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8385发布日期:2024-04-01 14:0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一种新型腹腔镜套管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1、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在进行腹腔镜手术之前,需要在患者腹腔建立气腹,为腹腔镜手术提供孔手术空间,目前,气腹建立普遍采用气腹针穿刺,将气体注入患者腹腔,使患者腹腔被气体撑起。

2、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2537615u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手术气腹针,包括针管、针管接头、气杆、螺母、弹簧、弹簧座、阀门、出气口、销槽、销座、内芯接管、针头组成;气杆上开有出气口,气杆与内芯接管固定连接,内芯接管与销座固定连接,螺母与内芯接管拧紧固定,弹簧套入内芯接管,弹簧座套入内芯接管,弹簧座内开有销槽,销座与销槽配合,阀门与内芯接管拧紧固定,针管的前端设有针头,针管和针管接头固定连接,针管接头与弹簧座拧紧固定。

3、但是,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利用相关技术中的气腹针将气体注入患者腹腔内后,通常需要将气腹针拔出,并在供气腹针穿刺的创口中插入戳卡,再将腹腔镜经戳卡伸入患者腹腔内,以便将患者腹腔的内部情况传输至外部显示屏上。而插入戳卡时会扩大创口,手术后不易完全愈合,严重的还会形成疤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且拔出气腹针后,腹腔内的气体会从创口处漏出,导致气腹空间变小,影响气腹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气腹针将气体注入患者腹腔后需要将气腹针拔出,插入戳卡后再将腹腔镜经戳卡伸入患者腹腔内,导致创口扩大,严重的还会形成疤痕,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且拔出气腹针后,腹腔内的气体会从创口处漏出,导致气腹空间变小,影响气腹效果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装置。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装置,包括:气腹针外管,包括用于刺入患者腹腔的针管以及与针管连通的气腹针外鞘,所述气腹针外鞘的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针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腔室;气腹针内芯,包括与活动穿设于针管内的气管以及与所述气腹针外鞘插接配合的气腹针连接管,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气腹针连接管连通,所气腹针连接管的一端伸入气腹针外鞘内;第一进气组件,设置于气腹针连接管远离气腹针外鞘的一端,用于向患者腹腔注入气体,以建立气腹;第二进气组件,设置于气腹针外管上,用于向患者腹腔注入气体,以保障气腹效果;密封端盖,设置于所述气腹针外鞘远离针管的一端,所述密封端盖用于对气腹针外鞘进行密封,且所述密封端盖上开设有用于供腹腔镜穿过的通孔;当需要向腹腔注入气体时,将所述气腹针内芯与气腹针外管插接配合,使气管伸入针管内,此时可通过第一进气组件或第二进气组件向患者腹腔注入气体,以建立气腹,当注气完成后需要将腹腔镜伸入患者腹腔内时,将所述气腹针内芯从气腹针外管中拔出,通过密封端盖对气腹针外管进行密封,防止漏气,此时将腹腔镜穿过密封端盖上的通孔,使腹腔镜依次穿过气腹针外鞘、针管后伸入患者腹腔内。

4、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组件包括开设于气腹针连接管上的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气腹针连接管上的气腹针进气开关阀以及用于启闭气腹针进气开关阀的阀帽,所述气腹针连接管远离气管的端部开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气腹针进气开关阀和阀帽均位于气腹针连接管靠近第一进气口的一端。

5、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组件包括开设于气腹针外鞘上的第二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的气腹针通气头以及开设于气腹针连接管上的通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口与腔室连通,所述气腹针通气头固定连接于气腹针外鞘的侧壁,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通气孔均贯穿气腹针连接管的侧壁,且若干个通气孔均匀设置于气腹针连接管伸入气腹针外鞘的一端。

6、优选的,所述腔室的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条所述滑槽呈对称设置,所述密封端盖上设置有用于与滑槽滑移配合的凸柱,以使所述密封端盖能够与气腹针外鞘快速拆装。

7、优选的,所述滑槽包括横向槽和与横向槽连通的竖向槽,所述横向槽沿气腹针外鞘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横向槽自气腹针外鞘的端部沿气腹针外鞘的长度方向朝腔室的内部延伸,所述竖向槽沿垂直于横向槽的方向设置,所述竖向槽连通于横向槽伸入腔室的内部的一端,且所述竖向槽与横向槽的连通处呈圆弧设置。

8、优选的,所述密封端盖包括连接部和密封部,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中空,且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密封部的侧壁,连接部的另一端伸入腔室内,所述通孔位于密封部远离连接部的一侧,且所述通孔与连接部的内部连通。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0、1、本申请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首先将气腹针内芯与气腹针外管插接配合,并将气腹针外管的针管从创口刺入患者腹腔内,此时可通过第一进气组件或第二进气组件向气管注入气体,以使气体注入患者腹腔内,建立气腹,为腹腔镜手术提供孔手术空间,当注气完成后需要将腹腔镜伸入患者腹腔内时,将气腹针内芯从气腹针外管中拔出,并通过密封端盖将气腹针外管进行密封,防止漏气,此时将腹腔镜穿过密封端盖上的通孔,使腹腔镜依次穿过气腹针外鞘、针管后伸入患者的腹腔内,无需使用戳卡,避免了创口的扩大,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微创手术”,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愈合,同时利用密封端盖对气腹针外管进行密封,避免了出现漏气的现象,保障了气腹效果,且在进行腹腔镜手术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第二进气组件向患者的腹腔注入气体,保证了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的气腹效果;

11、2、本申请通过开设于腔室内的滑槽与设置于密封端盖上凸柱之间的配合,使密封端盖与气腹针外鞘能够快速拆装,操作简便,实用性较强。



技术特征:

1.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组件(3)包括开设于气腹针连接管(22)上的第一进气口(31)、设置于气腹针连接管(22)上的气腹针进气开关阀(32)以及用于启闭气腹针进气开关阀(32)的阀帽(33),所述第一进气口(31)位于气腹针连接管(22)远离气管(21)的一端,所述气腹针进气开关阀(32)和阀帽(33)均位于气腹针连接管(22)靠近第一进气口(3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组件(4)包括开设于气腹针外鞘(12)上的第二进气口(41)、与第二进气口(41)连通的气腹针通气头(42)以及开设于气腹针连接管(22)上的通气孔(43),所述第二进气口(41)与腔室(121)连通,所述气腹针通气头(42)固定连接于气腹针外鞘(12)的侧壁,所述通气孔(4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通气孔(43)均贯穿气腹针连接管(22)的侧壁,且若干个通气孔(43)均匀设置于气腹针连接管(22)伸入气腹针外鞘(1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121)的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6),两条所述滑槽(6)呈对称设置,所述密封端盖(5)上设置有用于与滑槽(6)滑移配合的凸柱(7),以使所述密封端盖(5)能够与气腹针外鞘(12)快速拆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包括横向槽(61)和与横向槽(61)连通的竖向槽(62),所述横向槽(61)沿气腹针外鞘(1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横向槽(61)自气腹针外鞘(12)的端部沿气腹针外鞘(12)的长度方向朝腔室(121)的内部延伸,所述竖向槽(62)沿垂直于横向槽(61)的方向设置,所述竖向槽(62)连通于横向槽(61)伸入腔室(121)的内部的一端,且所述竖向槽(62)与横向槽(61)的连通处呈圆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盖(5)包括连接部(52)和密封部(51),所述连接部(52)的内部中空,且所述连接部(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密封部(51)的侧壁,连接部(52)的另一端伸入腔室(121)内,所述通孔(511)位于密封部(51)远离连接部(52)的一侧,且所述通孔(511)与连接部(52)的内部连通。


技术总结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气腹针穿刺装置,它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气腹针外管,包括针管和气腹针外鞘,气腹针外鞘的内部开设有腔室,所述针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腔室;气腹针内芯,包括气管和气腹针连接管,气管的一端与气腹针连接管连通,气腹针连接管的一端伸入气腹针外鞘内;第一进气组件,设置于气腹针连接管远离气腹针外鞘的一端;第二进气组件,设置于气腹针外管上;密封端盖,设置于气腹针外鞘远离针管的一端,所述密封端盖用于对气腹针外鞘进行密封,且密封端盖上开设有用于供腹腔镜穿过的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使用戳卡,避免了创口的扩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且不易出现漏气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宝欣
技术研发日:20230617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