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

文档序号:36527061发布日期:2023-12-29 20:40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临床常用的猪尾巴引流管对于部分引流液较为粘稠,或存在如肠漏、胆漏、胰漏,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腹膜后脓肿,盆腔脓肿,臀部深部脓肿,胸腔脓肿等情况下容易造成堵管,另外也无法进行反复的冲洗引流,故容易造成引流管引流不通畅,导致病人反复感染甚至脓毒血症,增加了医疗负担,同时也增加了疾病风险。

2、通过设置双腔或三腔引流管可以同时实现冲洗及引流的目的。如专利cn215386906u公开了一种医用多功能胸腹三腔引流管,包括主管体、引流腔接管、充气腔接管、冲洗腔接管、硬质滑套、锁紧套和牵拉绳,通过设置的硬质滑套,方便将软质的主管体插入患者体内,通过设置的牵拉绳可调节冲洗方向。然而该硬质滑套和牵拉绳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且存在不易清洗的缺陷。

3、专利cn115364349a公开了开一种可组装连接的双腔引流管,通过在双腔引流管双腔主管体设置两个通道结构,便于临床引流和冲洗注药操作;且双腔主管体与次管体采用可拆卸的组装方式,双腔主管体可经皮下隧道引出,以便缝合原本的病患部位开刀口,不让病患部位的开刀口直接暴露在外,减少脑膜炎及感染症状的发生,降低患者后续维护的感染风险。但其结构设计存在冲洗及引流操作不方便的缺陷,且无法实现穿刺操作。

4、cn205108690 u公开了一种两用三腔可冲洗腹腔、胸腔引流管,设有一体化双腔主管、带塞子大管接头、带塞子小管接头、单向减压阀、内插小管,一体化双腔主管前端连接单向减压阀,后端设有多个侧孔,带塞子大管接头与双腔主管中的大管相通,带塞子小管接头与双腔主管中的小管相通,内插小管通过带塞子大管接头插入双腔主管的大管内,形成三腔结构。其通过内插小管与一体化双腔主管分体设计,存在内插小管插入与固定困难的缺陷,且无法实现穿刺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本实用新型的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用来解决临床上一些位置较深的胸腔、腹腔、盆腔脓肿,消化道漏,坏死性胰腺炎等引流液较为粘稠,容易堵管,且需要反复冲洗引流的棘手问题。且此引流管还可以实现在超声或者ct定位下进行穿刺引流,具有穿刺定位精准,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同时兼顾了三腔引流管的优势,方便反复冲洗,保障引流管的通畅,同时也方便给药,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2、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由主管、穿刺内芯和内芯引流管组成;所述主管前端设有开口及侧孔,主管尾端两侧分别设有进气管和进水管,进气管直接连通主管内部,进水管延伸至主管前端后与主管内部连通;所述穿刺内芯为中空设置,其前端设有环状凹槽并开设有侧孔,穿刺内芯可插入主管内,并通过环状凹槽与主管前端的开口卡接固定;所述内芯引流管为中空设置,其前端开有侧孔,内芯引流管可插入主管内,并与主管尾端通过螺纹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和进水管尾端接口设有螺纹,并佩有一个螺纹帽可以封闭此开口。

5、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隐藏在主管管壁内,其前端设有分散的小侧孔与主管内部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主管尾端设有内螺纹或外螺纹,所述穿刺内芯尾端设置相应的外螺纹或内螺纹与主管尾端相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穿刺内芯的中空部分从与主管尾端相连接的地方突出,形成圆柱形接口,方便抽吸液体。

8、进一步地,所述穿刺内芯前端为圆锥样的钝头设计,防止穿刺误损伤其他脏器。

9、进一步地,所述穿刺内芯顶端设有开口。该开口可用于置入导丝,同时也方便穿刺内芯顶端穿刺引流液的抽吸,用来判断是否穿刺到合适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内芯引流管与主管连接的外端还设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上设有用于阻断或开通引流的夹子,延长管末端设有接口。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的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通过主管与内芯引流管的设计,用来解决临床上一些位置较深的胸腔、腹腔、盆腔脓肿,消化道漏,坏死性胰腺炎等引流液较为粘稠,容易堵管,且需要反复冲洗引流的棘手问题。

13、(2)本实用新型的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通过主管与穿刺内芯的设计,还可以实现在超声或者ct定位下进行穿刺引流,具有穿刺定位精准,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同时兼顾了三腔引流管的优势,方便反复冲洗,保障引流管的通畅,同时也方便给药。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由主管、穿刺内芯和内芯引流管组成;所述主管前端设有开口及侧孔,主管尾端两侧分别设有进气管和进水管,进气管直接连通主管内部,进水管延伸至主管前端后与主管内部连通;所述穿刺内芯为中空设置,其前端设有环状凹槽并开设有侧孔,穿刺内芯可插入主管内,并通过环状凹槽与主管前端的开口卡接固定;所述内芯引流管为中空设置,其前端开有侧孔,内芯引流管可插入主管内,并与主管尾端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进水管尾端接口设有螺纹,并佩有一个螺纹帽可以封闭此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隐藏在主管管壁内,其前端设有分散的小侧孔与主管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尾端设有内螺纹或外螺纹,所述穿刺内芯尾端设置相应的外螺纹或内螺纹与主管尾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内芯的中空部分从与主管尾端相连接的地方突出,形成圆柱形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内芯前端为圆锥样的钝头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内芯顶端设有用于置入导丝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引流管与主管连接的外端还设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上设有用于阻断或开通引流的夹子,延长管末端设有接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所述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由主管、穿刺内芯和内芯引流管组成;所述主管前端设有开口及侧孔,主管尾端两侧分别设有进气管和进水管,进气管直接连通主管内部,进水管延伸至主管前端后与主管内部连通;所述穿刺内芯为中空设置,其前端设有环状凹槽并开设有侧孔,穿刺内芯可插入主管内,并通过环状凹槽与主管前端的开口卡接固定;所述内芯引流管为中空设置,其前端开有侧孔,内芯引流管可插入主管内,并与主管尾端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的可穿刺型三腔引流管可以实现在超声或者CT定位下进行穿刺引流,同时兼顾了三腔引流管的优势,方便反复冲洗,保障引流管的通畅。

技术研发人员:戴伟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