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

文档序号:37142299发布日期:2024-02-26 16:5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

本技术涉及医用治疗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


背景技术:

1、新生儿在医院看护场合需对进行脐静脉置管的病人密切看护,以免病人拉扯掉落而发生事故,由于新生儿缺少安全感,没有自控能力,四肢易舞动,头部摇摆,因此需要固定新生儿的肢体。

2、但是现有技术中,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根据新生儿的体型来束缚和固定,导致容易出现将新生儿勒伤,且不便于根据新生儿的手臂和腿部来调整棉布条的长度,导致还需要连接一段棉布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的四端均安装有收纳箱,四个所述收纳箱的内腔均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所述放置板的两侧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开设有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的内部均安装有缠绕箱,两个所述缠绕箱的内腔均设置有缠绕收紧装置。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收纳箱的一角开设有棉布条出口,所述收纳箱的顶部安装有箱盖,所述收纳箱内腔的一侧安装有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压板。

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起到了固定和收纳的作用。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缠绕箱的一侧安装有滑块,所述缠绕箱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缠绕箱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卡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卡板一端的表面,所述卡板的一端安装有手压板。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起到了固定和卡住的作用。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长度调节装置包括六角手轮,所述六角手轮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底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收纳箱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棉布条,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表面活动嵌设在箱盖的顶部。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起到了调节第一棉布条的长度作用。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缠绕收紧装置包括圆形手轮,所述圆形手轮一端的中心处安装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表面缠绕连接有第二棉布条,所述第二传动轴表面的一端固定套设有齿轮。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起到了缠绕和固定的作用。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缠绕箱内腔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嵌设在缠绕箱内腔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棉布条位于缠绕箱的内腔,所述齿轮位于圆形手轮和缠绕箱的中间,所述齿轮的表面卡合在卡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棉布条的一端安装在放置板顶部的中间。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起到了将第二棉布条的固定和第二传动轴的固定作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将新生儿放到放置板顶部的中心处,然后将两侧的缠绕箱通过两个滑块沿着两个滑轨的方向移动到对面,并且在到达对面时转动圆形手轮,因为圆形手轮是和第二传动轴固定安装的,而第二传动轴的表面又是和第二棉布条缠绕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轴表面的一端固定套设齿轮,而齿轮的表面与卡板的一端卡合连接,所以转动圆形手轮带动着第二传动轴,而第二传动轴将多余的第二棉布条收回并收紧,可以根据新生儿的体型来束缚和固定。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抽拉将第一棉布条的一端经过棉布条出口抽出,并且将第一棉布条的一端束缚在新生儿的手臂或是腿部,然后转动六角手轮,因为六角手轮底部的中心处固定安装第一传动轴,而第一传动轴的底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收纳箱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并且第一传动轴的表面缠绕连接第一棉布条的另一端,所以六角手轮带动着第一传动轴转动,而第一传动轴带动着第一棉布条收紧,可以根据新生儿的手臂和腿部来调整第一棉布条的长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板(1),所述放置板(1)顶部的四端均安装有收纳箱(2),四个所述收纳箱(2)的内腔均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3),所述放置板(1)的两侧安装有弧形板(4),所述弧形板(4)的内侧开设有两个滑轨(401),两个所述滑轨(401)的内部均安装有缠绕箱(5),两个所述缠绕箱(5)的内腔均设置有缠绕收紧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2)的一角开设有棉布条出口(202),所述收纳箱(2)的顶部安装有箱盖(201),所述收纳箱(2)内腔的一侧安装有两个伸缩杆(203),两个所述伸缩杆(203)的一端安装有压板(2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箱(5)的一侧安装有滑块(501),所述缠绕箱(5)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板(502),所述缠绕箱(5)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柱(503),所述固定柱(503)的表面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块(504),所述连接块(504)的一侧安装有卡板(505),所述固定板(502)的一侧安装有弹簧(506),所述弹簧(506)的一端安装在卡板(505)一端的表面,所述卡板(505)的一端安装有手压板(50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装置(3)包括六角手轮(301),所述六角手轮(301)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302),所述第一传动轴(302)的底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收纳箱(2)内腔底部的中心处,所述第一传动轴(302)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棉布条(303),所述第一传动轴(302)的表面活动嵌设在箱盖(201)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收紧装置(6)包括圆形手轮(601),所述圆形手轮(601)一端的中心处安装有第二传动轴(602),所述第二传动轴(602)的表面缠绕连接有第二棉布条(603),所述第二传动轴(602)表面的一端固定套设有齿轮(6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602)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缠绕箱(5)内腔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轴(602)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嵌设在缠绕箱(5)内腔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棉布条(603)位于缠绕箱(5)的内腔,所述齿轮(604)位于圆形手轮(601)和缠绕箱(5)的中间,所述齿轮(604)的表面卡合在卡板(505)的一端,所述第二棉布条(603)的一端安装在放置板(1)顶部的中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新生儿的肢体固定带,涉及医用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顶部的四端均安装有收纳箱,四个所述收纳箱的内腔均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所述放置板的两侧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内侧开设有两个滑轨,两个所述滑轨的内部均安装有缠绕箱,两个所述缠绕箱的内腔均设置有缠绕收紧装置。本技术,将新生儿放到放置板顶部的中心处,然后将两侧的缠绕箱通过两个滑块沿着两个滑轨的方向移动到对面,并且在到达对面时转动圆形手轮,因为圆形手轮是和第二传动轴固定安装的,而第二传动轴的表面又是和第二棉布条缠绕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轴表面的一端固定套设齿轮。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