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冷冻治疗装置

文档序号:36201087发布日期:2023-11-30 03:0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皮肤冷冻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皮肤冷冻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1、液氮冷冻治疗是指近代治疗学领域中的一门新技术,可以通过极速的冷冻杀死病毒,患有严重的寒冷性荨麻疹的人不能使用这个方法治疗,液氮冷冻治疗是一种冷冻生物学的综合效应,正常细胞在极度冷冻的状态下,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它就是通过极度冷冻的状态下,将病区细胞迅速杀死,使得病区得到正常的恢复,一般用来治疗瘊子、鸡眼、疣、神经性皮炎以及皮肤病等。

2、目前皮肤冷冻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涂抹、喷涂和接触,接触冷冻治疗主要通过冷冻装置将低温介质传递至病变部位。如申请号为202120863899.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皮肤科用液氮冷冻治疗装置,包括液氮存储管,液氮存储管的上侧端部设置有管道连接座,管道连接座的上侧安装有排液管道,排液管道的下侧端部并且与管道连接座的连接处安装有管道连接套,排液管道的上侧端部安装有治疗喷头,液氮存储管的正面中间处安装有观察窗口,液氮存储管的正面并且位于观察窗口的左侧设置有容量刻度线,液氮存储管外壁的右下侧安装有第一辅助手柄,液氮存储管的下侧端部安装有盖体连接筒。该装置在使用中需要双手操作,缺乏便捷性。

3、有鉴于此,申请号为202220072964.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皮肤科用便携冷冻装置,通过按压按压筒,在单向阀的作用下逐步将固定筒以及按压筒内部的气体注入管体,并随着气体的持续注入,逐步推动活塞杆将冷冻液由喷头喷出,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改变管体内部的气压来驱动活塞杆来进行注射,单手即可进行操作。

4、然而,上述冷冻装置虽然可由用户单手操作,但在单手操作过程中需要反复按压弹性压筒来改变活塞上部压强,操作繁琐,费时费力,难以满足冷冻治疗的便捷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皮肤冷冻治疗装置,便捷性高,且可精准调控冷冻介质注射量,以满足用户要求,提高冷冻治疗效果,从而解决背景技术中所阐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

3、一种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冷冻介质的筒体套件,所述筒体套件的下端向下收紧并开设有介质出入口,在所述筒体套件的筒腔中活动设置有活塞组件,其关键在于:所述活塞组件的活塞杆采用丝杆结构,在所述丝杆上套接有丝牙套筒,所述丝牙套筒通过传动结构与驱动电机相连,在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电路中还连接有升降开关;当触发所述升降开关时,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结构驱动所述丝杆轴向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所述活塞组件的活塞位置,以使得冷冻介质从所述介质出入口吸入或喷出。

4、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筒体套件的顶部还设置有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上预留有供所述丝杆轴向非接触式贯穿的通道口,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壳腔中还设置有所述丝牙套筒、所述传动结构、所述驱动电机以及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壳壁上还设置有所述升降开关。

5、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的壳腔中还设置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壳壁上对应所述蓄电池还设置有充电接口。

6、更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的壳腔通过隔板隔断为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第三安装腔,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传动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中,所述蓄电池设于第二安装腔中,所述控制电路设于第三安装腔中。

7、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和所述第三安装腔的腔壁上均开设有散热通风口。

8、更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的蜗轮固定套接在所述丝牙套筒上,并通过平面止推轴承实现支撑;所述蜗轮蜗杆组件的蜗杆通过皮带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9、更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套件包括内筒和外筒,在所述内筒和外筒的预留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

10、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外筒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一段用于连接防护结构的螺纹。

11、更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与螺纹配合的套环,所述套环上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支耳,在每个支耳上铰接有支撑杆,相邻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防护布,所述防护布采用弹性面料,且用于在所述介质出入口的四周围合成体积可变的防护空间。

12、更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套件的筒壁上设置有可视窗,靠近所述可视窗设置有刻度尺。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4、(1)在升降开关触发后,驱动电机可通过传动结构带动丝杆水平旋转,从而利用丝牙套筒的旋转运动带动丝杆轴向升降,整个过程中用户仅需触碰升降开关,单手即可轻松胜任,操作便捷性得到显著提升;

15、(2)采用丝杆与丝牙套筒啮合传动,运行平稳,精度高,有利于用户精准把控冷冻介质注射量,以提升皮肤冷冻治疗效果;

16、(3)利用壳体组件实现壳腔内部的合理分区,使得各部件在各自空间运行,一方面提高了装置的紧凑性,另一方面也能确保壳腔内部走线更加规整;

17、(4)采用多层结构的筒体套件,使得装置具有更优良的冷藏性能,以减弱冷冻介质的蒸发,从而延长冷冻介质的存储时间;

18、(5)设置防护组件,可根据治疗需求自行组装,且能够调整防护空间体积,以将患处遮蔽,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冷冻介质外溢,从而防止对患处外皮肤造成损伤,装置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更好,应用范围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冷冻介质的筒体套件,所述筒体套件的下端向下收紧并开设有介质出入口,在所述筒体套件的筒腔中活动设置有活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的活塞杆采用丝杆结构,在所述丝杆上套接有丝牙套筒,所述丝牙套筒通过传动结构与驱动电机相连,在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电路中还连接有升降开关;当触发所述升降开关时,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通过所述传动结构驱动所述丝杆轴向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所述活塞组件的活塞位置,以使得冷冻介质从所述介质出入口吸入或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套件的顶部还设置有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上预留有供所述丝杆轴向非接触式贯穿的通道口,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壳腔中还设置有所述丝牙套筒、所述传动结构、所述驱动电机以及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壳壁上还设置有所述升降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壳腔中还设置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在所述壳体组件的壳壁上对应所述蓄电池还设置有充电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壳腔通过隔板隔断为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第三安装腔,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传动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中,所述蓄电池设于第二安装腔中,所述控制电路设于第三安装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和所述第三安装腔的腔壁上均开设有散热通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蜗轮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蜗杆组件的蜗轮固定套接在所述丝牙套筒上,并通过平面止推轴承实现支撑;所述蜗轮蜗杆组件的蜗杆通过皮带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套件包括内筒和外筒,在所述内筒和外筒的预留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一段用于连接防护结构的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与螺纹配合的套环,所述套环上圆周均匀分布有若干支耳,在每个支耳上铰接有支撑杆,相邻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防护布,所述防护布采用弹性面料,且用于在所述介质出入口的四周围合成体积可变的防护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套件的筒壁上设置有可视窗,靠近所述可视窗设置有刻度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皮肤冷冻治疗装置,包括用于存储冷冻介质的筒体套件,筒体套件的下端向下收紧并开设有介质出入口,在筒体套件的筒腔中活动设置有活塞组件,活塞组件的活塞杆采用丝杆结构,在丝杆上套接有丝牙套筒,丝牙套筒通过传动结构与驱动电机相连,在驱动电机的控制电路中还连接有升降开关;当触发升降开关时,驱动电机能够通过传动结构驱动丝杆轴向上升或下降,从而调节活塞组件的活塞位置,以使得冷冻介质从所述介质出入口吸入或喷出。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手操作的皮肤冷冻治疗装置,便捷性高,且可精准调控冷冻介质注射量,以满足用户要求,提高冷冻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沈芳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