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辅助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5625发布日期:2023-12-21 16:4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用目视或照相检查人体的腔或管的仪器,具体涉及内镜辅助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1、内镜又称内窥镜,是重要的医疗器械,用于观察和治疗人体内部的器官或组织。而消化内镜是内窥镜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消化内镜又分为胃镜和肠镜。胃镜通常包括插入体内的插入管、以及位于体外的操作部和导光接头等部分。在使用过程中,导光接头与具有显示功能的仪器联接。使用胃镜检查时,会采用充气泵通过插入管先向胃腔内充气,然后通过插入管前端进行观察。

2、由于一些患者因自身存在食管裂孔疝、贲门松驰等问题,或胃镜设备存在漏气等问题,进行胃镜检查前,上述问题会造成胃腔内容纳的气体量较少,导致胃腔充气不良,胃粘膜伸展不佳的情况发生,从而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的情况,上述问题十分常见,为操作医生的诊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内镜辅助充气装置,起到补充气体,辅助胃镜观察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镜辅助充气装置,

3、包括单向充气囊,单向充气囊包括囊体、出气端和进气端,所述出气端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进气端设有第二单向阀;

4、还包括输气管和针头,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气端、输气管和针头依次联接;

5、所述针头用于与胃镜的钳道帽联接。

6、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为:上述插入管中通常设有用于插入活检钳、塑料导管或电凝器的钳道,钳道连通患者的胃腔和体外环境,且钳道具有位于操作部的钳道口,并通过软质的钳道帽封闭钳道口,在使用时,令针头插入钳道帽,然后按动单向充气囊便可向胃腔送入气体。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通过插入管前端进行观察的同时可继续充入气体,有利于胃腔内的气体量保持足够的量,从而使胃腔充气良好、胃粘膜充分伸展,避免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发生;2.针头能将输气管和钳道连通,从而实现了辅助充气的功能,且钳道帽具有形变能力,会与针头外壁贴合,这一结构有利于减少气体泄漏,保证充气效率;3.在按压单向充气囊进行充气操作时,第一单向阀能避免气体从患者体内向单向充气囊反流,第二单向阀能避免气体从单向充气囊向进气端外反流。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头包括相联接的针栓和针梗,所述针栓一端与输气管的一端联接。

9、有益效果:本方案中,插入管整体为可发生形变的软质材料,针梗远离针栓的端部没有尖锐的部分,有利于避免损伤钳道的管壁和插入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气端设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用于连通洁净空气源。

11、有益效果:本方案中,洁净空气源供应的气体是符合无菌等输入人体物质的要求的,管接头直接连通洁净空气源,避免了患者因补充气体的操作发生感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气端还设有用于盖合管接头的收容帽,所述收容帽联接有限位绳,所述收容帽通过限位绳与单向充气囊联接。

13、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单向充气囊使用完毕后,收容帽盖合于管接头外,起到避免管接头与外界环境接触的作用,从而防止管接头被外界环境的污染;另外,收容帽通过限位绳与单向充气囊联接,能避免收容帽在单向充气囊使用时丢失。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气管和出气端之间通过联接件联接,所述联接件一端设有密封环,且联接件具有密封环的一端用于插入出气端并与之密封配合。

15、有益效果:本方案中,联接件用于辅助输气管和出气端联接,解决输气管和出气端不适配的问题;另外,密封环与出气端密封配合,提高了二者的联接稳定性并防止气体泄漏。



技术特征:

1.一种内镜辅助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辅助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包括相联接的针栓和针梗,所述针栓一端与输气管的一端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辅助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设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用于连通洁净空气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镜辅助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还设有用于盖合管接头的收容帽,所述收容帽联接有限位绳,所述收容帽通过限位绳与单向充气囊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辅助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和出气端之间通过联接件联接,所述联接件一端设有密封环,且联接件具有密封环的一端用于插入出气端并与之密封配合。


技术总结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内镜辅助充气装置,包括单向充气囊、输气管和针头,单向充气囊包括囊体、出气端和进气端,出气端设有第一单向阀,进气端设有第二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出气端、输气管和针头依次联接;针头用于与胃镜的钳道帽联接。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通过插入管前端进行观察的同时可继续充入气体,有利于胃腔内的气体量保持足够的量,从而使胃腔充气良好、胃粘膜充分伸展,避免漏诊和误诊的情况发生;2.针头能使输气管和钳道连通,从而实现了辅助充气的功能,且钳道帽会与针头外壁贴合,有利于减少气体泄漏;3.按压单向充气囊时,第一单向阀避免气体从患者体内向单向充气囊反流,第二单向阀避免气体从单向充气囊向进气端外反流。

技术研发人员:叶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