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4438发布日期:2023-12-29 16:5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颈椎按摩,具体是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


背景技术:

1、颈椎,指颈椎骨,不仅支撑头的重量,还有很大的活动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下段颈椎容易发生退化性改变,主要表现椎间盘变薄,椎骨间隙变窄,使椎间孔变小,而也有部分年轻人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也会出现颈椎疼痛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对颈椎进行适当的按摩放松。

2、目前,现有的对颈椎的按摩放松方式大多都是采用颈部按摩仪进行按摩,但是按摩仪在使用时,只能对颈椎部位进行单一的按摩效果,无法对颈部进行有效的支撑或者调节,在按摩的过程中或者按摩结束后,使用者再次投入到工作中时,由于未能对颈部进行支撑,因此使用者依旧会感到颈椎部位会有疼痛感,并且无法根据使用者平时的习惯调节按摩仪的高度,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于主框架两端内壁之间是升降杆,所述主框架为“u”字形,且主框架的一端内壁均开有侧槽,侧槽的顶部与底部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主框架的顶部一端内壁均开有顶槽,且顶槽的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底部输出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螺纹杆的顶部外壁;

4、所述升降杆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升降块,且升降块通过螺纹套接于螺纹杆的圆周外壁,升降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垫板,垫板为棉材质,且垫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用于对使用者进行按摩的驱动机构。

5、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往复丝杆,且升降杆的顶部外壁开有移动槽,往复丝杆转动连接于移动槽的两端内壁之间,移动槽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于螺纹杆的一端外壁,往复丝杆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套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移动轮。

6、优选的,所述移动轮转动连接于移动块的两侧内壁之间,且移动轮为橡胶材质。

7、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两端顶部外壁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控制键,且控制键与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均为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两端底部外壁均开有第一转动槽,且第一转动槽的底部两侧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板,且辅助支撑板与第一转动槽之间为紧密接触。

9、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撑板的顶部外壁均开有第二转动槽,且第二转动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第一转动槽的一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限位杆,限位杆均为钢材质。

10、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底部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垫,且辅助支撑垫均为橡胶材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当第一驱动电机启动并且带动螺纹杆转动时,两个升降块均会在螺纹的作用下升降,从而带动整个升降杆升降,从而当使用者将颈部放置于升降杆顶部时,可根据使用者自己的习惯,调节升降杆的高度,从而利用棉材质的垫板对颈部进行放松以及支撑,并且当升降杆的高度调节完成后,设置在垫板底部的驱动机构会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按摩,从而实现了对患者颈部的疼痛缓解效果,在使用者工作时,可持续性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支撑按摩;

13、本实用新型中,当辅助支撑板打开时,可同时将处于辅助支撑板上的转动板打开,并且将转动板旋转进第一转动槽中,从而对辅助支撑板的位置进行锁定,进一步加强辅助支撑板的稳定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者在将颈部放置在垫板顶部时,橡胶材质的辅助支撑垫可对使用者的脖颈处提供辅助支撑的效果,防止使用者的脖颈处于悬空状态,进一步提高对使用者脖颈的支撑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包括主框架(1)以及设置于主框架(1)两端内壁之间是升降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为“u”字形,且主框架(1)的一端内壁均开有侧槽(5),侧槽(5)的顶部与底部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8),主框架(1)的顶部一端内壁均开有顶槽(13),且顶槽(13)的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2),第一驱动电机(12)的底部输出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螺纹杆(18)的顶部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往复丝杆(14),且升降杆(6)的顶部外壁开有移动槽(15),往复丝杆(14)转动连接于移动槽(15)的两端内壁之间,移动槽(15)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20),且第二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于螺纹杆(18)的一端外壁,往复丝杆(14)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套接有移动块(17),且移动块(17)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移动轮(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6)转动连接于移动块(17)的两侧内壁之间,且移动轮(16)为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的两端顶部外壁均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控制键(4),且控制键(4)与第一驱动电机(12)以及第二驱动电机(20)均为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的两端底部外壁均开有第一转动槽(10),且第一转动槽(10)的底部两侧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板(3),且辅助支撑板(3)与第一转动槽(10)之间为紧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板(3)的顶部外壁均开有第二转动槽(8),且第二转动槽(8)的两侧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9),第一转动槽(10)的一端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限位杆(11),限位杆(11)均为钢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的底部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辅助支撑垫(2),且辅助支撑垫(2)均为橡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疼痛缓解装置,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于主框架两端内壁之间是升降杆,所述主框架为“U”字形,且主框架的一端内壁均开有侧槽,侧槽的顶部与底部内壁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主框架的顶部一端内壁均开有顶槽,且顶槽的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底部输出轴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螺纹杆的顶部外壁;所述升降杆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升降块;本技术,根据使用者自己的习惯,调节升降杆的高度,从而利用棉材质的垫板对颈部进行放松以及支撑,并且当升降杆的高度调节完成后,设置在垫板底部的驱动机构会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按摩,从而实现了对患者颈部的疼痛缓解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林,田海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璇爱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