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

文档序号:36280990发布日期:2023-12-06 23:0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收集患者飞沫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1、部分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等对肺泡细胞具有较强的粘黏性,感染后病原体主要聚集在肺部繁殖,在咽喉部位相对较少,常规咽拭子采样法等针对咽喉部位的采样方法不适合样本收集。有效咳嗽可以震动肺部深处,使粘黏在肺泡细胞上的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松动,随飞沫到达上呼吸道,并经口部到达体外。因此,飞沫是获取深层肺部感染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介质。此外,与痰液等其余肺部深处样本相比,飞沫的后续处理相对简单,更适合临床大样本采集与病原微生物筛查。因此,飞沫采集可以作为肺部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的检测提供解决方法。

2、现有的飞沫收集装置通常包括硅胶面罩,再通过连接管和螺旋管与收集容器贯通连接。使用时,将硅胶面罩罩在患者口部,然后,患者咳嗽而将飞沫喷入连接管后被收集容器收集,完成样本采集。

3、但是,此类装置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硅胶面罩只覆盖了患者的嘴部,忽略了鼻部,导致采集过程中,气溶胶及飞沫容易逸入空气,造成人员的交叉感染。还有,现有的飞沫收集装置在采集过程中,采集样本容易与空气频繁接触,造成样本的污染。还有一些飞沫装置硅胶面罩较大,可同时覆盖口鼻部,但因覆盖面积过大,导致样本无法富集而减少了收集处的样本量,影响了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可以使飞沫采集过程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避免环境和样本受到污染,提高样本采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包括采集口、连接管和储存板,所述采集口为前大后小的喇叭状,其两端均为开敞,其前端能够覆盖患者嘴部;所述连接管为圆柱形管状,其两端均为开敞,其前端与所述采集口的后端可拆卸相连,其后端设有可拆卸的封盖;所述储存板为圆板状,其直径与所述连接管内径相当,能够活动的安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后端处,并通过所述封盖进行固定;该储存板的内侧面上设有飞沫dna固体保存剂;所述采集口上设有鼻夹,能够在所述采集口覆盖患者嘴部的同时,通过该鼻夹卡住患者的鼻子,防止飞沫飞溅及咳嗽时气溶胶从鼻部呼出;所述连接管内设有防护结构,能够使该连接管封堵或畅通。

4、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挡板;该挡板为圆形薄板,其直径与该连接管的内径相当,其上端和下端沿其直径分别设有操作杆和转轴;所述操作杆为直杆状,其下端与所述挡板相连,其上端经过设有所述连接管侧壁上的安装孔后伸出至所述连接管之外;所述转轴为短杆状,其上端与所述挡板相连,其下端活动的嵌装在设于所述连接管内壁上的凹槽内,使所述操作杆能够带动所述挡板绕所述转轴进行转动,实现对所述连接管的封堵或畅通。

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处设有密封圈,能够对所述操作杆和连接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6、进一步的,所述采集口后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楞;所述连接管前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凸楞和凹槽相互对应,能够相互契合而使所述采集口和连接管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鼻夹为横置v型弹性夹结构,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采集口相连。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后端部的内壁上设有向内突出的环形凸起;该凸起的内径小于所述储存板的直径,能够对所述储存板进行限位;所述封盖为瓶盖状,与所述连接管的后端螺纹连接;该封盖内侧面的中部设有凸台;该凸台抵靠在所述储存板的外侧面上,与所述凸起共同作用而使所述储存板得到固定。

9、进一步的,还包括手柄;该手柄为短杆状,其上端与所述连接管中部的底面相连接,其下端为悬空。

10、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块;该限位块为矩形块状,其高度小于所述操作杆的长度,其内沿轴向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操作杆的外径;该限位块安装在所述连接管上,使所述通孔对准所述安装孔,并使所述操作杆穿装在该通孔内。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飞沫采集操作,有效防止飞沫飞溅而造成病原体扩散,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通过防护结构,有效防止已收集样本受到污染,提高了样本采集的安全性。而且,储存板上设置飞沫dna固体保存剂,可作为样本储存介质,方便收集和转移,提高了采样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包括采集口、连接管和储存板,其特征是,所述采集口为前大后小的喇叭状,其两端均为开敞,其前端能够覆盖患者嘴部;所述连接管为圆柱形管状,其两端均为开敞,其前端与所述采集口的后端可拆卸相连,其后端设有可拆卸的封盖;所述储存板为圆板状,其直径与所述连接管内径相当,能够活动的安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后端处,并通过所述封盖进行固定;该储存板的内侧面上设有飞沫dna固体保存剂;所述采集口上设有鼻夹,能够在所述采集口覆盖患者嘴部的同时,通过该鼻夹卡住患者的鼻子,防止飞沫飞溅及咳嗽时气溶胶从鼻部呼出;所述连接管内设有防护结构,能够使该连接管防堵或畅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挡板;该挡板为圆形薄板,其直径与该连接管的内径相当,其上端和下端沿其直径分别设有操作杆和转轴;所述操作杆为直杆状,其下端与所述挡板相连,其上端经过设有所述连接管侧壁上的安装孔后伸出至所述连接管之外;所述转轴为短杆状,其上端与所述挡板相连,其下端活动的嵌装在设于所述连接管内壁上的凹槽内,使所述操作杆能够带动所述挡板绕所述转轴进行转动,实现对所述连接管的封堵或畅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孔处设有密封圈,能够对所述操作杆和连接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采集口后端的外壁上设有环形凸楞;所述连接管前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凸楞和凹槽相互对应,能够相互契合而使所述采集口和连接管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鼻夹为横置v型弹性夹结构,并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采集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的后端部的内壁上设有向内突出的环形凸起;该凸起的内径小于所述储存板的直径,能够对所述储存板进行限位;所述封盖为瓶盖状,与所述连接管的后端螺纹连接;该封盖内侧面的中部设有凸台;该凸台抵靠在所述储存板的外侧面上,与所述凸起共同作用而使所述储存板得到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手柄;该手柄为短杆状,其上端与所述连接管中部的底面相连接,其下端为悬空。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限位块;该限位块为块状,其高度小于所述操作杆的长度,其内沿轴向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操作杆的外径;该限位块安装在所述连接管上,并使所述通孔对准所述安装孔;所述操作杆穿装在该通孔内,并使其上端置于所述限位块之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道传染病飞沫收集装置,包括采集口、连接管和储存板,所述采集口为前大后小的喇叭状,其两端均为开敞;所述连接管为圆柱形管状,其两端均为开敞,其前端与所述采集口的后端可拆卸相连,其后端设有可拆卸的封盖;所述储存板为圆板状,其直径与所述连接管内径相当,能够活动的安装在所述连接管的后端处;该储存板的内侧面上设有飞沫DNA固体保存剂;所述采集口上设有鼻夹;所述连接管内设有防护结构,能够使该连接管封堵或畅通。本技术可防止飞沫飞溅而造成病原体扩散,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通过防护结构,有效防止已收集样本受到污染,提高了样本采集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恩惠,庄添驰,顾逸博,曹薇,季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0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