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2190发布日期:2023-12-07 03:1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白脉治疗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1、脉是藏医学基础理论之一,认为人体脉络分为黑脉和白脉两种,其中白脉从脑向下延伸,内脉13条与脏器连结,外脉6条与四肢连结,两类白脉共19条,主感觉、运动和信息传导,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功能大致对应,藏医学认为,如白脉发生障碍将出现口眼歪斜、偏身麻木、疼痛、颤抖、肿胀、萎缩、僵硬、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大都与西医学的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千百年来藏医学探索积累了大量临床技术经验治疗白脉疾病,主要包括药物涂擦、按摩、热敷等,藏医领域将这类以治疗白脉疾病为目的的外治技术统称为白脉疗法,依据藏医主要经典,白脉疗法常用陈酥油与特制药物混合加热,然后用特定手法在白脉走行部位或痛点进行涂擦、按摩,需要使用到白脉治疗装置。

2、但现有市场中的白脉治疗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机头进行移动,在按摩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者改变身体位置,或者医疗人员改变装置的位置,导致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解决了现有市场中的白脉治疗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机头进行移动,在按摩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者改变身体位置,或者医疗人员改变装置的位置,导致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键槽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的外部啮合连接有移动柜,所述移动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体,所述移动柜的外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键槽连接有第二电机。

3、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的外部啮合连接有安装臂,所述安装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机头。

4、优选的,所述移动柜的顶部且位于机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安装有顶板。

5、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内嵌连接有喷头,所述蓄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与喷头之间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板体。

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该白脉治疗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进而改变移动柜的位置,当使用者趴在板体上方进行白脉治疗时,便于根据使用者治疗部位不同而自行调节,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第二电机的工作带动第二丝杆进行工作,第二丝杆转动改变安装臂的高度,进而改变机头的高度,使得机头与使用者的背部接触,进行白脉治疗。



技术特征:

1.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所述第一安装槽(2)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3),所述第一丝杆(3)的一端键槽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丝杆(3)的外部啮合连接有移动柜(5),所述移动柜(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体(6),所述移动柜(5)的外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7),所述第二安装槽(7)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丝杆(8),所述第二丝杆(8)的一端键槽连接有第二电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8)的外部啮合连接有安装臂(10),所述安装臂(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机头(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柜(5)的顶部且位于机体(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水箱(12),所述蓄水箱(12)的顶部安装有顶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的顶部内嵌连接有喷头(14),所述蓄水箱(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与喷头(14)之间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安装槽(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6),且支撑杆(1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1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板体(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键槽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的外部啮合连接有移动柜,所述移动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体,所述移动柜的外部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藏医白脉治疗装置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进而改变移动柜的位置,当使用者趴在板体上方进行白脉治疗时,便于根据使用者治疗部位不同而自行调节,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第二电机的工作带动第二丝杆进行工作,第二丝杆转动改变安装臂的高度,进而改变机头的高度,使得机头与使用者的背部接触,进行白脉治疗。

技术研发人员:江永求卓,索南周杰,才仁拉毛,夏若吉,裴红英,张玮,索南达杰,党措吉,张文卓,吉毛加,李剑,完么措,卓玛,公保南加,多吉姐,拉毛措,卓玛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省藏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