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合器及体外膜肺氧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26096发布日期:2023-11-22 18: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氧合器及体外膜肺氧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氧合器及体外膜肺氧合装置。


背景技术:

1、体外膜肺氧合(ecmo)又称体外维生系统,是为重症心肺疾患病人进行心肺复苏的一种有效的治疗设备。如公布号cn 111701102 a所揭示的,体外膜肺氧合装置通常由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氧合器、供氧管、监测、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因此,氧合器作为去除血液中二氧化碳的部件,其内部血液的流动流畅性格外重要。如公告号cn 105451788 b所揭示的一种二氧化碳去除系统,其连接血管的进血口和出血口均设置于壳体底部位置,这样的结构使得角落处的血液难以在重力影响下保持流畅地流动,进而容易产生血栓,具有较大的使用风险。

2、同时,由于ecmo设备价格较贵,医院配置不多,因此需要快速转运来实现不同手术室对ecmo设备的临床使用要求,尤其在需要ecmo的场景都是比较危急的时刻,需要快速移动设备。因此对ecmo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具有较高要求,来避免在移动过程中造成的连接断裂或晃动。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中各组件之间通过导管连通,因此导管的连接稳定性对ecmo的使用起到关键作用,尤其在发生搬运、移动或意外状况时。如公告号cn 105451788 b所揭示的一种二氧化碳去除系统,其连接血管的进血口和出血口均设置于壳体底部位置,这样的结构使得一旦发生导管断裂,进血口和出血口极容易产生感染,尤其进水口、出水口高于其的结构时,具有较大的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体外膜肺氧合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氧合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可使血流通过的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内置有热交换模块和气交换模块,所述热交换模块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水口、一组热交换膜和出水口,所述壳体为倾斜设置的立方体,所述进水口、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下部的同一边侧上,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壳体的前侧面、后侧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与其中空内腔相连通的进血管和出血管,所述进血管、出血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一侧的边角处,且所述进血管、出血管倾斜向上延伸,使得所述进血管、出血管的管口高于所述进水口。

4、优选的,所述进血管、出血管沿所述前侧面、后侧面的对角线方向延伸。

5、优选的,所述前侧面、后侧面的一侧边角处设置有连接端口,所述中空内腔通过所述连接端口与进血管、出血管相连通,所述前侧面、后侧面上形成有一组管状凸部来与所述中空内腔形成可限定血液流向和流速的血液流道,一组所述管状凸部至少包括自所述连接端口分别向其他三个边角延伸的第一管部、第二管部、第三管部,且所述第一管部、第二管部、第三管部的管径自所述连接端口沿其延伸方向逐渐缩小。

6、优选的,所述中空内腔的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一分流板,两个所述分流板分别与所述前侧面和后侧面间隔设置,以形成可使血液流入或流出的空腔,所述分流板上均布有圆孔。

7、优选的,所述中空内腔的中间部设置有一与所述分流板平行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均布有通孔,所述分隔板与两个所述分流板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置有所述热交换膜和气交换模,所述第二容置腔内置有所述气交换模。

8、优选的,所述前侧面的第一边角处设置有一透气孔。

9、优选的,所述前侧面和后侧面上设置有加强筋。

10、优选的,所述壳体下部的另一边侧上固设有一连接插块,所述连接插块的插接面与所述壳体的侧面之间形成有夹角,使得所述插接面在竖直状态下,所述壳体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插块的内部中空并间隔水平均布有一组加强板,所述插接面的两侧形成有卡口,且所述插接面的底部两侧具有导向斜面。

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端部具有固定孔。

12、体外膜肺氧合装置,至少包括支撑架、控制系统、离心泵和如上所述的氧合器,所述支撑架的前侧与所述控制系统固接,所述离心泵、氧合器之间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氧合器的壳体的底部通过固定块与所述支撑架的表面固接,且所述离心泵、氧合器上均设置有连接插块,所述支撑架的第一侧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连接插块相匹配的插槽,所述连接插块插设于所述插槽内,使得所述氧合器的壳体倾斜设置,且所述氧合器的进血管、出血管的管口均高于所述进水口、出水口的管口。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4、1、将进血管、出血管向上或沿对角线延伸,使得在壳体倾斜设置下,所述进血管、出血管的管口高于其进水口、出水口设置,可以避免进水口、出水口内的水污染所述进血管、出血管的管口,尤其在发生断裂的极端情况下,保证使用安全;

15、2、将进血管、出血管与中空内腔的连接端口设置于侧部,并以连接端口为起点设置分别向第一边角、第二边角和第三边角延伸的血液流道,来限定血液的流通方向,在壳体倾斜设置的状态下,这样设置血液流道可以使得血液快速流向三个边角处,并使得每个边角处的血液都会产生持续的流动,来避免边角处形成血栓;

16、3、血液流道的三个管部的管径自所述连接端口沿其延伸方向逐渐缩小,通过逐渐缩小的管径来增大在其内部流动的血液受到的压强,来尽可能地减少三个管部内的血液流动的动力损失,保持流速一致,使得血液从连接端口到三个边角处进行匀速流动,进而保证边角处的血液具有足够的动力保持流动,避免边角处血液静止产生血栓,从而提高使用安全;

17、4、壳体上设置连接插块来快速与支撑架插合,提高连接装卸的效率,同时可以配合壳体底部的固定块来对壳体形成双重固定,保证氧合器的设置稳固性,减少其晃动,进而保证氧合器的使用稳定性,尤其在移动等极端情况下。



技术特征:

1.氧合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可使血流通过的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内置有热交换模块和气交换模块,所述热交换模块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水口(2)、一组热交换膜和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倾斜设置的立方体,所述进水口(2)、出水口(3)设置于所述壳体(1)下部的同一边侧上,所述进水口(2)、出水口(3)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壳体(1)的前侧面(101)、后侧面(102)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与其中空内腔相连通的进血管(6)和出血管(7),所述进血管(6)、出血管(7)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一侧的边角处,且所述进血管(6)、出血管(7)倾斜向上延伸,使得所述进血管(6)、出血管(7)的管口高于所述进水口(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血管(6)、出血管(7)沿所述前侧面(101)、后侧面(102)的对角线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面(101)、后侧面(102)的一侧边角处设置有连接端口(112),所述中空内腔通过所述连接端口(112)与进血管(6)、出血管(7)相连通,所述前侧面(101)、后侧面(102)上形成有一组管状凸部来与所述中空内腔形成可限定血液流向和流速的血液流道,一组所述管状凸部至少包括自所述连接端口(112)分别向其他三个边角延伸的第一管部(801)、第二管部(802)、第三管部(803),且所述第一管部(801)、第二管部(802)、第三管部(803)的管径自所述连接端口(112)沿其延伸方向逐渐缩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内腔的前后侧面分别设置有一分流板(9),两个所述分流板(9)分别与所述前侧面(101)和后侧面(102)间隔设置,以形成可使血液流入或流出的空腔,所述分流板(9)上均布有圆孔(9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内腔的中间部设置有一与所述分流板(9)平行的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上均布有通孔(1001),所述分隔板(10)与两个所述分流板(9)之间分别形成第一容置腔(100)和第二容置腔(200),所述第一容置腔(100)内置有所述热交换膜和气交换模,所述第二容置腔(200)内置有所述气交换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面(101)的第一边角(108)处设置有一透气孔(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面(101)和后侧面(102)上设置有加强筋(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部的另一边侧上固设有一连接插块(13),所述连接插块(13)的插接面(1301)与所述壳体(1)的侧面之间形成有夹角,使得所述插接面(1301)在竖直状态下,所述壳体(1)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插块(13)的内部中空并间隔水平均布有一组加强板(1302),所述插接面(1301)的两侧形成有卡口(1304),且所述插接面(1301)的底部两侧具有导向斜面(13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一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端部具有固定孔(1401)。

10.体外膜肺氧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支撑架(15)、控制系统(16)、离心泵(17)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氧合器,所述支撑架(15)的前侧与所述控制系统(16)固接,所述离心泵(17)、氧合器之间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氧合器的壳体(1)的底部通过固定块(14)与所述支撑架(15)的表面固接,且所述离心泵(17)、氧合器上均设置有连接插块(13),所述支撑架(15)的第一侧(1501)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连接插块(13)相匹配的插槽(18),所述连接插块(13)插设于所述插槽(18)内,使得所述氧合器的壳体(1)倾斜设置,且所述氧合器的进血管(6)、出血管(7)的管口均高于所述进水口(2)、出水口(3)的管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氧合器及体外膜肺氧合装置,包括氧合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可使血流通过的中空内腔,所述中空内腔内置有热交换模块和气交换模块,所述热交换模块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水口、一组热交换膜和出水口,所述壳体为倾斜设置的立方体,所述进水口、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下部的同一边侧上,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倾斜向下延伸,所述壳体的前侧面、后侧面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与其中空内腔相连通的进血管和出血管,所述进血管、出血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一侧的边角处,且所述进血管、出血管倾斜向上延伸,使得所述进血管、出血管的管口高于所述进水口。本方案可避免进水口、出水口内的水污染所述进血管、出血管的管口,保证使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拉尔夫·博查特,周娜,马丁·布森,德维卡·巴勒劳,克里斯汀·胡根罗斯,萨沙·昆斯,贡纳尔·考什克,迪潘舒·索达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肺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