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9249发布日期:2023-12-14 00:54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


背景技术:

1、血管介入手术是通过血管把诊断或治疗物品放入血管病变处,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微创手术,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心脑血管狭窄性病变,特别是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等病变的先进技术,在手术过程中,为了导入气囊支架等器材,需要先把一种细长的导引导丝在透视下送入心血管患部,导丝在行进过程中,必须轻柔渐进,并且时进时停,进退得当,否则会影响手术进程,甚至刺破血管发生意外事故。

2、但是现有的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在进行使用时,不能够对导丝进行消毒处理,从而容易导致感染,并且不能够自由的调节插入到患者体内导丝的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一螺柱、夹紧板、旋转板、连接板、防护壳、滑道、传动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固定架的内部通过螺纹啮合穿过有第一螺柱,其中第一螺柱的一端通过支撑轴承旋转安装有夹紧板,且第一螺柱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旋转板;所述固定架的上侧面通过焊接固定有连接板,其中连接板的上侧面通过焊接固定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上侧面开设有滑道,其中防护壳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传动机构,且防护壳的一端固定有夹紧机构。

4、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滑动架、升降柱、挤压板、拉伸弹簧、上垫片和下垫片,所述滑动架滑动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其中滑动架的上侧面滑动穿过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挤压板,其中挤压板活动设置在滑动架的内部,且挤压板的上侧面固定有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的上端与滑动架内壁相固定;所述挤压板的下侧面固定有上垫片,其中上垫片的下侧面设置有下垫片,该下垫片固定在滑动架的内部,在进行使用时,将导丝放置在上垫片和下垫片之间,从而能够带动导丝进行前后移动。

5、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二螺柱、加压板、导向柱、上海绵垫和下海绵垫,所述第二螺柱通过螺纹啮合穿过有防护壳,其中第二螺柱的下端通过支撑轴承旋转安装有加压板,该加压板活动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所述加压板的上侧面通过焊接固定有导向柱,其中导向柱滑动穿过有防护壳;所述加压板的下侧面固定有上海绵垫,其中上海绵垫的下侧设置有下海绵垫,该下海绵垫与防护壳的内壁相固定,在进行使用时,能够通过医用酒精对导丝进行消毒处理。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的形状为“冂”形,且固定架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夹紧板,在进行使用时,能够将本装置固定到手术台上的支架上。

7、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的形状为“匚”形,且防护壳的内壁开设有凹槽,该防护壳内壁的凹槽内部滑动设置有传动机构,在进行使用时,便于对导丝进行放置,并且能够避免传动机构在移动的过程中晃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的设置,在进行使用时,能够将导丝放置在上垫片和下垫片之间,在需要带动导丝进行移动时,首先按压升降柱的上端,通过升降柱带动挤压板进行下降,使得上垫片和下垫片对导丝进行挤压,然后推动升降柱,使得升降柱沿着滑道滑动,从而带动导丝进行前后移动,在当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松开按压的升降柱,挤压板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挤压板复位,从而松开导丝,然后将传动机构复位,重复上述工作,能够持续性的带动导丝移动。

10、2.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的设置,在进行使用时,首先在上海绵垫和下海绵垫的内部注入医用酒精,然后将导丝设置在上海绵垫和下海绵垫之间,接着旋转导向柱,从而带动加压板进行下降,使得上海绵垫和下海绵垫对导丝进行挤压,从而通过上海绵垫和下海绵垫内部的医用酒精对导丝进行消毒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1)、第一螺柱(2)、夹紧板(3)、旋转板(4)、连接板(5)、防护壳(6)、滑道(7)、传动机构(8)和夹紧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通过螺纹啮合穿过有第一螺柱(2),其中第一螺柱(2)的一端通过支撑轴承旋转安装有夹紧板(3),且第一螺柱(2)的另一端固定有旋转板(4);所述固定架(1)的上侧面固定有连接板(5),其中连接板(5)的上侧面固定有防护壳(6);所述防护壳(6)的上侧面开设有滑道(7),其中防护壳(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传动机构(8),且防护壳(6)的一端固定有夹紧机构(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8)包括滑动架(81)、升降柱(82)、挤压板(83)、拉伸弹簧(84)、上垫片(85)和下垫片(86),所述滑动架(81)滑动设置在防护壳(6)的内部,其中滑动架(81)的上侧面滑动穿过有升降柱(82);所述升降柱(82)的下端固定有挤压板(83),其中挤压板(83)活动设置在滑动架(81)的内部,且挤压板(83)的上侧面固定有拉伸弹簧(84),该拉伸弹簧(84)的上端与滑动架(81)内壁相固定;所述挤压板(83)的下侧面固定有上垫片(85),其中上垫片(85)的下侧面设置有下垫片(86),该下垫片(86)固定在滑动架(81)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9)包括第二螺柱(91)、加压板(92)、导向柱(93)、上海绵垫(94)和下海绵垫(95),所述第二螺柱(91)通过螺纹啮合穿过有防护壳(6),其中第二螺柱(91)的下端通过支撑轴承旋转安装有加压板(92),该加压板(92)活动设置在防护壳(6)的内部;所述加压板(92)的上侧面固定有导向柱(93),其中导向柱(93)滑动穿过有防护壳(6);所述加压板(92)的下侧面固定有上海绵垫(94),其中上海绵垫(94)的下侧设置有下海绵垫(95),该下海绵垫(95)与防护壳(6)的内壁相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形状为“冂”形,且固定架(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夹紧板(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6)的形状为“匚”形,且防护壳(6)的内壁开设有凹槽,该防护壳(6)内壁的凹槽内部滑动设置有传动机构(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临床冠脉介入治疗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一螺柱,夹紧板,旋转板,连接板,防护壳,滑道,传动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固定架的内部通过螺纹啮合穿过有第一螺柱,其中第一螺柱的一端通过支撑轴承旋转安装有夹紧板,且第一螺柱的另一端固定有旋转板;所述固定架的上侧面固定有连接板,其中连接板的上侧面固定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上侧面开设有滑道,其中防护壳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传动机构,且防护壳的一端固定有夹紧机构。本技术传动机构和夹紧机构的设置,能够对导丝进行消毒处理,并且能够对自由的带动导丝进行移动,从而调节插入到患者体内导丝的长度。

技术研发人员:曹桎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岳县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