位置上。

9、进一步地,所述挡板条为长方形形状。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包括:上端的圆柱部和下端的圆台部,所述圆台部插接到病床的床边杆上的圆形孔中,以使连接件的底部与病床的床边杆销孔插接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体;所述第一连接板体包括:第一倾斜板和第一横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与第一倾斜板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横板一体连接,用于将合围形成三角形夹持腔。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体;所述第二连接板体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与第一弧形板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横板一体连接,用于将合围形成半圆形的夹持腔。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倾斜板的端部与第一弧形板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缝隙口。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固定器,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有:

15、该引流管固定器,包括:连接件、固定板和挡板条,固定板包括:左侧的第一固定板、右侧的第二固定板和底部的第三固定板,且第三固定板的底部与连接件连接;

16、沿第一固定板的内壁从上至下布置有多个挡板条,并且多个挡板条的长度逐渐变长;沿挡板条的长度方向上的底部设有多个等间距的卡槽,所述卡槽端面为圆弧形,且所述卡槽的开口朝向底部方向开设,所述卡槽开口处宽度尺寸小于自身的圆弧直径尺寸,呈收紧状态;上下之间设置的两根挡板条用于对引流管进行夹持固定,同时在进一步的技术结构设计中,尤其是挡板条底部位置的卡槽则直接用于对引流管进行卡接固定;

17、多根所述挡板条从上至下排列,其任意两两述挡板条之间的竖向间距逐渐变小;多根所述挡板条从上至下其长度逐渐变长,以此用于实现将挡板条至左侧的第一固定板之间的插入通道的开口逐渐变小;因此说在操作人员比较繁忙时,可以将直径尺寸适当的引流管直接从固定板左侧位置的插入通道进入,然后向右侧的两条挡板条放置,仅仅依靠两根挡板条之间的夹持力同样也可以实现一定数量的引流管的固定以及排列;

18、具体在执行多根不同尺寸的引流管固定时,可以将直径较大的引流管从顶部的缝隙中插入,然后从左侧的插入通道进入,选择位置靠上的挡板条上进行固定;如果遇到直径较小的引流管则可以继续沿着插入通道向下插入,随后将遇到直径较小的引流管插入到位置靠下的挡板条位置的卡槽进行固定;这样一来,直径较大引流管与直径较小的引流管都得到了有效稳固的固定以及合理的分配位置,这样的位置分配结构(即固定板)可以保障引流管的有效固定与快速安装;

19、同时本身的插入通道采用上述设计具有度量的作用;在具体技术方案中,沿第一固定板的内壁从上至下布置有多个挡板条,并且多个挡板条的长度逐渐变长,这样一来左侧的插入通道就会逐渐变小,挡板条之所以没有采用等长度设计就是为了卡掉部分直径较大的引流管;因为越往下插入,由于部分引流管直径过大而无法继续从插入通道向下插接,从而避免操作人员无限制的向下插入到适用于直径小引流管适配的挡板条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手动盲操作(盲固定操作)。

20、通过上述的结构与设计不同直径及长度的引流管卡入卡槽内,避免引流管缠绕、折叠等风险,引流不畅通,引流失效等风险,提升患者的恢复,最为重要的是方便了引流管的位置固定管理以及合理分配。通过上述的结构与设计不同直径及长度的引流管卡入卡槽内,避免引流管缠绕、折叠等风险,引流不畅通,引流失效等风险,提升患者的恢复。



技术特征:

1.一种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固定板和挡板条、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条的顶部为粗糙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挡板条的顶部表面并垂直所述挡板条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人”字形的限位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字形的限位条的数量为多个且与顶部上一个挡板条处的卡槽数量对应;所述“人”字形的限位条设置在顶部上一个挡板条的卡槽对应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条为长方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包括:上端的圆柱部和下端的圆台部,所述圆台部插接到病床的床边杆上的圆形孔中,以使连接件的底部与病床的床边杆销孔插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体;所述第一连接板体包括:第一倾斜板和第一横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与第一倾斜板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横板一体连接,用于将合围形成三角形夹持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体;所述第二连接板体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与第一弧形板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横板一体连接,用于将合围形成半圆形的夹持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流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板的端部与第一弧形板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缝隙口。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固定器,涉及辅助器械领域,引流管固定器包括:固定板和挡板条,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沿第一固定板的内壁从下至上布置有多个挡板条,多个挡板条的长度逐渐变长;挡板条与左侧的第一固定板之间存在间隙空间,间隙空间为引流管插入固定板的插入通道;所述卡槽端面为圆弧形,且卡槽的开口朝向底部方向开设,所述卡槽开口处宽度尺寸小于自身的圆弧直径尺寸;所述卡槽用于直接卡接固定引流管;多根所述挡板条从上至下排列,其任意两两述挡板条之间的竖向间距逐渐变小,通过上述的结构与设计不同直径及长度的引流管卡入卡槽内,避免引流管缠绕、引流不畅通,引流失效等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