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6681发布日期:2024-01-23 10:3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设备,具体指一种消毒柜。


背景技术:

1、现有消毒柜较多设置上下两层抽屉用于放置餐具。

2、为了增加储存功能,也有的消毒柜在上层顶部设置一个内抽用于放置筷子、勺子等小餐具,具体可参见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272461.5(公布号为cn102813946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消毒碗柜》。

3、但是,现有消毒柜中消毒灯管一般安装在柜体内部的后侧壁上,一方面,安装和维修前都需要先拆卸抽屉组件并且需要伸入柜体内部操作,消毒灯管装卸较为麻烦,另一方面,内抽相对封闭,消毒腔内的消毒光线较难照射进入内抽内部,放置其内部的小餐具消毒效果较难保证;另外,加热系统一般设置于柜体底部,这样,设置于顶部的内抽内部接收的热量相对较少,导致其内部的小餐具无法被充分烘干。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方便装卸消毒组件的消毒柜。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内抽内餐具消毒效果的消毒柜。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内抽内餐具烘干效果的消毒柜。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消毒柜,包括有柜体,内部具有消毒腔;以及

5、消毒组件,能够产生消毒光线并作用于所述的消毒腔;

6、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腔的顶部设有内抽,该内抽能前后抽拉地进出消毒腔,所述的消毒组件能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内抽的底部。

7、为了实现消毒组件在内抽上的拆卸式安装,所述内抽内部的底壁上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该凹陷部内部的底壁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让位口;

8、所述的消毒组件包括有

9、托板,能自下而上穿过所述的让位口并搁置在所述凹陷部内部的底壁上;

10、拉绳,顶端连接在所述的托板上;

11、管罩,底部具有开口,连接在所述拉绳的底端;以及

12、消毒灯管,安装在所述的管罩内。

13、为了方便自下而上穿过让位口的托板快速放入凹陷部内,所述凹陷部至少有局部的口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14、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述内抽的底壁为容许消毒光线透射的透明材质或/和开设有多个供流体通过的第二流通孔;

15、所述管罩的周壁为容许消毒光线透射的透明材质或/和开设有多个供流体通过的第三流通孔。

16、为了实现动态消毒,所述的柜体内安装有加热件,所述消毒灯管能在无气流扰动的状态下相对于柜体静止,并能在所述加热件加热产生的热气流的作用下随管罩相对于柜体运动。

17、为了为消毒灯管自发运动的维持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所述管罩的外侧安装有用于促进气流扰动的扰流组件。

18、为了方便促进气流扰动,所述的扰流组件包括有基座和扰流件,所述的基座安装在管罩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扰流件包括有

19、转轴,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基座上;以及

20、至少两片沿所述转轴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叶片,能够在所述加热件加热产生的热气流的作用下带动转轴绕转轴的轴线转动。

21、上述扰流件的转动与管罩的运动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进而为消毒烘干过程中整套装置的自发运动的维持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2、为了使扰流件在转动的同时对消毒光线进行动态反射,所述叶片的表面采用能反射消毒光线的材质制成。

23、为了保证消毒灯管受力平衡,所述扰流组件的数量为一对,并对称布置在所述管罩的两侧。

24、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述的内抽上开设有连通消毒腔和内抽内腔的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所述的第一流通孔处安装有用于将气流从所述消毒腔吸入所述内抽内的风机。

25、为了使热气流直扑管罩和扰流组件,为其运动提供足够的动力,所述的管罩和扰流组件正对所述的第二流通孔。

26、为了方便用户拉取内抽,所述内抽的前部具有供手指插入的底部开口的拉手槽。

27、为了方便拉手槽的形成,所述内抽前侧的顶缘先向前再向下延伸形成有弯折部,该弯折部与内抽的前端面之间包围形成有所述的拉手槽。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9、(1)通过将消毒组件能拆卸地安装在内抽的底部,需要安装或维修更换消毒组件时,只需将内抽抽出,即可实现消毒组件的装卸,操作方便,效率高;

30、(2)通过将内抽的底壁设计为容许消毒光线透射的透明材质或/和开设多个供流体通过的第二流通孔,将管罩的周壁设计为容许消毒光线透射的透明材质或/和开设多个供流体通过的第三流通孔,工作时,消毒组件产生的消毒光线一方面直接照射消毒腔内的餐具,另一方面通过管罩周壁和内抽底壁照射内抽内的餐具,从而能够提高内抽内餐具消毒效果;

31、(3)通过在内抽上开设连通消毒腔和内抽内腔的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并通过风机将气流从消毒腔吸入内抽内,可以使加热组件产生的气流在消毒腔和内抽内部循环利用,实现热风内循环,有利于提升内抽和消毒腔内整体的餐具烘干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消毒柜,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抽(3)内部的底壁上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34),该凹陷部(34)内部的底壁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让位口(3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34)至少有局部的口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抽(3)的底壁为容许消毒光线透射的透明材质或/和开设有多个供流体通过的第二流通孔(3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1)内安装有加热件(5),所述消毒灯管(64)能在无气流扰动的状态下相对于柜体(1)静止,并能在所述加热件(5)加热产生的热气流的作用下随管罩(63)相对于柜体(1)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罩(63)的外侧安装有用于促进气流扰动的扰流组件(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组件(7)包括有基座(71)和扰流件(72),所述的基座(71)安装在管罩(63)的外侧壁上,所述的扰流件(72)包括有转轴(721),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的基座(71)上;以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722)的表面采用能反射消毒光线的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组件(7)的数量为一对,并对称布置在所述管罩(63)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抽(3)上开设有连通消毒腔(11)和内抽(3)内腔的第一流通孔(32)和第二流通孔(33),所述的第一流通孔(32)处安装有用于将气流从所述消毒腔(11)吸入所述内抽(3)内的风机(4)。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罩(63)和扰流组件(7)正对所述的第二流通孔(33)。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抽(3)的前部具有供手指插入的底部开口的拉手槽(31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消毒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抽(3)前侧的顶缘先向前再向下延伸形成有弯折部(31),该弯折部(31)与内抽(3)的前端面之间包围形成有所述的拉手槽(3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毒柜,包括有柜体(1),内部具有消毒腔(11);以及消毒组件(6),能够产生消毒光线并作用于所述的消毒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腔(11)的顶部设有内抽(3),该内抽(3)能前后抽拉地进出消毒腔(11),所述的消毒组件(6)能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内抽(3)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消毒柜方便装卸消毒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胡巧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