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塑形微导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0016发布日期:2024-02-20 20:18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塑形微导丝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塑形微导丝,属于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1、在心脑外科临床手术过程中,由于病变位置的血管错综复杂,特别是神经系统的颅内血管狭窄迂曲,所以经常需要用到直径较小的精密神经微导丝才能引导手术器械等到达至病变位置,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治疗操作方案。微导丝能进入血管中的位置越远,能提供的支撑作用越好,为治疗提供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就越高。但是,由于现有的微导丝的操作长度太远,因此,操作者在操控微导丝进入颅内狭窄迂曲的动脉时,微导丝的扭矩传递性、体内形状保持性和通过性等会大幅度下降,从而影响手术进程和效果。亟需找到扭矩传递性、体内形状保持性和通过性好的微导丝。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塑形微导丝,所述预塑形微导丝包括位于远端的预塑段和位于近端的非预塑段,所述预塑段从远端到近端依次弯曲形成有第一子预塑段、第二子预塑段、第三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其中,所述第一子预塑段和第三子预塑段的弯曲方向相同并与所述第二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四子预塑段与所述非预塑段连接。

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预塑段、第二子预塑段、第三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的曲率分别为1/4~1/5、1/4~1/5、1/2~1/5和1/2~1/5。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预塑段、第二子预塑段、第三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的长度分别为0.5~10mm、2~10mm、0.5~10mm和0.5~10mm。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子预塑段和第三子预塑段之间通过第一直线段相连,所述第三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之间通过第二直线段相连。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的长度分别为1~10mm和1~10mm。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直线段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段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钝角的度数为95°~150°。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子预塑段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相接之处与所述第一直线段所在的直线相切,所述第四子预塑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相接之处与所述第二直线段所在的直线相切。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预塑段与所述第二子预塑段相连所形成的弧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另一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4.0mm。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子预塑段与所述非预塑段连接的一端端点和所述第二子预塑段的最大曲率半径处对应的切点之间的间距为7~8mm。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塑段的长度为15~30mm;所述预塑形微导丝的总长度为180~320cm。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塑形微导丝的直径为0.17~0.53mm(0.007~0.021英寸)。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塑形微导丝的材料为304v不锈钢,或者,所述预塑形微导丝的材料由304v不锈钢和镍钛合金组成。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塑形微导丝的外侧包裹有护套。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护套的材料为含钨粉的tpu、铂金绕丝或黄金绕丝。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塑形微导丝,包括位于远端的预塑段和位于近端的非预塑段,预塑段从远端到近端依次弯曲形成有第一子预塑段、第二子预塑段、第三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其中,第一子预塑段和第三子预塑段的弯曲方向相同并与第二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的弯曲方向相反,第四子预塑段与非预塑段连接。此预塑形微导丝具有良好的扭矩传递性、体内形状保持性和通过性,在通过复杂血管(例如,交通动脉)时,其第三子预塑段的最凸点会抵住眼动脉,使第一子预塑段和第二子预塑段开口的角度变大,从而能够进入目标血管,辅助诊断器械或者治疗器械到达病变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塑形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塑形微导丝包括位于远端的预塑段和位于近端的非预塑段,所述预塑段从远端到近端依次弯曲形成有第一子预塑段、第二子预塑段、第三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其中,所述第一子预塑段和第三子预塑段的弯曲方向相同并与所述第二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的弯曲方向相反,所述第四子预塑段与所述非预塑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塑形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预塑段、第二子预塑段、第三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的曲率分别为1/4~1/5、1/4~1/5、1/2~1/5和1/2~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塑形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预塑段、第二子预塑段、第三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的长度分别为0.5~10mm、2~10mm、0.5~10mm和0.5~10m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预塑形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预塑段和第三子预塑段之间通过第一直线段相连,所述第三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之间通过第二直线段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塑形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的长度分别为1~10mm和1~10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塑形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段所在的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钝角的度数为95°~1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塑形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预塑段与所述第一直线段的相接之处与所述第一直线段所在的直线相切,所述第四子预塑段与所述第二直线段的相接之处与所述第二直线段所在的直线相切。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预塑形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预塑段与所述第二子预塑段相连所形成的弧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另一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不超过4.0mm。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预塑形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子预塑段与所述非预塑段连接的一端端点和所述第二子预塑段的最大曲率半径处对应的切点之间的间距为7~8mm。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预塑形微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塑段的长度为15~30mm;所述预塑形微导丝的总长度为180~320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塑形微导丝,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塑形微导丝,包括位于远端的预塑段和位于近端的非预塑段,预塑段从远端到近端依次弯曲形成有第一子预塑段、第二子预塑段、第三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其中,第一子预塑段和第三子预塑段的弯曲方向相同并与第二子预塑段和第四子预塑段的弯曲方向相反,第四子预塑段与非预塑段连接。此预塑形微导丝具有良好的扭矩传递性、体内形状保持性和通过性,在通过复杂血管(例如,交通动脉)时,其第三子预塑段的最凸点会抵住眼动脉,使第一子预塑段和第二子预塑段开口的角度变大,从而能够进入目标血管,辅助诊断器械或者治疗器械到达病变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伟,田梦云,李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璞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