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托举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8027发布日期:2023-11-17 20:5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手术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上肢托举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进行胸部上段、纵膈、股骨近端等手术操作时,为了充分暴露手术部位或者防止手臂影响医师站位,需要对上肢进行悬吊固定。现有的固定装置常采取将手臂捆绑在麻醉架上,在长时间的手术结束后,患者上臂会因长时间牵拉而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引起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牢固、舒适且方便消杀的上肢托举固定装置。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上肢托举固定装置,其包括套筒以及与套筒配合的上臂固定套;

4、所述套筒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外侧的若干条绑带;

5、所述上臂固定套包括四边形的套片、对称设置在套片上下两端的粘扣和粘条、设置在套片前部的支撑套以及设置在套片后部的肘部开孔;

6、所述支撑套内活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套筒通过绑带与上臂固定装置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套的一端设置有开口。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弧形板、气囊或水袋。

9、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及上臂固定套均为棉质布料。

10、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杆以及立杆;所述横杆的尾部设置有套置在立杆上的套杆,所述套杆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11、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与套杆通过绑带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上卡板和下卡板,另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设置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与下卡板通过螺纹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套筒和上臂固定套的相互配合实现上臂的固定,操作简单。上臂固定装置可对整个上肢进行包裹,利于防止术中污染,其通过支撑套以及设置在套片后部的肘部开孔可减少对患者上臂悬吊过程中的肌肉牵拉,避免患者上肢神经的损伤,节省摆放体位的时间。通过支撑架的设计,更加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和手术台。



技术特征:

1.一种上肢托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筒以及与套筒配合的上臂固定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托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6)的一端设置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托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8)包括弧形板、气囊或水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托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及上臂固定套均为棉质布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托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杆(9)以及立杆(10);所述横杆(9)的尾部设置有套置在立杆(10)上的套杆(11),所述套杆(11)上设置有紧固螺栓(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肢托举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0)的下部设置有连接套(13);所述连接套(13)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上卡板(14)和下卡板(15),另一侧设置有紧固螺栓(12);所述上卡板(14)和下卡板(15)之间设置有紧固板(16),所述紧固板(1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顶紧螺栓(17),所述顶紧螺栓(17)与下卡板(15)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上肢托举固定装置,其包括套筒以及与套筒配合的上臂固定套;所述套筒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外侧的若干条绑带;所述上臂固定套包括四边形的套片、对称设置在套片上下两端的粘扣和粘条、设置在套片前部的支撑套以及设置在套片后部的肘部开孔;所述支撑套内活动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套筒通过绑带与上臂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本技术在上肢托举时牢固、舒适且利于术后消杀。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