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0345发布日期:2023-12-14 08:3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


背景技术:

1、氧气面罩是把氧气从储罐中转入到人体肺部的设备。主要有医用氧气面罩、民用航空氧气面罩等种类,对于辅助治疗疾病、保护空乘人员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目前,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1357299u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氧面罩,包括面罩,所述面罩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橡胶带,所述弹性橡胶带的末端均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条,所述第一夹条上端水平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上竖直设置有第二夹条且套杆滑动穿过所述第二夹条的上端头。本实用新型面罩固定罩在病人面部时,拉长弹性橡胶带,使得第一夹条靠近耳朵位置,然后使得第一夹条处于耳朵前侧,使得第二夹条处于耳朵后侧,由于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下端为开口,方便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卡在不同尺寸的耳朵上,并且在第二夹条卡至耳朵后侧时,第二夹条沿着套杆向远离第一夹条的方向滑动,使得弹性橡胶片弯折产生回弹力,方便第二夹条具有回弹力抵触在耳朵后侧。

3、其主要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面罩固定罩在病人面部时,拉长弹性橡胶带,使得第一夹条靠近耳朵位置,然后使得第一夹条处于耳朵前侧,使得第二夹条处于耳朵后侧,由于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下端为开口,方便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卡在不同尺寸的耳朵上,并且在第二夹条卡至耳朵后侧时,第二夹条沿着套杆向远离第一夹条的方向滑动,使得弹性橡胶片弯折产生回弹力,方便第二夹条具有回弹力抵触在耳朵后侧。

4、其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般输氧面罩上都配设有一个弹性的环形头带,在佩戴面罩时,都是使得环形头带套在头部,但是对于躺在地上或者床上无意识的病人佩戴时,为了使得环形头带套在头上,只能使得头部抬起,但是抬起头部过程中很有可能给病人带来其他危害,并且一般面罩在连接外部供氧设备的导管时无法快速固定连接的导管。

5、针对上述专利的描述内容,申请人认为其虽然解决了相应的技术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在其他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具体如下:

6、上述专利其虽然输氧面罩固定罩在病人面部时,拉长弹性橡胶带,使得第一夹条靠近耳朵位置,然后使得第一夹条处于耳朵前侧,使得第二夹条处于耳朵后侧,由于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下端为开口,方便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卡在不同尺寸的耳朵上,并且在第二夹条卡至耳朵后侧时,第二夹条沿着套杆向远离第一夹条的方向滑动,使得弹性橡胶片弯折产生回弹力,方便第二夹条具有回弹力抵触在耳朵后侧,现有的输氧面罩在使用时,由于病人是处于麻醉状态,且病人是没有意识的,这样的情况下病人可能会无意识地咬住软管,从而导致软管输氧速度跟不上,使病人缺氧,从而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能够解决现有的输氧面罩在使用时,由于病人是处于麻醉状态,且病人是没有意识的,这样的情况下病人可能会无意识地咬住软管,从而导致软管输氧速度跟不上,使病人缺氧,从而发生危险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面罩本体和防护机构,所述面罩本体的背面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保护头,所述保护头的正面开设有输气口,所述保护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配合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胶粘连接有密封圈。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保护头、输气口与输气管之间的配合,可以有效而对病人进行输氧。

5、可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配合安装有螺纹接头,所述螺纹接头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输氧管。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螺纹接头的设置,可以对输氧管进行固定的效果。

7、可选的,所述输氧管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密封卡套,所述输氧管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塑料螺母。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密封卡套的设置,可以对输氧管进行密封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保护头的体积尺寸小于面罩本体的体积尺寸,所述保护头与面罩本体贯穿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保护头的设置,可以对病人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避免了病人咬住软管从而无法供氧。

11、可选的,所述密封卡套的外壁尺寸与螺纹接头的内壁尺寸相吻合,所述密封卡套与螺纹接头卡合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与螺纹接头与塑料螺母之间的配合,可以有效的对输氧管进行固定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面罩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携带机构,所述携带机构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的外壁翻转连接有韧性皮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韧性皮带的设置,可以有效的便于病人进行携带。

15、可选的,所述韧性皮带的另一端配合安装有卡扣,所述面罩本体的外壁开设有卡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卡扣与卡槽之间的配合,可以有效的对韧性皮带进行固定。

17、可选的,所述面罩本体的正面胶粘连接有防护片,所述面罩本体的内侧开设有排气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通过防护片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病人的脸部进行防护。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0、一、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可以有利于对麻醉过后的病人进行防护,和降低了病人不会咬住软管而发生供氧不足的现象,首先在防护机构对病人进行防护的工作时,首先将密封圈用胶水粘接在固定块的底部,以便于对密封圈进行过,密封卡套卡入输氧管的外壁,然后再将塑料螺母卡入输氧管的外壁,然后将塑料螺母顺时针拧入螺纹接头的外壁,对输氧管进行固定,同时对输氧管进行密封,此时将保护头防止在病人的口中,对病人进行输氧,从而对病人的防护起到了有效的保障;

21、二、通过携带机构的设置,连连对一次性输氧面罩进行携带的工作时,首先将防护片用胶水粘接在面罩本体的正面,以便于对防护片进行限位,同时也对病人的脸部进行防护,此时再将韧性皮带向左旋转,韧性皮带通过旋转组件向左旋转,然后再将卡扣卡入卡扣的内部,对面罩本体进行固定,从而对面罩本体的快速携带起到了有效的保障;

22、三、当一次性输氧面罩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携带机构3来对病人进行携带,使病人不会因为松紧而磕碰到后脑勺,其次再通过防护机构2来对病人进行防护,使病人不会咬住软管而发生供氧不足的现象。



技术特征:

1.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本体(1)和防护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04)的底部配合安装有螺纹接头(206),所述螺纹接头(206)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输氧管(2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管(20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密封卡套(208),所述输氧管(20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塑料螺母(20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头(201)的体积尺寸小于面罩本体(1)的体积尺寸,所述保护头(201)与面罩本体(1)贯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卡套(208)的外壁尺寸与螺纹接头(206)的内壁尺寸相吻合,所述密封卡套(208)与螺纹接头(206)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携带机构(3),所述携带机构(3)包括旋转组件(301),所述旋转组件(301)的外壁翻转连接有韧性皮带(3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皮带(302)的另一端配合安装有卡扣(303),所述面罩本体(1)的外壁开设有卡槽(3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本体(1)的正面胶粘连接有防护片(305),所述面罩本体(1)的内侧开设有排气孔(30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麻醉科用一次性输氧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和防护机构,所述面罩本体的背面设置有防护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防护机构的设置,可以有利于对麻醉过后的病人进行防护,和降低了病人不会咬住软管而发生供氧不足的现象,首先在防护机构对病人进行防护的工作时,首先将密封圈用胶水粘接在固定块的底部,以便于对密封圈进行过,密封卡套卡入输氧管的外壁,然后再将塑料螺母卡入输氧管的外壁,然后将塑料螺母顺时针拧入螺纹接头的外壁,对输氧管进行固定,同时对输氧管进行密封,此时将保护头防止在病人的口中,对病人进行输氧,从而对病人的防护起到了有效的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安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